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一大爷发明“水泥神器”,估值1.2亿,从无人敢用到外国争购

 冬不拉拉 2021-12-11

2017年,一位中国大爷凭借自己发明的“水泥神器”在财经频道的一档创业栏目中以百分之八的股份出让换取了九百八十万的融资。

投资者们对其创业估值更是高达1.2亿。瞬间这个其貌不扬的大爷成为焦点,大家惊叹于他的发明居然能够有如此之高的价值。

文章图片1

受制于人的工业材料

原来这位创业者叫蔡晓明,虽然年过五十,但他可不是一位普通的中国大爷。

天才总是在小时候便崭露头角,蔡晓民从小就是个好奇宝宝,特别喜欢捣鼓一些新鲜玩意儿。

而稍微长大以后,这种勃发的好奇变成了对感兴趣之事的刨根问底,因此,同事也都称他为一根筋。

年轻的时候,蔡晓民在南航学习工作,在这里,他的好奇心和轴劲得到了安放。

文章图片2

看到处处摆放的先进材料蔡晓民就像走进了大观园,流连忘返。

但这些先进的材料大多都进口于国外,价格很高还有难以攻克的技术壁垒。

因为很多核心材料都依赖进口,这样的生产模式大大地受制于外国。

一旦发生什么国际性的金融波动,或者针对国家间的政策制约,就会付出更大的代价,甚至只能拿到较低质量的产品。

有一次,蔡晓民随工作团队去日本新干线参观修复工程,日本的工业技术一度是世界顶尖,在参观过程中,蔡晓民大饱眼福。

文章图片3

但在其中一个环节时,却被日本人要求全体中国人清场,理由是核心技术不能泄露,而就是这一个小小的一事件让蔡晓民深知掌握技术的重要性

过去很多年里中国太过于依靠外国的技术,这一方面是源于技术研究的困难,还有一方面就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极力要求高速。

动辄几年几十年的研究耗时根本满足不了中国的发展速度

而千里之外的以色列虽然国家资源极其匮乏,但却通过创新发明让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增长率常保持在10%以上,这个创业的国度让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文章图片4

而与以色列建交的二十多年里,中国不断吸取以色列的创新经验。

在新世纪的产业升级科技变革的环境下,我国的技术产业链也逐渐从依赖国外到依靠世界。

中国大爷的新发明

蔡晓民也早早把握了技术创新的时机。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不论是基础设施的需要还是城市经济的发展都让整个中国开始改头换面,施工的过程里为了抢占时机,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效率成为了最为重要的东西。

文章图片5

九个小时完成的铁路改造,两年建成的港珠澳大桥人工岛无一不体现着这种傲人的中国速度

争夺时间也是为中国争夺发展的机会,而在建造过程中最基础的便是钢筋水泥,这些耗时耗量巨大的材料便成为了建筑工期缩短的关键

常年深耕材料领域的蔡晓便将目光投在了水泥身上

为了做出质量有保障还能省时省工的水泥材料,蔡晓民另辟蹊径将纺织材料添加到水泥材料里,研发出了基于纺织技术的水泥基复合材料毯

文章图片6

我们所熟知的日常建筑中的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入一定比例的水,还需要大量力气来搅拌,等待可使用的凝固时间也很久

