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战时期,敌后根据地的银行业有多发达

 Loading69 2021-12-11

在陕甘宁边区样板作用的指导下,晋察冀边区实行的普选中,选民占公民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在根据地中心地区甚至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这一比例在人类民主政治的发展史上堪称奇迹。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日根据地大力恢复生产,本着“以农为主,重视多种经济”的方针,采取的措施包括:减租减息、奖励垦荒、扩大耕地面积、兴修水利、改进耕作技术、全面发展手工业和家庭副业等。

文章图片1

同时,为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抗日根据地还大力发展商业,发展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消费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合作事业。这些举措不仅改善了敌后民众的生活,还为根据地的巩固和坚持敌后作战提供了经济保障。

敌后抗日根据地,多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地区创建发展起来,面对以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为主体的自然经济状态,共产党人表现出原国民党政权无法比拟的智慧与能力。

文章图片2

抗日根据地采用对外实行贸易统制、对内实行贸易自由的政策,将根据地内可以作为商品的物资尽量销售出去,把急需的军需物资和生活用品尽量交换回来,但日军占领区的其他商品严禁入内。

根据地内部,公营、公私合营、私营以及合作社经营几种商业模式并存,分工协作,各得其所,使根据地内部的商品流通空前繁荣。共产党人还建立起自己的银行并发行货币,以对抗日本侵略者和伪政权发行的各种货币。

文章图片3

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晋察冀边区银行”“上党银行”“冀南银行”“晋西北农民银行”“北海银行”“鲁西银行”,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淮海地方银行”“盐阜银行”“江淮银行”“淮安银行”“大江银行”“豫鄂边区建设银行”“浙东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建立,其数量、规模以及运行状况,不但令日本占领军晕头转向,还令国民政府财政部大为吃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