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张亮谋反被处斩

 思明居士 2021-12-10

贞观二十年(646)三月,长安头条新闻:凌烟阁功臣,刑部尚书张亮谋反被诛。

三年前,兵部尚书侯君集因为参与到太子李承乾谋反一案被处死,如今张亮又被处死,这是什么情况?

张亮,郑州荥阳人,祖上世代务农。

文章图片1

张亮并不想做一辈子的农民,也没有本事去读书,想要出人头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然而,隋末天下大乱给了张亮飞黄腾达的机会。当时,李密的瓦岗军如日中天,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创业平台,张亮辗转来到瓦岗军中打杂,他没有什么特别的本事,只好脚踏实地熬资历,等待出人头地的机会。

这一晃就是许多年,一直到瓦岗军快要土崩瓦解,张亮也没有等到属于他的机会。然而,机会总是给那些有耐心的人!有一次,张亮无意中听到瓦岗军中有人要造李密的反,他当即意识到这是个绝佳的机会,因此偷偷摸摸地找到了大哥李密,说有人要杀你,你赶紧去处理吧!

从这一刻开始,农民张亮的命运彻底被改变了!

李密:“张亮,你现在是个什么职级?”

张亮:“回大哥的话,小弟现在没有职级,混日子呢!”

李密:“你是个忠厚本分的人,不应该被埋没,这样吧,就封你做个骠骑将军,到徐世的麾下建功立业去吧!”

李密提拔的人不计其数,自然记不得小小的张亮。

武德元年(618),徐世投降唐朝,已经小有名气的张亮被封为徐州刺史,任务就是从王世充的眼皮子底下夺取郑州,然后到城中赴任。这不是开玩笑嘛,唐军都打不下来的郑州,要我去打?算了,逃吧!张亮这一走就是好几年。

武德四年(621),徐世奉命攻打刘黑闼,再次起用张亮帮他镇守相州,怕死的张亮看到敌军前来进攻,再次弃城逃跑。

别说逃跑不光荣,张亮的职业生涯就是逃出来的。

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张亮受到了房玄龄的青睐,被推荐到秦王府担任车骑将军一职。两府之争的时候,张亮被委派到洛阳一带广结英雄豪杰,齐王李元吉告发张亮图谋不轨,将其逮捕审讯。其实这事儿大家心知肚明,只不过张亮没有直接说破,李元吉拿不到直接证据,也就对他无计可施。

李世民对张亮的表现非常满意,此事过后对他更加信任。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为帝,张亮被封为长平郡公、怀州总管。张亮上任之后,为了响应李世民勤政爱民的号召,对怀州当地的豪强地主开刀,替小老百姓出了不少恶气,政绩非常不错。

贞观五年(631),张亮被李世民召回长安,担任御史大夫、金紫光禄大夫。

据史料记载,张亮长得风流倜傥,而且外表看起来敦厚老实,但是城府极深,特别爱算计人。

文章图片2

贞观十五年(641),张亮由太子詹事改任洛州都督,侯君集前去和他道别,开玩笑说道:“张亮,你这是被排挤出了京城吗?”

张亮本来心里就不痛快,听到侯君集挤对他,脸色当即沉了下来:“是啊,朝中除了你在背后说我坏话,还能有别人吗?”

侯君集:“哼!我带兵平定高昌,吃尽了苦头,可是回朝之后却被皇上和臣僚一起挤对,哪有心情说你的坏话。说实话,这样的日子我真的受够了,要不咱俩一起造反吧,你敢不敢?”

张亮:“好啊,我有什么好怕的!”

两人胡侃八卦,吐槽领导的不是,侯君集是认真的,张亮有认真的成分,也有开玩笑的成分。不知道张亮出于什么样的考虑,竟然转身将侯君集的话对李世民原原本本地学了一遍。

没有谋反的行动证据,李世民自然不会处置侯君集,但是对张亮,李世民的心里感到十分受用:“张亮啊,你和侯君集都是大唐的功臣,刚才的话只有你和他知道就可以了,别对外人说!”

