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弼说的「崇本息末」是什么意思?

 黄河水888 2021-12-11
  • 我以前比较喜欢王弼(主要是喜欢他的「得意忘言」,并且也比较喜欢年轻人,这人 23 岁就病死了),尽管现在已经不再熟悉这部分内容,还是想趁机重新梳理一下。

魏晋玄学有几个对子。王弼在《老子微旨略例》(《老子指略》)中写道「崇本以息末,守母以存子」就有「本」和「末」、「母」和「子」的对子。如果只读原文,我大概也读不懂。所以入门的时候看看二手文献还是很重要的。

魏晋玄学有个核心话题就是「名教」与「自然」。

「名教」指的是儒家的正名、礼教,伦理纲常。

「自然」指的是道家的「道」,无为。

王弼会用「有」「无」、「子」「母」、「末」「本」这些对子来形容「名教」与「自然」。

「自然」、道是「无」,是万物之始、万物之「母」,是「本」。

「名教」、伦理纲常是「有」。「名教出于自然」,「名教本于自然」。名教是「末」,是「子」。

所以「崇本以息末,守母以存子」的意思是说不要纠结儒家的伦理纲常,那些伦理纲常的根本是自然,是道,是无为。只要懂得自然之道,自然就懂得人伦礼仪,而不必死守儒家流于形式的繁复的条条框框。

PS: 这里看起来王弼很推崇老子,但其实王弼认为老子境界不够高,因为老子老是讲「无」「无」「无」,说明他还没到「无」的境界……反而比较推崇孔子(下面这句里的「圣人」通常认为指的是孔子)。

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不说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恒言其所不足。

临时查资料(找了几本哲学史书和原来老师给的电子讲义)写的,若有误可讨论。

另:我不太愿意把当时的政治斗争、社会背景牵扯进来讨论。因为 49 年后的哲学史总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来讨论问题,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些书里的叙述和观点到底有哪些是比较合理的,哪些是牵强附会的,我无法分辨,所以干脆略去不谈。

林江仙

在《老子指略》中,王弼特别指出:

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言而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

可见王弼以“崇本息末”归为老子五千言的主旨,特别强调“崇本息末”的重要性。而在前文中,王弼还提出:

因而不为,损而不施;崇本以息末,守母以存子;贱夫巧术,为在未有;无责于人,必求诸己;此大其要也。

这里的“崇本息末”看似是在说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倡导无为之道,带有政治哲学色彩,但反观王弼在《老子注》关于“崇本以息末,守母以存子”的解释,“崇本息末”的含义应不仅限于人生观和政治观层面,而是和宇宙论有着不可忽略的联系。值得注意的是,王弼对《老子》“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之句注解道:

母,本也。子,末也。得本以知末,不舍本以逐末也。


在这里,本与母相通,都具有“天下始”的含义。老子的论述中双向说明了得母可以知子和知子可以守母,但王弼并没有重复说明知子可以守母,而是强调不能舍本逐末。这相对老子的观点而言赋予了“母”更为绝对的地位,对“守母”也有着更为强烈的倾向。

王弼还在《老子注》第五十七章两次提到崇本息末,第一次说“以道治国,崇本以息末;以正治国,立辟以攻末。”第二次是对老子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解释“此四者,崇本以息末也。”这两次所提到的本末是针对政术而言的,“本”指“以道治国”,“末”指“以正治国”,与本体论意义上的本末相比含义有所不同,但二者的含义又相互通融。 “本”在本体论语境中代指“无”,在政治哲学语境中则代表“无为之道”。“无为之道”实质上是主体对本体的借鉴和回归。本体“无”无形无名,不能被感知,也没有任何局限;同样地,“无为”虽然看似是对自然的妥协,但也避免了“有为”带来的混乱和恶果。此即“随其所鉴而正名焉,顺其所好而执意焉。故使有纷纭愦错之论,殊趣辨析之争,盖由斯矣。”

