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颜值”时代来临:你是什么样的长相,决定了你在什么样的层次

 谢耳朵馆长 2021-12-10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现代社会是一个看“颜值”的时代,在各种社会活动中,人们关注最多的就是对方的外貌、形体着装等方面。
在社交活动中,人们的长相出众与否直接决定了在群体中的受关注程度,甚至可以优先享受一些待遇
虽然人们在社交活动中抨击这种以貌取人的衡量标准,但是在心理学上可以以貌取人,一般情况下,“看颜值”时代,你是什么样的长相,决定了你在什么样的层次。

进化缺陷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雷福特(Freford)曾经在研究后指出,人们的以貌取人其实是出于人类的本能,也是人们通过自身感官产生的一种自然的行为。
这种行为也是人们通过长期的行为习惯演变而来的一种自然选择。因为人类大脑通过对比各种方式进行筛选后发现,根据人类的外貌能够初步判断对方的能力和学识,甚至辨别对方的身份。
但是由于以貌取人的片面性,人类这种行为也成为进化缺陷的一种。许多心理学家针对这种进化缺陷,提出了一些建议。
希望人们通过缺陷挑战,降低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于人类外貌的关注程度
但是在社会中能够完全杜绝外貌协会的行为是几乎不可能的,而且外貌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重要的意义。因为人类的本能就是欣赏美,会习惯于倾向美的人和事物。
美好的人和事物会让人们感到身心愉悦,这也是为什么在社会中那些美女和帅哥能够得到更好的条件和优待。
但是在内涵、人品、人格魅力等条件的参与下,一个人不能仅凭高颜值就能够在社交中占据优势,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1975年的时候国外相关心理学家对人们外貌和吸引力的关系进行了一项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得出,人们在生活中往往对于一些高颜值的人保持距离。
人们见到这种容貌完美的人时,内心第一感觉是产生一种敬畏感,感觉对方有种疏离感。
人们通过观察人们的社交活动发现,在群体中人缘最好的往往都长相普普通通,他们平常的相貌从一接触就很好的拉进彼此的关系,不会对其产生距离感。
这样的人外貌不具有攻击性,容易拉进双方的距离,产生好感。

你的长相暴露了自己的层次

在前面的论述中提到了以貌取人源自人类本能的发展,所以人们之间的了解一般都从观察对方的外貌开始。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长相如何,与自己所在的社会层次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颜值高的人群往往具有更多先天的优势。
从社会学利己主义方面理解,人们在遇到长相有优势的人时,都会下意识的将对方当做潜在的威胁着,能够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从而能够有可能伤害到自己的利益,所以外貌也成为人们交往中最关注的一个方面,决定了以后两个人的合作还是竞争的关系。
人们的长相由于一道量尺,将人们通过长相分成了不同的层次。如果你拥有完美的颜值,那么你已经在最初占据了决定性的优势。
但是人们在潜意识会将外貌姣好的人列为自己的威胁,所以这些拥有外貌优势的人往往在分配社会资源的时候引起人们的猜疑和嫉妒。所以在社会活动中,比长相普通的人面临更高的社会风险。
在现实生活中,长相并不能决定人们之间的好感度,但是人们会受到外貌颜值的影响。
美国南伯克利大学曾对人们的颜值和人际关系做出调查和分析,最后得出经典的相对假说。两个外貌水平相当的人会更容易接近,产生更多的共同话题,建立深厚而密切的关系。
而外貌悬殊比较大的人们在交流和相处中,往往因为心理上的不平衡产生分歧和误解,两个人的关系也不够稳固。
外貌指数接近的一对情侣会更加幸福,两个人交往中会获得更高的亲密度和安全感。这也是许多相貌悬殊的情侣往往走不到最后的原因之一。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现代社会还是一个重视颜值的社会,这也成为社会默认的事实,很难改变。
但是人们需要知道,一个人的外貌颜值高不等于个人魅力大,而是关系着这个人的人格、品行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数。
所以在交往中,随着交往时间的增长,人们的注意力会从外貌转移到对方的人品、内涵、素养等综合条件上。
所以人们在注意外表的同时,也要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得更加优秀。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Vogel, D. L., & Wester, S. R. (2003). 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 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3), 35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