分享

吞咽困难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21-12-10

        吞咽困难又称吞咽障碍(deglutition disorders or swallowing disorders)。任何疾病暂时或持久的引起吞咽通道(口腔、咽部、食管)的阻塞或狭窄、肌肉收缩力减弱或不协调,均可导致吞咽障碍的出现。吞咽障碍也可定义为由于下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括约肌或食管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由口送到胃内取得足够营养和水分的一种进食障碍。吞咽通道结构(口、咽、食管)疾患,脑神经(第V、MI、IX、X、XI对)病变、延髓病变、假性延髓麻痹、锥体外系疾病、肌病等均可引起吞咽困难。吞咽困难常发生于脑卒中、脑部外伤及手术后。在脑卒中的急性期,吞咽困难的发生率高达40%~50%,多数患者吞咽功能可逐渐恢复,但约近10%的患者,不能自行缓解,需进行专门的康复治疗。吞咽困难是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较高,若不及时治疗,患者极易出现营养不良、心理障碍、电解质紊乱及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吞咽障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为:进食困难,下咽梗阻感,多次小口下咽,饮水呛咳或误吸,食物大量口内残留或吞咽时外流,流涎进食后声音的低沉,胸骨后灼烧感、阻塞感等:无诱因反复的肿部感染。由于老年人咳嗽反应机制的减弱,在出现吞咽障碍时没有表现出呛咳,但实际却有误吸的发生,导致出现反复的发热现象。
康复的运动治疗有间接和直接训练。前者不使用食物,旨在改善吞咽功能的训练(基础训练),如口唇及颊的运动训练、下颌运动训练、舌的运动训练。后者通过摄食,观察、调整进食体位、选择合适
的食物并应用辅助吞咽动作,改善吞咽功能的练习(摄食训练)。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训练方法有:


1、进行营养方面的管理:首先判断病人的营养是否足够,需要给予的营养方式是经口营养,还是经胃管营养或者经空肠营养,以及对病人给予营养的量多少为合适。这是对吞咽功能最重要的一方面,位居首位;

2、促进吞咽功能恢复:口腔训练或者电刺激,可以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
3、代偿的方法:比如给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喝稀饭与喝糊糊不一样。流动性很大的食物,对吞咽障碍的患者非常难,特别容易产生误吸,但是给患者糊糊,他可以自主地控制食团的蠕动,对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是很好的代偿方法;另外像在小时候不会使用筷子时用手指,也是很好的代偿办法,能够帮助吞咽障碍患者自主地控制进食的节律;
4、外科手术:对于有顽固性或者风险非常大的吞咽障碍患者,可以采用气管切开,另外有气囊保护的气管切开套管,不容易发生误吸,防止口腔内的食物进入气道;
5、对于误吸的预防:包括把床头抬高,利用食物的重力作用,在床头抬高以后,食物会顺着重力,流向低处,即食道和胃;平卧的时候,食道和胃的食物或者其它东西,可以反流到口腔,进一步吸入到肺,会产生误吸。
其他治疗方法:
  • 针灸治疗:头针、体针疗法、舌针疗法、项针疗法、眼针疗法

  • 药物治疗:
    中药疗法   吞咽困难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临床治疗多以活血化瘀、补益气血、疏通经络为主,通常采用地黄饮子、解语丹、补中益气汤等,同时结合针刺治疗。
    西药疗法   目前,对于急性缺血性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临床西药治疗主要以抗血小板、神经保护及抗胆碱药抑制唾液分泌、减少呛咳等间接达到改善吞咽功能的作用。

  • 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结合中医针刺治疗是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后吞咽困难最佳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可减少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
    外科疗法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可采用手术的治疗方法,手术的目的是减少气管与食管之间相通,从而能有效促进咽部食物的清除。目前,临床主要保留发音功能的手术方法有环咽肌切开术、喉造口术、会厌重塑及喉部悬吊等,促进食物通过的方法有食管内机械性栅栏、插入旁路管及毒杆菌毒素注射法等。

参考文献: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3期124-124,127共2页 吞咽困难的临床治疗进展
文章:嬴艳娇

插图:嬴艳娇



 排版:冯燕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