王弼在政治哲学意义上的“崇本”和“贵无”与其对宇宙终极本体的讨论有着紧密联系,他推崇“无为”的方法是“终以尽始,本始以尽终;开而弗达,导而弗牵。寻而后既其意,推而后尽其理。善发事始以首其论,明夫会归以终其文”也就是说不被除绝对本体以外的任何事物迷惑,抛开既有的价值取向,发源宇宙本体,找到具体事物的归宿,但不以任何具体事物的规律来评判本体或其他具体事物。王弼的“崇本息末”在政术方面是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崇本息末的统一,“无为之治”的真正实施必然是建立在承认宇宙本体,确立宇宙本体统筹万物之地位的基础之上的。

此外,王弼在解《老子·五十八章》“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燿。”时再次提到了“崇本息末”,指出这些“皆崇本以息末,不攻而使复之也。”意为“不使万物有所作为,而使其复归根本。”这里“崇本息末”的含义与五十七章的含义相同,都针对政术强调回归本体,无需多解。可以说,“崇本息末”作为基于本体论的“无为”,在道家政治哲学体系中成功替代了老子“无为之治”的作用。

不可忽略的是,王弼还在《老子·三十八章》的注文中特别提到了“崇本末”,看似与“崇本息末”矛盾,而且是先于“崇本末”出现。在原文中,王弼写道:

载之以道,统之以母,故显之而无所尚,彰之而无所竞。用夫无名,故名以笃焉;用夫无形,故形以成焉。守母以存其子,崇本以举其末,则形名俱有而邪不生,大美配天而华不作。故母不可远,本不可失。仁义,母之所以生,非可以为母。姓器,匠之所以成,非可以为匠也。舍其母而用其子,弃其本而适其末,名则有所分,形则有所止。虽极其大,必有不周;虽盛其美,必有患忧。功在为之,岂足处也。


老子原本讨论的是“德”,并在最后特别提到:“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其中“彼“指“前识”,“此”则指“道”。王弼则强调尽德须以无为用,他提出的“崇本举末”实质上就是“以无为用”的途径。“崇本举末”中的“本”依然指“道”,“末”则是指包括形、名在内的现象世界。在这里,王弼对老子的思想做了进一步的延伸,将“道”的比较对象从“前识”转移到形名。

值得注意的是,老子对“前识”是持否定态度的,主张选择遵循大道而摒弃既有的成见,但王弼并没有完全否定形名,而是主张“守母存子”,即既遵循大道,又保留形名的作用,不使形名违背大道。王弼在注文中还提到:“本在无为,母在无名。弃本舍母,而适其子,功虽大焉,必有不济;名虽美焉,伪亦必生。”以此可看出,王弼提出“崇本举末”的是为了以“无为”来抵消“有为”的局限性,规避“有为”带来的不良结果,这一点与“崇本息末”的目的相似。不同的是二者的语境,三十八章注中“崇本举末”针对的对象是包括形名在内的认知和观念,五十七章注中“崇本息末”针对的对象则是“以正治国”,前者强调观念,后者重行为。在王弼看来,形、名是不可或缺的,是人认识世界的必要工具;而“以正治国”则完全可以被“以无事取天下”代替,仁德、刑罚这些有为的政治策略完全可以被“无为而治”取代。错误的形、名认知所引发的虚伪和忧患可以通过“崇本举末”、纠正认知来剔除,但不当的治国方式则会造成“奇物滋起,盗贼多有”的混乱局面。

总的来说,王弼对认识层面和实践层面的价值选择的对待是有区别的。他在认识层面的价值选择更为谨慎,既重视宇宙本体,崇尚无为,又反对全面推翻既有知识体系,消灭形名,选择了一条“守母存子”,通过溯源本体来树立正确形名观,改造既有知识体系的中间路线。而在实践层面的价值选择上,王弼较为坚决,他直接提出“息末”,反对一切不符合“道”、有所偏倚的有为政治,主张直接选择不偏不倚、没有局限的无为政治。再反观《老子指略》,其中的“崇本息末”与“守母存子”也并不矛盾。无为政治所息之末是包括仁义、刑罚、俭啬、示勇在内的一切“矫情”政策,而息末的目的恰恰在于“存子”。摒弃有为不代表放弃国家和臣民,反而能使君王和臣民规避“有为”带来的祸患,共同享受无为之治下天人和谐的环境。

