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漫旅程

 巴瓦玛依图书馆 2021-12-11

时光如水...... 

图片

回望生命的旅程,我们花时间读过什么好书吗?呼吸过清新的空气吗?可曾为壮观的日出惊叹过?有否真正探询过那些重要的问题,让快乐不再是一个模糊缥缈的概念,而是一种触手可及的现实?……

文/(法)奕夫Yves

几乎每个人都喜欢旅行。变化的景观,陌生的面孔,全然不同的食物,还有耳畔不时飘过的充满异域风情的语言……一切都让人感到新奇和兴奋,就像是忽然走进了一种新生活,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一位法国诗人说过一句流传甚广的话:Partir c’est mourrir un peu, 意思是说:每一次离去,都是些许死亡。逝去亦是一种消亡。此时,我们总会把某些东西留在身后,或是怀着遗憾或惆怅之情黯然离去,或是抛下了自身已不再认同了的过往的一部分。

图片

有的人迁居异地,重新开始新生活,然而无论怎样,有些东西是极难改变的。无论你走到哪里,心意总会跟随你。心意中携带着最沉重的行李:所有的夙愿、憧憬、欲望、恐惧、哀伤、眷恋……心意通过五项感官功能——视听嗅尝触,记录了我们遇到的一切。不仅如此,心意中还存放了我们想要或拒绝的种种事物的影像,哪怕只是瞬间的异想天开。在梵文中,这些影像被称为“samskara”,如同在意识中留下的印痕或者烙印,或者一道道去除不掉的疤痕。

在休闲观光或商务旅行中,我们都会经历一些令人惬意或者不快的时刻,从中我们形成了某种对人生的感悟,或者吸取一定的教训。以我个人为例,我这一生旅行无数,完全可以轻松地获取一个“探索式旅行”专业的荣誉学位。不过,越是走过无数的地方,越是体验过差异性极大的文化,我越是清晰了一个看似矛盾的发现:无论身在地球的哪片地域,人和人其实都是一样的。人们做着相同的事,谈着同样的话——无论是非洲大陆的部落,沙漠里的游牧民族,云南偏远地区淳朴的村民,抑或受过高等教育、衣着雅致的城市居民,人们的行为和话题基本上都围绕着同样的事情:进食、睡眠、繁衍后代、自我保护。除此之外的,都只不过是在文化与传统的大伞下同种性质的行为和活动形形色色的排列组合而已。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肉身之旅也充满了冒险,常常有不可预知的意外发生。从出生的那一刻,更确切地说,是从怀孕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踏上了一条不可思议的旅程:从一个豌豆大小的颗粒,到出生、爬行、学步,再到说出生命中的第一个词,流下出牙时的眼泪,从张嘴被大人喂食到自己独立吃饭,然后开始对答交谈……

我们在懵懵懂懂之中努力地去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周围的人。我们的感知能力被唤醒了,开始学习如何计算、阅读、消化知识。我们也许有些叛逆,但依然会照做,直到有一天我们足够大了,开始按照自己的意志独立做出决定,无论这些决定是明智的还是灾难性的。我们在茫茫人海中奋力地游向前方,去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我们恋爱了,结婚了,为人父母了,交织着悲喜、遗憾或者怨怒。接着,凶猛的鲨鱼开始从四面八方向我们发出进攻:疾病、债务、背叛、贪欲、失去亲人……

焦头烂额的时候,有时我们会回望童年和少年时光,那时我们总是被呵护着,宠爱着。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那样的时光无法延续下去呢?人生的旅程在继续延申,进食、睡眠、繁衍后代、自我保护,这些都已经经历得够多的了。我们翻过了人生的巅峰——那些黄金岁月,而现在,老年——人生的下坡路,就横亘在不远处,并向我们迅速逼近。即便如此,也是在我们的健康状况尚可的情况下,不然我们也许都等不到老年。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回望过去,暗自思量:实在太快了。我这一生究竟做了什么?我们留在身后的也许只是一串人名和几片日渐褪色的记忆。

图片

所有的一切仿佛瞬间掠过。比起暑期去另一个国家度假,生命的旅程是否有着同样的轻松愉悦?我们花时间读过什么好书吗?呼吸过清新的空气吗?可曾为壮观的日出惊叹过?有否真正探询过那些重要的问题,让快乐不再是一个模糊缥缈的概念,而是一种触手可及的现实?