文章图片3

侯君集虽然被告发谋反,但是画像还是被挂到了凌烟阁。至于张亮,因为检举有功,被李世民提拔为刑部尚书,正式进入李唐的权力中枢。张亮可能没想到,时隔三年,他和侯君集走上了一样的道路。

悲剧的结果是一样的,可是过程却各有各的“精彩”。

事情还要回溯到李世民登基的那年。

武德九年(626),张亮被委任为怀州总管,做了权倾一方的封疆大吏,也不知什么原因,他休掉了自己的结发妻子,另娶了年轻美貌的李氏。此女子家里虽然十分贫穷,但是骨子里却没有穷人的卑微,反而是说不清楚的凶悍。

嫁给张亮之后,李氏处处争风吃醋,要求张亮不能有别的宠妾,一辈子只能对她一个人好。然而,这个女人自己却不守妇道,暗中和府中畜养的歌童私通,为了掩人耳目,竟然将其收作干儿子,取名叫作慎几。

李氏的丑行最终被张亮的儿子张顗(yǐ)发现,张顗多次劝谏,希望老爹能处置掉这个后妈,张亮却置之不理。张亮始终不愿意相信,一个要求自己忠贞不贰的女人会给自己戴绿帽子。

好吧,既然你自己都不在乎,做儿子的还有什么好说的!

中国有句古话叫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张亮作为朝中重臣,可以容忍妻子给他戴绿帽子,确实是活该。在张亮的容忍下,李氏变得越来越猖狂,她变得十分迷信,开始和一群乱七八糟的术士搅和在一起,还经常以巫师之言干涉张亮的政务。

可以说,这帮术士是历史上最早的心理学家,他们明白人都喜欢听奉承他们的话,比如你今后可以官居宰相啊,或者多少岁的时候会发大财等。

在李氏的影响下,张亮对占卜之术越来越好奇,整日和术士们厮混在一起,处理朝廷政务的时候,居然也喜欢采纳荒诞不经的占卜。

安分守己的人对这些怪力乱神之说敬而远之,张亮既然对术士如此宠信,自然会有他的诉求。当李承乾的地位受到魏王李泰的威胁时,张亮立即投身到魏王李泰的阵营,在李泰的推荐下,他做了相州大都督府长史。

有一次,张亮的义子公孙节给他送了一张羊皮,上面画着一个身穿道袍,手执长剑,长发披身的男子,下面还写了一行字:弓长之主当别都。

张亮:“这是什么意思?”

公孙节:“这弓长,正是义父的姓氏,别都,指的是京城长安之外的都城了。既然是都城,身在都城的人,那当然便是新君了。”

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张亮心里有点恐惧,毕竟李世民对谋反是零容忍的态度,张亮没有足够的胆量和准备,还真不敢走上这条道路。不过,张亮对公孙节的话还是很受用,闲来无事,经常品味,心里痒痒得很。

文章图片4

公孙节:“义父啊,您如今做到这个官职,也不过是一方大员,如果能够做皇帝,那可是君临四海,那种滋味可不是封疆大吏可比的。”

张亮:“此事可不是你想得那么简单。”

公孙节:“自古以来,帝王将相的位置都是后天争取来的,义父坐镇的相州,自古就是军事要塞,如果咱们联合您的门生故旧,未尝没有机会!”

张亮:“容我再想想!”

自此以后,张亮每天拿着这张羊皮发呆。有一天,术士程公颖前来拜访张亮,他拿出羊皮,问道:“程公,你怎么看?”

程公颖一看,乖乖,这忽悠人的套路比他还要厉害,简直是深不可测啊!程公颖是一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与张亮交往,不过是图谋从他这里得到些钱财和富贵,他看了看张亮的神色,似乎满心期待,想从他这里得到一点点暗示。

程公颖:“不敢欺瞒大人,我早就发现了,您睡觉的姿势十分特殊,根本不像一般的凡人,反而更像睡卧在那里的一条神龙。”

张亮:“哦?那你为何不早说!”

程公颖:“当时,我的心里非常疑惧,不敢对您说起,可是看到这幅图之后,我更加确信大人是一个有福气的人。既然上天要您做皇帝,不听的话恐怕要受到天谴啊!”

程公颖的话让张亮十分受用,自此以后,张亮整日闷在房中自我暗示,觉得自己就是未来的天子。当然,所有人都知道,羊皮预言这件事是彻彻底底的欺骗,只不过张亮陷得太深,难以自拔。

有一次,张亮和公孙节的哥哥公孙常说道:“我有个小妾,看相的人曾经说她有做王妃的命!”

