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史之一四一---辽阳会战(上)

 金色年华554 2021-12-11

一、第一次总攻旅顺

1904年8月10日,旅顺太平洋舰队突围失败,代理司令官维特杰夫特少将阵亡;

与此同时,日军金沢第9师(下辖第6、第18旅)开抵旅顺;满洲军总司令部与第三军军部确定于8月19日拂晓对旅顺展开总攻;大山岩总司令要求乃木希典必须在一周内攻克旅顺,因为辽阳会战大战在即,第一、二、四军总兵力相对于俄军处于明显劣势,只有第三军能及时赶到战场,日军才有获胜可能;

乃木希典将其军部由柳树房前移至凤凰山东南高地,将前线指挥所设于团山子东北高地,这里距离前线6里,已在俄军炮火射程内;

8月19日凌晨1:00,乃木希典一声令下,第1、9、11三个师5.1万名官兵,在380门火炮支持下,奋勇向前;(注:后备第1旅配属第1师指挥。)

血战至8月24日17:00,日军伤亡达1.6万人,其中第9师第6旅几乎全军覆没,该旅两联队第7联队长大内守静大佐阵亡,第35联队长中村正雄大佐重伤,由折下胜造中佐代理联队长,结果折下中佐亦告阵亡;

乃木希典在望远镜中看着漫山遍野的日军尸体,终于于24日17:00下令停止进攻;

此战,日军第三军损失战斗人员1/3;俄军共有6千人伤亡;一周之内攻克旅顺成为笑谈;唯一的收获,是第9师占领了东面的盘龙山要塞,并打退了俄军的反击;

大山岩元帅决定从国内增调竹内正策少将的后备第4旅、大迫尚道少将的野战炮兵第2旅增援第三军;

(注1:9月12日,因第二军参谋长落合丰三郎少将与军长奥保巩不和,而调任韩国驻屯军参谋长;大迫尚道调任第二军参谋长;由野战炮兵第5联队长永田亀大佐升任野炮第2旅少将旅长;因此,实际大迫尚道并未在第三军服务;

注2:1905年3月30日,竹内正策调任第25旅旅长,随后追随原口兼济第13师攻占了库页岛。)

二、辽阳会战

在攻占营口、大石桥、析木城后,满洲军总司令部确定了合第一、二、三、四军之力,将南满俄军围歼于铁岭以南、海城以北的大决战战略,决战战场的重心为辽阳、沈阳,亦可称之为「辽沈战役」;

第一军增加了近卫后备混成旅团,近卫师团第4联队长梅沢道治大佐升任该旅少将旅长;

第一军骑2旅、第二军骑1旅合并为秋山支队,由骑1旅旅长秋山好古少将任支队长;

总司令部直辖的后备第1旅已调往旅顺,因此调第四军后备第11旅暂隶总司令部直辖,作为总预备队;

大山岩元帅原拟在8月底发动辽阳会战,因为那时乃木希典已攻克旅顺,第三军便可参加此战;

至8月24日,旅顺方面噩耗频传,大山岩乃决心不顾一切,冒险提前发动辽阳会战;

此时辽阳方面的俄军,除原有西伯利亚第一、二、三、四军、后贝加尔哥萨克骑兵师共12万余人外,新增援军有:

1、 由基辅调来的第10军,军长亚历山大·斯鲁切夫斯基中将

2、 从莫斯科调来的第17军,军长亚历山大·比德林上将(男爵);

3、 在喀山新组建的西伯利亚第五军团,军长列昂利德·邓博夫斯基中将;

4、 奥伦堡、西伯利亚两个哥萨克骑兵师;

其中,第10、第17军每军辖2个步兵师、骑、炮兵各1师;

辽阳战场俄军总兵力24.5万人;其中以莫斯科第17军为总预备队;

大山岩元帅决心不再等待第三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俄军兵力每日都在增加,时不我与,除了速战速决、奋死一搏,已别无选择;

辽阳会战于8月24日开启,参战日军第一、二、四军总兵力14.5万人;俄军共有火炮673门,日军为484门;

辽东半岛及韩半岛留守日军为立见尚文第8师、大久保利贞后备第3旅、粟饭原常世后备第5旅、河野通行后备第13旅;

大山岩元帅的战术:

1、 以秋山支队不断破袭沈阳-辽阳铁路;

2、 以黑木为桢第一军渡太子河,围歼俄军最东翼的西伯利亚第三军团及基辅第10军,秋山支队届时策应进攻;

3、 以野津道贯第四军负责将上述该两俄军与其它俄军分割开来;

4、 令奥保巩第二军不顾一切,以攻代守,疯狂进攻其它所有俄军,以使各路俄军无法增援东翼;

5、 总司令部直辖的后备第11旅,那里危急去向那里。

可以说,大山岩与儿玉源太郎的战术每一步都是险中之险:

1、 黑木为桢第一军总兵力不过4.5万人,而他要围歼的两支俄军总兵力为6万人;

2、 奥保巩第二军3师1旅4.5万人要向俄西伯利亚第一、二、四、五等四个军团10余万人发起狂攻;如果敌人够硬,进攻的人很可能就被被攻的人包饺子了;

3、 秋山支队1.5万人不仅要破袭敌人后方,同时策应第一军的围攻,还要应对敌军3个哥萨克骑兵师4万余人的围追堵截;俄国哥萨克骑兵百年以来纵横欧亚大陆,号称无敌。

注:图为日本骑兵之父秋山好古将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