而蔡晓民的混凝土帆布虽然看起来就是一张普通毯子,但在浇水后能够在短时间里迅速形成一个坚固的混凝土层。

而这个水泥材料在未使用时外表就和油毛毡一样呈卷状,可以堆叠,而且每平方米重量只有十几公斤。

这样的形态在存储运输过程里能够节省不少空间和时间。

文章图片7

而在使用时只需要打开浇水就能形成一个按施工所需的外形和硬度的混凝土层。

而这样的混凝土层不仅防水防水耐用,还降低了成本

如此简单的使用方式,让施工新人也能简单上手,而标准化的量产方式又能控制质量。

在传统的水泥建筑里我们经常能在那些老旧的房屋里看到开裂的墙壁,但蔡晓民的多功能复合材料毯因为加入了纺织纤维充满韧性。

使得这一耐用的材料还能解决普通水泥混凝土容易开裂的问题。

文章图片8

这样一个多功能的新型材料,铺设在公路上不会起砂,填埋在沟渠里还能蓄水,运用在山地石壁还能抵御沙石滑坡的危险。

单这个万能材料就能够减少百分之九十的成本缩短百分之六十的工期,蔡晓民的多功能复合材料毯被使用过的人称之为水泥神器。

国家相关部门一早就看到了这项发明创造的前景,如果确实可靠,一旦投入使用便会节省大量时间和人力。

于是蔡晓民从2013年创业开始便不断通过在铁路、水利、公路以及农业灌溉里的投入合作

文章图片9

在这些投入实验里,多功能复合材料毯优异的性能还大大缩短了工程,其多变的形状更是想怎么铺就怎么铺,再奇怪的地形都能应用如常。

在这些实际使用过程中蔡晓民看到了巨大的市场容量,他坚信,这一发明会在混凝土细分领域里引领一场颠覆性革命

但就在成功完成许多铁路、水利工程后,蔡晓民在市场推广时却遇到了难处。

从无人敢用到外国争购

蔡晓民本是技术出身,多年深耕在技术研究领域。

文章图片10

他创办南京华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来,一直致力于提升改造新材料的性能,同时还获得了六项专利和八大核心技术,构筑了材料的技术门槛。

作为多功能复合材料毯的创始者,也成为了国内这项材料的标准制定者

通过北京铁路局的审核与实际应用,蔡晓民得到了材料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鉴定,还取得了铁道部的颁布的科技进步奖

建筑关系到了人命安全,所以我国的建筑管理一直都非常严格,而蔡晓民的多功能复合材料毯过硬的质量令它获得了市场的准入资格

文章图片11

就是这样优秀的产品在市场上却迟迟没得到良好的回应。

原来这个水泥神器虽然好用,但毕竟是个新发明。在国内甚至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这在施工、质检以及维护上都缺乏经验数据,虽然国家部门敢用,但在企业工程推广里却处处碰壁。

这项创新技术的标准和法律法规都是一片空白,为了避免事后麻烦,个人企业工程里都不会优先采用这一先进技术。

文章图片12

面对这个处处都是优点的多功能复合材料毯,行业内更多的还是观望态度

蔡晓民知道不能闭门造车了,为了了解市场和行业现状,他要与别人合作。

于是,通过融资活动,蔡晓民结识了新的投资人,拉来的资金可以在推广以及后续研发里用到实处。

而投资人对这个行业也有所了解,通过信息交换蔡晓明还能取长补短,找到市场的突破点

很快,这个多功能复合材料毯的名声就被打了出去。可供剪裁的形状以及无害的材质,加之简便的施工过程,很多家用装修将其视为了首选

文章图片13

在经过时间的考验后,越来越多的观望者开始选择运用这个材料,甚至开始出现了很多来自外国的订单。

其实在2004年,有两位英国人曾将纺织材料融入水泥中,但当时这个创意仅被用于野外活动和军事掩体中,其功能单一质量低下,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而蔡晓民发明的新型材料,在其团队精心研发后通过加入特殊材料后,不仅仅在性能上有了质的飞跃,还能在实际使用中发挥了更大的优势

经过一点点的改良,蔡晓民将他的轴劲儿放在了自己的专业上,最后的研发成果能运用于更多领域,成为了备受行业认可的既耐用还便捷的高性价比建筑材料。

文章图片14

于是以前需要我国科研人员跑去美国日本学习的先进技术,现如今也开始在我国的自主研发下诞生,世界也开始认可中国的新型材料

今天科技生活的日新月异离不开基础建设的支持,而最为重要的基建工业的发展让中国速度达到了新的高度。

在工业革命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世界的工业中心已不再仅限于欧洲美洲,上世纪腾飞的日本德国工业制霸全球的格局也早已落下帷幕。

而现代化的工业,在追求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也将绿色环保提上了日程。科技发明的革新就是最好的发展福音。

文章图片15

在一个个中国奇迹的背后是许许多多为之奉献的科研人员,我们要想在世界的工业领域里不再受制于人就需要时刻警惕,要有创新意识

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来不及做的。

速度不只是在于工程的效率,更重要的是要有超前的思想意识。

能看得到发展方向是基石,而敢于打破常规进行创新是手段。

文章图片16

蔡晓民的多功能复合材料毯加快了我国的基建速度,而拔地而起的高楼还需要千千万万个行业从业者的同心协力。

产业的升级不只在一个环节,整个社会的发展也不能仅靠一个人。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为了不再让技术依赖外国的局面再现,通过大力扶持创新企业我们已经在科研创新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而企业要发展壮大需要的是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产业升级能够一步步突破我国的后发劣势,转亏为盈。

文章图片17

发展永远不是看谁的起点高,而是看谁的耐力好

蔡晓民通过几十年的技术研究以及多年来的持续改良终于让我们看到了新型好用的混凝土材料。脚踏实地,大胆创新便是我们成功的法宝。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水泥毯特点与应用特性分析;陈燕;许明君;安徽建筑;2020年07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