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拾落地棉 儿时的故事很多,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雪地里捡拾落地棉。一场大雪过去不久,别的地块还在雪的铺盖里蒙头大睡,但棉田里却有一小坨一小坨的空地露出来,其中就有棉花混在棉叶里。更神奇的是,一个个掉到地上的棉桃还会孤零零半遮半掩地露出来,好像它有温热的呼吸,把积雪融化成一个个小洞。这是一个令我振奋的发现,因为,学校要求拾交落地棉,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同学们正在不声不响地叫着劲,比赛呢!雪地里为什么只有落地棉露出地面,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棉花的温热融化了雪,使它得以早见天日。这个秘密,我绝对不会透露给别人,因为,交落地棉的优胜者奖励一本《新华字典》,这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诱惑。一本字典要七毛多钱呢,我早去商店看了。这种令人激动的发现,带给我的是:当别人在家里享受温暖的时候,我却在茫茫雪地里一次次享受发现的快乐,当然还承受劳累和寒冷。但是,一切的苦累都被不时捡起棉桃的欢喜所代替。就这样,我一下学,做完作业,挎上篮子便往野外跑。出村的路,空寂寂的,脚踩在积雪上,嘎吱嘎吱,听起来那么悦耳。落雪把光秃秃的树木装扮得丰满、可爱。柿子树林,黑厚刚直虬龙般的枝丫,雪挂冰雕,傲然之气入我心中。行走在旷野中,我不时回头北望,仲山雪罩雾绕,神秘兮兮,有“横空出世忙昆仑”的姿态。我们村和周围村庄,哪里是棉田,哪块地已经拾过了,我记得清清楚楚。此去何方,心中有数,绝不耽误时间。我每次拾落地棉回来,奶奶总会说:“快把棉窝窝脱下来,我给你烤烤,看都湿了,把我娃脚冰坏了!”我把棉鞋脱下来,在奶奶端来的热水盆中泡泡脚,换上干爽的鞋子,那个舒坦啊,简直别提了。拾回家的棉桃,湿漉漉的,有的还带着冰碴,我就倒在地窑的墙角。地窑地面干燥,也比外边温暖很多,放不长时间,棉桃干了,就裂开了。伴着妈妈织布发出的节奏分明的机杼声,我沙啦沙啦地剥棉桃。妈妈不时地看过来,娘俩相视笑笑,各忙各的。妈妈织布,从春织到冬。我也希望棉桃如山,永远剥不完。我把剥出来的棉花摊开晾晒,把棉花壳拢起来放到伙房里。奶奶可喜欢柴火了,看见那些空壳她就眯起眼睛笑,笑得很开心。隔个一天两天,我总能交上几斤棉花,看着我交棉花的成绩记录不断上升,同学们流露出了羡慕和不解的目光。教室墙上那张记录落地棉的展示图,我的一栏,遥遥领先,这让我赚足了面子。终于,我如愿以偿获得了第一,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新华字典》。滑动查看投稿要求及其他信息 东微编辑部: 顾问:陈谨之 鲁北 清泉 主编:郝立霞 副主编:张永君 郝立新 编辑:晓娣 娟娟 茶醉 文姐 投稿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