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些情况: 打喷嚏,咳嗽,跑步,搬东西会漏尿 憋不住尿,小内裤总是湿的,一有尿感就得马上去厕所,还没到厕所门口就已经漏尿了 躺着,站着也漏尿,需要垫卫生巾或者尿垫。 如果有这些情况你要小心盆底肌功能受损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盆底 盆底由骨骼、肌肉、韧带、神经、血管共同组成,是一个有机的完整体系 什么是盆底肌? 盆底肌像拉紧的吊床吊,把尿道、阴道、膀胱、子宫以及直肠等脏器紧紧吊住,具有控制排尿、排便,支持盆腔脏器,维持阴道紧缩度和提高性生活满意度等多种功能。 什么是盆底肌受损 女性盆底肌受损多发于产后的女性,由于妊娠,胎儿重量通过骨盆对盆底的损伤引起盆底的肌肉断裂,一旦这张'网'弹性变差之后,它的“吊力”不足,就有可能使器官无法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功能障碍,如:漏尿,性功能障碍,最严重的还有脏器的脱垂。 正常女性尿控机制是由: 膀胱、尿道、盆底肌肉群、结缔组织和神经系统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完成的;任何一个环节的异常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功能状态。 国际尿控学会(ICS)将尿失禁(UI)定义为 :尿液由尿道不自主流出 尿失禁发病率约为30.9%(北京协和朱兰教授) 其中压力性尿失禁占50%左右,急迫性尿失禁占24%左右 ,混合型尿失禁占16%左右。 一般女性普遍发生的是压力性尿失禁 喷嚏、咳嗽或劳动、运动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口漏出。 压力性尿失禁分为三级: 一级:只有发生在剧烈压力下,如咳嗽、打喷嚏或慢跑,不需使用尿垫 二级:发生在中度压力下,如快速运动或上下楼梯,需要使用尿垫 三级:站着,躺着不动的情况下,尿液会不由自主的流出。 发生尿失禁的情况产后女性较多 尿失禁为女性带来了生理。心理,社交上的打击,也被称为社交癌,毕竟谁也不想和别人说话的时候总是担心尿液会不会流出。 漏尿形成的原因,最为常见有三个:一是精神压力导致,二是年龄衰老原因,三是生育原因 精神原因:由于膀胱炎症刺激在压力大,精神紧张,焦虑都可能引起漏尿 年龄衰老: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盆底松弛、雌激素减少和尿道括约肌退行性变等都会产生漏尿的情况。 生育:这是最常见的,发生在生育后的女性身上,生育次数越多,漏尿情况越严重。同时注意,剖腹产和顺产都可能会发生漏尿,胎儿体重越大,漏尿发生的情况越明显,使用助产钳、吸胎器、催产素等加速产程的助产技术同样有增加尿失禁的可能性。 另外生产后还可能会发生子宫脱垂的情况。 怎样才能减少漏尿发生? 轻度漏尿可以到医疗机构做盆底的评估,做盆底康复训,练辅佐设备治疗,一个疗程做5次左右,盆底肌收缩和肌力耐力会有所提升。 也可以做凯格尔运动 凯格尔运动 就像憋粪便、憋小便相同,先用力紧锁尿道、阴道及肛门口,向上提肛,坚持缩短5~10秒,再放松10~20秒。重复100~200次。 如果症状严重,运动,康复治疗无法恢复的需要专业医生手术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