总之,“崇本息末”和“崇本举末”不存在矛盾,二者兼容于王弼的哲学体系中。综合来看,“崇本举末”主要针对“以无为用”而言;而“崇本息末”则囊括了明性、解物和治国的各个方面,是“以无为本”和“以无为用”的统一。尤其是就宇宙论而言,王弼推崇的是“崇本息末”,即“以无为本”,以“太始之原”推衍自然之性,不以某些具体事物的属性来反推宇宙本体或判断其它事物的属性,不以名定物。因此,在本体论体系中,王弼的主要观点是“崇本息末”。

王弼的本体论是一个主张“体用一原”的,与他的认识论和实践哲学紧密联系的哲学体系,王弼本体论的优势乃在于“以无为用”。“崇本以息末,守母以存子”的全新观念塑造了简洁、宏观、重思辨的思维方法,一改两汉经学和民间道家繁琐、教条、神秘的弊病,实现了天人合一和具体与抽象的统一,既对万物的本质作出了简明合理的解释,又将人们从名教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

浮丘散人

散人者,无用之人也。

本就是树根,末就是枝叶。树根长出树干,树干长出枝叶。

树根有问题,想让树干枝叶健康就很困难,把树根治好了,树干枝叶的问题解决起来就容易了。

圣人治国,不仅要看到末,还要想到未。发生的叫末,没发生的叫未。

若要想到未,就要知本。知本固本,虽有暴风烈日,末不伤本不害。

7 人赞同了该回答

你好!我刚刚写了一段对王弼《老子注》中“本”内涵的理解。也许有所启示。如下:

“本”内涵的梳理

1、“本”字浅析

“本”字篆体为

,与篆体“木”字相比,多了一横与“主干”下部十字交叉,突出了根与其他器官的区分和联系。一般植物均由种子生发出来,留在大地下的那部分作为“根”,延展开来汲取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与能量,供其它器官生长发育。也就是说,其它器官如果没有“根”的支持,便会腐朽凋落。可以看出,“本”字重点是在强调“根”的重要性,所以它的引申义也大多来源于此,比如“根源、来源”、“根本、基础的东西”、“根据”等。

2、《老子注》中“本”字的内涵

(1)以“有”“无”论“本”——玄之又玄

在王弼那里,“始”征于“无”,“未形”、“无名”;“成”征于“有”,“有形”、“有名”,喻以“生育亭毒”,“始成”即是事物从“无”到“有”的整个生发过程。“有”“无”同出于“玄之又玄”,但人们却不知晓这一点,他说:“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玄之又玄”,要想懂得“玄之又玄”,就需要以“无欲空虚”为“常”,来观照“始物之妙”,“妙者,微之极也”,虽极微而实有所归,实有所利。他自己也说:“无状无象,无声无响,故能无所不通,无所不往”“欲言无邪,而物由以成。欲言有邪,而不见其形”。至于为何观照到“妙”“微”,王弼说:“万物皆由道而生,既生而不知所由,故天下常无欲之时,万物各得其所,若道无施于物,故名于小矣。”“人闻道之言乃更不如乐与饵应时感悦人之心也”。关于“无”的“微妙”,王弼还在注解“谷神”时有所描述,认为“谷”即是“无形无影,无逆无违,处卑不动,守静不衰”的,将其称之为“天地之根”。以“有欲”为“常”,来体察“终物之徼”。关于“有”,王弼注析了“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他说“朴,真也。真散则百行出,殊类生,若器也。圣人因其分散,故为之立长官。以善为师,以不善为资,移风易俗,复使归于一也。”他注析“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认为“故此以往将争锥刀之末,故曰,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也”,所以要“镇之以无名之朴”,“不失主”。他还说:“事有宗,而物有主,途虽殊而同归也,虑虽百而其致一也”,这也就是“观其徼”,“在于一而求之于众”。玄之又玄”为环宇之内,万事万物之“本”所在,无法描述,“有”“无”同出而异名,以“有”“无”论之已是迫不得已,无奈之举。

