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视微评】红色印记永不逝——《军号声声》观后感 | 关艳梅

 文化佳园 2021-12-11

     年轻时家住沙面一个小军营旁,每天都听到起床和熄灯的号声,那时从不觉干扰生活,每天晨曦听到的军号就迎接一天新的开始。晚上听到的号声就结束一天忙碌工作慢慢进入梦乡。自搬了家,加上现在通讯已发达,几十年再没有听到那熟悉的军号声了。

    当看到《军号声声》这影视片,又激起我的思绪,那嘹亮的军号声又重新在我耳边回响!

    在硝烟弥漫的战斗年代,小小的军号肩负着时代的使命立下了赫赫战绩,号声已成了战斗的语言,战斗之魂,冲锋的动员令,胜利的凯歌,一支支铁血雄师就是在军号声中诞生成长起来的。开国将领中,就有不少将领原是战斗中的小号手。《红星闪闪》中的小号手潘东子英雄事迹已成了当时青少年的偶像。

    那时尽管物质匮乏军器简陋,红军利用“军号游击战法”震摄敌人,嘹亮的冲锋号就像千军万马那样把敌人吓得魂飞魄散。在抢夺泸定桥的战斗中,我军就是利用军号向敌人发出错误的信息最终取得胜利的。

    军号响,军气扬,在危难时刻战士们听到那号声总是感到无比温暖那声音就是力量的源泉。

下面这张照片:

    是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写的《西行漫记》的封面。经过他在陕甘宁边区的采访,他决定把这支军队的精神面貌向全世界展示,小小的军号声就这样传遍了世界各地。

    现在小小的军号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它以红色的印记烙在中国的战斗史上,那经历苍桑浸透了先烈的血迹的军号,虽已走了进博物馆,但军号的精神应永远传承下来,应融入军人的灵魂中。新的时代在召唤,第二个一百年的号角又吹响了!让我们在号角声中阔步前行。

    军号声,永不消逝,永远是飘荡在空中神圣的信仰,永远是中华精神的腾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