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学好高中政治?这篇超靠谱的学习方法,你必须看懂!

 kaka1978 2021-12-10

如果说文综中哪一个科目最难?肯定说什么的都有,但是觉得政治难学的学生一定不是少数。

为什么觉得难学,不外乎:一是课本知识太枯燥,看不进去;二是要背诵记忆的内容太绕嘴,记不牢;三是做题时写得满满当当却拿不到几分。

这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想要学好高中政治需要抓住3个关键:看书要有技巧、背书要有方法、做题要有章法。

Image

Image
一、如何看书?
1、划分句子成分

政治课本中不乏一些长句,我们只有先划分好句子的成分,才能读通读懂句子所表达含义的要义、内涵、外延。

例如,高二政治第二课第一节第一框中的重点名词“联系”,解释为: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

①主干成分:“联系是关系”。

这种“化繁为简”的办法,可以让大家快速地掌握“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要义。

②第一修饰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就是说,联系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关系”都是“联系”,只有那些“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才是“联系”。

③第二修饰词:“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

这表明两层意思:联系是事物自身具有的,不是人们强加的,因而,“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不仅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外部,因而联系具有“普遍性”。

Image

2、注意关键词

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例如,高一政治课本第二课写到:“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是依靠市场调节实现的”。

因为“主要”对应“次要”,所以,课本上那句话的言下之意是,市场调剂不是资源配置的唯一实现方式。那么,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思考:另外还有什么其它的实现方式呢?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样,就初步、灵活地把握了市场调剂和宏观调控的辩证关系。

Image

Image
如何背书?
1、分层次记忆

对基本概念可以按其定义内容分成若干层次来进行记忆。概念的定义都十分严谨,一般都有种种限定,即用一定的定语来界定,每—定语都包含着不同的内容。

如“物质”的定义包含这样三层意思,即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能为意识所反映、客观实在”,分别指出了物质概念的”物质性”、“可知性”、“唯一特性”。

这样按层次依次记忆,既能全面深刻理解这一概念的实质性内容,又便于准确记忆。

Image

2、联想比较记忆

高中政治课所学知识中,常常会出现性质相反的事物、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侧面、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等知识。做好比较之后,我们只要记住其中一个事物,就能迅速联想出与此相对应的其它事物。

如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只要记住唯物辩证法坚持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就能联想到形而上学片面、孤立、静止的观点。

3、把握关键词记忆

“少则得,多则惑”,只要能抓住重点和关键,就能“纲举目张”。如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只要记住“前提”、“物质基础”、“直接特点”这几个关键词,就打下了记忆的基础,就能较好地记住三个原因。

把握关键词语能把书本越读越薄,越读越精。

Image

Image
如何做题?
1、正确处理书本与做题的关系

首先,我们要明确做题能力的形成都是以书本知识为载体的,不能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就无法谈到能力。

其次,做题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日常做题的训练与思考。

①在日常做题中,我们要有意识地进行以下四个方面的训练:

  • 认真审读材料及设问要求,特别要注意设问的规定性条件,进行审题训练。
  • 找准关键词,进行信息筛选的训练,这是答题的依据和切入点。
  • 做好寻找试题与已有知识关联点的训练,这是解题的依托。
  • 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养成规范化答题的良好习惯,恰当地运用学科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表述自己对问题的认识。

②日常考试中要注重揣摩命题人的思路,每次考后要认真反思总结:

  • 当时我的思路是什么?为什么当时没有想到?当时为什么会做错?是否属于自己的知识盲区?

  • 命题人为什么会出这样的题?目的是什么?这道题考了一些什么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怎么关联上的?

  • 标准答案的思路我是否搞清楚了?下次遇到类似的题目我是否还会做错?

Image

2、正确处理时政热点与课本知识的关系

从近几年的高考政治试题来看,无论内容多新、形式多活,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知识的支点,这就是说“题在书外,理在书中”,一切试题都是课本知识的深化、扩展和推移。

因此,大家必须对本年度发生的重大热点问题有所了解,做好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结合,要明确课本知识是认识理解现实热点问题的“工具”,要在课本中为热点问题“寻根”,运用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说明热点问题。

为了增强知识这个“工具”的实用性,在已经熟悉课本的情况下,有必要围绕新问题、新情境,重新拆分、加工、重组课本知识,打破教材原有顺序和框架结构,跨框、节、课甚至跨知识体系地进行知识梳理,开展“专题式”复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