(2)以“道”论“本”——法体

王弼认为,天地人皆有所法,人执一己之量者,不能“成家”“成国”。人有所法,法于天地二仪之道,“人不违地,乃得全安”;地有所法,法于“天”之道,“地不违天,乃得全载”;天有所法,法于大道,“天不违道,乃得全覆”;道亦有所法,法于自然,“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自然”是“玄之又玄”的另一个代名词,“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王弼承认,存在这样一个法体,它为天地万物所法,天地万物以此而能长久。他说“万物以自然为性,故可因而不可为也,可通而不可执也。物有常性,而造为之,则必败也;物有往来而执之,故必失矣”。对于圣人,“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王弼说:“自然之道亦犹树也,转多转远其根,转少转得其本。多则远其真,故曰惑也;少则得其本,故与得也”,“一,少之极也”,圣人“则之也”。

(3)以“无为”论“本”——自然

“自然”主要体现于“无为”,尤其是人事上的“不仁”。在注释“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时,王弼指出“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造立施化则物失其真,有恩有为,列物不具存,则不足以备载矣。”圣人能够以天地二仪为法,“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其端兆不可得而见,其意趣不可得而观也,无物可以易其言,言必有应,故曰,悠兮其贵言也。”他认为万事万物所表现出来的状态行为,都是自然纯粹的,兽自然以刍为食,人自然以狗为食,并非地为兽生刍,为人生狗。圣人待百姓如刍如狗,刍是自然而生,狗是自然而生,百姓亦是自然而生,百姓不受恩为于圣人,可以从其自然本性,道其所道,德其所德,方不知何为圣人!这就是王弼所说的“大人在上,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做焉而不为始,故下知有之而已,言从上也。”王弼在注“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时,还赞扬了“雌”的品质,认为“雌,应而不倡,因而不为”,如果天下能做到“雌”的话,“物处自宾而处自安矣”。“自然”主要有这样几层含义,其一为“虚”,橐龠正因其“空洞”“无为”而“虚”,方才没有穷尽,故“屈动”也不可竭,荡然“屈动”于空虚之中,自然而没有穷尽。与“虚”一样,“静”也是万物的自然本性,他论证到“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做,卒复归于虚静,是物之极笃也”,万物终究“各反其所始”,“归根则静”,“静则复命”,“复命则得性命之常”,这样“唯此复乃能包通万物,无所不容”。与躁相比,王弼说以“雄”语之,“雄躁动贪欲,雌常以静,故能胜躁也。”同样,“重”也是本性之一,他说“凡物轻不能载重,小不能镇大。不行者使行,不动者制动,是以重必为轻根,静必为躁君也”,“以重为本,故不离”,对于“重”的重要性,他说“轻不镇重也,失本为丧身也,失君为失君位也”。此外,“朴”也属于自然本性,“朴,真也”,王弼说“道常无名也”,“朴”与“道”相同,“朴之为物,以无为心也,亦无名,故将得道莫若守朴”,“朴之为物,愦然不偏,近于无有”。 “虚”“静”“重”“朴”均表现出了“无为”的自然本性。在王弼那里,“自然”显示的是无拘无束的行为之本、状态之本、境界之本。

(4)小结

“玄之又玄”、“法体”、“自然”在王弼那里,都可以称之为本,三者也是相互贯通的。“玄之又玄”是终极本体;“法体”是从万物实有上讲的,强调万物虽各有所法,但殊途同归,而这所归即是“自然”;“自然”是“玄之又玄”的另一代名词,王弼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解构“自然”,正面来说,“自然”具有“虚”“静”“重”“朴”等本性,从反面讲,“自然”要求“无为”,尤其要求“圣人无为”。

发布于 2015-11-04 12:46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简e

简e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1 人赞同了该回答

朋友,崇是崇敬,崇尚之意;本是宇宙的本体,形而上的那个东西,即“道”;息是止,截止,平息之意;末是形而下的万事万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是永无止境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崇本息末是把程序倒回去,吾生回归于道,足矣!