公孙节凑趣道:“是啊,我也这样觉得。我哥哥的儿子公孙大品也做过一个梦,说他在梦里见到了神仙,一不小心看到了神仙手里的天书,上面似乎就有你的名字,看来这件事情确实靠谱啊!”

天命归天命,可皇帝的宝座也不可能平白无故地落到张亮的头上。为了实现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张亮开始在府中豢养义子,最后多达五百余人。张亮不知道,这种火中取栗的行为,为他的命运埋下了恶果。

贞观二十年(646)三月,也就是东征军回到长安之后,张亮府中的奴仆常德因为受够了委屈,于是向朝廷举报张亮豢养义子,打算谋反,还拿出了张亮豢养义子的大名单,彻底坐实了此事。

李世民闻讯之后呆若木鸡,他根本就不敢相信,自己一手提拔的张亮竟然会做出这样愚蠢的事。不过,李世民的心情很快便平复下来,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张亮和他手下的义子悉数逮捕,并派遣监察御史马周审理此案。

张亮虽然遭到举报,却没有谋反的事实,也没有谋反的计划。马周审他的时候,张亮强势辩驳,说自己遭到别人的诬陷,还列举了这些年来为朝廷立下的大小功劳,证明自己是忠臣,绝对不会干出谋反的事情来。

马周一连审了好几天,也没有得出明确的谋反结论,只好将张亮的原话传达给李世民,让他做最后的决策。

张亮的生死,只在李世民的一念之间。对李世民来说,张亮毕竟没有谋反的行为,可杀可放,可是李世民想到了李治。如果李世民驾崩了,凭李治的柔弱,能否驾驭张亮这种心怀野心、功劳满身的武将?

也就在此时,张亮的下场被李世民决定了。

文章图片5

李世民给出了自己的判决:“哼,张亮豢养了五百名义子,他到底想干吗?依朕来看,就是为了造反。”

事实上,李世民的判决已经超越了朝廷的律法,属于莫须有的罪名。为了不让人说闲话,李世民特意召集朝中的重臣,商讨张亮的处置办法。问题是,皇帝都已经给此案定性了,大臣还会不知趣,继续为张亮求情?

大臣们:“张亮确实该死,不杀不足以警示后人!”

满朝大臣,只有李道裕替张亮说话,声称张亮谋反的证据不足,罪不当死。在这种环境下,李道裕的话犹如一阵清风,拂面而过。不过,李道裕的表现给李世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年之后,刑部侍郎空缺,李世民无意间想到了他,所谓的天威难测,也大抵如此吧!

客观地说,李世民这件事干得不太讲究,考虑到张亮是大功臣,李世民又是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诛杀,因此在行刑的前一晚,李世民特意安排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前往监狱和张亮话别。

长孙无忌是凌烟阁的首位功臣,房玄龄是张亮的推荐人,牢狱之中,他们开怀畅饮,回忆了过去的点点滴滴。青灯古案,三人相对而坐,唯有叹息。

房玄龄:“张亮,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你曾经担任过刑部尚书,是大唐开国时期制定法律的元老之一,但是今日触犯法律的也是你!唉……”

张亮:“房大人,咱们说点靠谱的吧!”

房玄龄:“好吧,你说你是不是傻了,好好的官放着不做,富贵放着不享,竟然想造皇帝的反。你自己行为不检点,落到这步田地又能怪谁?”

长孙无忌:“为人臣子,忠诚是最基本的标准。陛下待你天高地厚之恩,又对你器重有加,你竟然起了造反的心思。唉,这一次陛下确实是震怒了,我们也是救你不得啊,希望你一路走好!”

文章图片6

第二天,张亮等人在长安西市被处斩,家财充公。

在中国的皇帝中,李世民确实很讲义气,和他打天下的人,绝大部分都能够得到善终,而且子孙可以享受世代的荣华富贵。贞观一朝,武将居多,性格嚣张跋扈的人确实不少,唯有侯君集和张亮被处死,一来是他们确实有谋反的心思,二来他们加入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的阵营,这是谁都没法容忍的。

文/九皋寒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