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电视台小记者团说明会 主讲人:简琦杰 主讲人简介: 1995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1999年毕业分配至惠州电视台工作。历任记者、编导、新闻部副主任,专题部 主任等职位。 专注文史近三十年,写作功底扎实,现在依然每天坚持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原创文章。 数年来,担任”朗读大会”“我爱背唐诗”等活动的总策划,在多个社会公益组织担任顾问,有丰富的学生活动组织经验。 首先,我抛出一个问题,孩子们在写作中遇到哪些困难? 1、不知道如何下笔,不知道写什么好; 2、素材单调,雷同,千篇一律;(过小或者过大);甚至套作,背范文泛滥; 3、驾驭文字的基本功较差,具体表现在: 词汇量不够;语句不通顺;标点符号不准确;不会分段;语言干巴无美感,读起来像吃木渣,一点味道也没有;叙事线索凌乱;文章结构主次不分;不会讲故事;主题不突出;不会升华中心思想等等 4、思维局限,情感单薄、空洞、虚假;假、大、空泛滥。 中小学生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初探: 1、认知水平不够,生活单调,活动空间相对封闭。孩子对大自然,对人,对社会的认知非常单薄。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各位家长,时光倒回三十年前,回忆一下我们的童年。 2、目前的学校教育有一些偏差,由于某些原因,单向灌输成主流,不敢担责,不敢去大胆启发孩子的思维。造成孩子思维方式打不开。 同时,大班制流水线式教育,很难去挖掘孩子的个性思维。 春郊游记 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 卢焯坡 某月某日,校中放假。课余在家,殊无聊赖。闻街外有卖花之声,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不觉步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再前行,青山绿水,白鸟红花,杨柳垂绿,桃梅堆锦。仰望白云如絮,俯视碧草如毡。见有茅亭,乃入座。未几,炊烟四起,红轮欲坠,乃步行而回。就灯下而记之。 民国小学三年级作文 读起来是不是非常的清新? 简练、干净、真实、亲切。这些孩子(当然,他们其实是我们的祖父辈),简单明了地告诉我们他们身边发生的事情。 我们现在为什么做不到这一点? 我们是否强调共同点,而不注重尊重个体?过于强调意义是否超越现在孩子的心理接受程度? 解决的办法初探: 1、多一些户外活动,建立与大自然的亲切感。 我们的孩子自出生起,看到的天空是被建筑物割裂成几何形状的,看到的大地是被水泥铺设过的,闻到的气息是工业时代的汽车尾气,听到声音基本上是噪音。没有和自然建立亲密关系的孩子是有遗憾的。 连他们关于风景的描写都是从别人那里抄来的,或者是自己凭空想象的。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人在大地上诗意的栖居者 2、多一些社会实践 现在的孩子有哪些社会活动?基本上都是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要么就是社会上的各种竞赛类活动。大家想想,这些活动有个什么局限性? 接触的人都是自己原来就熟悉的人,家长,亲戚,同学,老师。比起我们那个时代,我们的孩子是不是认识的人少了很多? 社会知识的贫乏,又导致孩子的认知不深刻,缺乏自己对社会的独立思考,人云亦云。 记者的职责就是观察社会,反应社会的真实面,直面冷暖人生。帮助孩子们如何从小记者的角度去了解社会,我们有更深刻的体会。 3、提倡真实写作。 对于抄范文的做法,我历来是很反感的。 低年级的第一节课,我都会布置一篇作文,写我这个新老师,我都会鼓励他们:一定要真实。 很多学生写我头发掉了不少,牙齿也少了几个,肯定小时候糖吃多了;肚子那么大,估计是吃多了,我一点都不生气,反而会鼓励他们。 坚持真实记录,写出真情实感,会受用一生,对自己的人生观形成都有莫大好处。 记者职业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客观,真实记录,这一点我会给小学员反复强调这一点。 · 4、提倡形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对学生来说,阅读是扩大知识面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最有效的方式。 一定要形成发散式阅读习惯,文史合一,每一个作品尽量去了解相关的背景,时代特点,并附带学习其他的知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小记者团的教学特点: 关于课程我就不多说了,我直接说一下我们和社会上作文培训的不同点。 1、以写作为核心。 写作是做好一名小记者的基础,如果连基本的表达能力都没有,是做不好记者的。扛摄像机不都是记者,也有专职的摄像。 我们课程重点是写作。 2、提倡真实写作,写出真情实感。 引导孩子去观察,比如上一学期,我就要求每个孩子去菜市场选取一个自己认为有特点的陌生卖菜人,要求观察他十分钟以上,然后再写一篇作文。 引导孩子真实写作,应孩子要求,作文批改后不立即发给家长,期末时让孩子作文本带回去,家长征求孩子同意后再看。 3、文史纵横,知识拓展。 我的教学课件,全部是我自己精心撰写的,基本上不选取课本上已经存在的作品,从中外名著,名家名篇,甚至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和网络精品文学中选取范文,力求给孩子打开一扇新的窗口。 三十年醉心文史,笔耕不辍,我的知识面足以支撑一般孩子的各种提问,所以我的课堂是开放式的,孩子可以随时举手提问。讲课方式也是别人不可模仿的。 4、幽默风趣,爆笑连连 如果孩子没兴趣听,你讲得再好都没有用,所以我非常注意搞课堂气氛。甚至从《笑林广记》中找范文,争取10分钟出现一个笑点,融洽师生关系,增进学习效率。 5、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社会认知,激发兴趣。之所以设置专门多课外活动,想到到几方面目的: 1)、让学生亲近自然,提高社会认知度。实现一种“生活即教育”的境界。 2)、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突破一种题材障碍,在社会实践中仔细观察,真实记录,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6、激发多方面兴趣,鼓励家长参与亲子活动。 在社会实践中,我们还会讲解手机摄影,用手机进行简单的短视频剪辑等技巧。扩展学生多方面兴趣,家长一起进行,也了促进亲子关系融洽。 7、用小记者身份,拓展社会交往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积累写作素材。 在课堂写作的基础上,我们还会布置一些作业,让孩子们去采访同学,老师,以及他人,制作短视频等,我们提供平台展示。 8、光荣的小记者 所有学员,惠州电视台授予“惠州电视台小记者”称号,并颁发我们特制的记者证。小小荣誉,以此激励孩子们前行。 谢谢大家 ! 说明:目前惠州电视台小记者团已经接近满员,停止接收新成员。不过,我们有专门的“战地小记者”冬令营,欢迎大家参与 简主任联系电话:13923624555(微信同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