当父母决定怀上我们的时候,也许他们并不知道,其实我们曾经呆过别的地方,我们有过别的父母,而我们的从前也被带入了这一世。我们怀揣的所有那些欲望和憧憬,若不服务于一个更高的目标,便都是累赘。因此,千万别以为,女人十月怀胎期间,腹中还没有生命。那个豌豆大小的小不点儿,会慢慢变成胚胎,进而变成一个婴儿,此时他有感受,能思考,有时会祈愿,不仅如此,他还能体验到不适的感觉、痛苦、冲击,还有和我们一样的缺乏耐心。又有谁愿意一直被囚禁在这样的有限空间里呢?

然而,这样的旅行并非第一次。事实上,过去的生生世世,我们曾经流浪过千千万万次,每一次我们都遇上不同的父母,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文化,甚至不同种族的躯体。当然,我们已经完全不记得了。但是心意并没有忘记,它时时刻刻伴随着我们。就像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习惯性地带着手机,甚至去卫生间也不例外,生怕错失什么信息,同样,心意也储存着过往的一切:在那些有章有序的文件夹中,充斥着记忆、画面、印痕、伤痛以及美好的时刻。因此,当我们呆在母腹中时,在大自然的妙手之下,正在发生着无数变化。父母无法选择我们,是我们选择了他们。

生命开始的九个月,浓缩于四分钟

灵魂(梵文:atma)通过男性的精子进入女性的卵子,在母腹中开始了最初的孕育。如果灵魂不在,受孕就会失败。一个胎儿不是一堆化学物质经过分裂、组合、乳化再进一步转化而成的生命形式。不是的。之所以有生命和生长,是因为有灵魂(atma)的存在。灵魂从一个躯体转生到另一个躯体,如同辗转颠沛的旅程。

那么,要是流产了,会怎样呢?这意味着这个人体注定只能在子宫中呆那么长时间,离开后就得去往下一个身体。如果主动终止妊娠又将如何?此时,灵魂被人以暴力的手段驱逐出子宫,但还没有明显的目的地可去。没有人愿意被拒斥或抛弃,更不用说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如果她这么做了,那么未来将会遭受同样的命运。

说到旅行,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舒适地坐着商务舱到处旅行。有很多人会选择慢速列车、汽车甚至徒步。但是关键不在于我们如何旅行,关键是要把心思专注于我们要去的地方。躯体在不断地更换衣装、语言和地点,但灵魂(atma)始终只有一个身份,一个归宿,一种交通方式。那就是无条件的纯粹的爱。那个地方,携程网无票可售。你需要一个特别的旅行社来帮助你,你需要的是一张单程机票,行李额度为零。

图片

《博伽梵歌》

Bhagavad gita

图片

正如体困的灵魂在物质躯体中经历童年、青年、老年的变化,躯体死亡时,灵魂便进入另一躯体。醒觉的灵魂不会为此变化所困惑。

——《博伽梵歌》(2.13 )

仿佛脱下旧衣,换上新袍,灵魂立刻衰老无用的旧身,进入新的躯体。

——《博伽梵歌》(2.22)

*进一步了解《博伽梵歌》,请点击:

人间至善宝典——穿越时空的祝福

与灵魂之书的神奇邂逅

开卷有益,感谢分享

图片
图片

作者小介:

奕夫;生于巴黎,修学印度,今以中国为家;素食文化、瑜伽哲学导师;行走天下,分享“生活中的哲学、哲学中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