那么“道”在哪儿呢?《中庸》言,“道也者,须臾不可离也,可离,非道也”。每个人身上都有道,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无论多傻多笨,无论是否识字,道特别公平。

“道”是超语言的,无法表述的,说的越多,离道越远。所以老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道”是需要亲证体悟的,正如鞋子是否合适,只有自己的脚知道。推销员无论说的多么天花乱坠,不试穿一下,还是等于零。

崇本息末,是王弼的合格解说。这个不合格的解说,仅供你垫脚。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Alchemist

Alchemist

以下是原文摘抄熊逸的《中国思想地图—老子》:

魏晋玄学时代的天才少年,古代最著名的《老子》注释家王弼说过,《老子》之书,如果一言以蔽之,核心思想不过四个字:“崇本息末”。再具体一点来讲,就是“观其所由,寻其所归,言不远宗,事不失主”。也就是说,《老子》之道如果可以比喻为种树的话,就是要人多在树根上下功夫,而不是总要把心思花在枝枝叶叶上。

我觉得,不要把经典理解的那么复杂,如果总是不断的牵强附会的解释、总结,世界上所有的道理都可以用《易经》、《老子》等这些来阐释了。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5 人赞同了该回答

“崇本息末”是“以无为本”的进一步发展和具体的应用。“以无为本”则是“崇本息末”必要的理论前提。“崇本息末”的命题不见于先秦,而流行于汉魏之际,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且着重运用于政治谋略思想的探讨。体现时人共同认识到现实的政治生活是一个由多层次、多因素组成的相互联系的整体,其中各种矛盾纷然杂陈,有的居于主要地位,有的居于次要地位,为了进行有效的管理调整,必须抓住对全局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而主次本末之分,又只有提升到本体论的高度进行全面思考,才能得到根本解决。王弼之“崇本息末”在政治谋略层面与时人息息相通,但是除此之外,他还认为本末关系就是本体与现象的关系,主张发挥本体对于现象的统率作用,以下一一论之。

首先,“崇本息末”作为王弼的政治思想,其本末也具有两种层面。一是政治结构层面,即所有政治结构来源于最根本的道。老子第二十八章和第三十二章注:朴(道)散则为器。圣人因其朴散,为其立官长。名(立官长之后产生的尊卑之序)亦既有,夫亦将知止。过此以往,将争锥刀之末。故而王弼不能接受过分繁复的官僚体系。二是政治权力运作层面的,即如何让世界回归朴素,保持敦厚仁爱。在此基础上,王弼体系中举本崇末(老子第三十八章注)和举本息末(老子第四十九章注)的“矛盾”其实不是矛盾。“绝圣而后圣功全,弃仁而后仁德厚。”举本崇末中的末是仁德。即要想崇尚仁德,要举本,不然只有虚伪的仁义。而举本息末出于“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言而蔽之。噫!举本息末而已矣。夫邪之兴也,岂邪者之所为乎?淫之所起也,岂淫者之所造乎?”这里的末则是邪淫,要想治理邪淫也是要举本。

可见王弼认为仁德和邪淫同为现象,同时生发,有仁德才有邪淫。老子第十八章注:“甚美之名(仁),生于大恶,所谓美恶同门。”则仁德和邪淫都是末,都是失本,故而他主张回归朴素的方法,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由此宾语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不尚(提倡)、不贵(追求)。不尚贤,何况不贤?善人、不善人都有教化的功能,实际上从根本取消了教化的功能。教化是通过尚和贵实现的。这是儒家和道家在政治哲学上的根本区别,后者不承认教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而就“本末”与“体用”范畴来讲,王弼的哲学是从“用”必有“体”这方面进行论证的,他说;“虽贵以无为用,不能舍无以为体也。”“以无为用”的是有,而天下万物之所以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功用,正因为有“无”作为他们的本体,而“无不可以无明,必因于有”,故必“体用如一”。“体用如一”并不是说体和用没有分别,而是说用不离体,故而王弼主张“崇本举末”。在他看来,“无”是天地万物(有)存在的根据,所以主张抱一存体,然而“道生万物”,他实际上也承认“无”是独立于天地万物(有)之外的实在,故而又言“崇本息末”。

(以上答案拼凑自余敦康、汤一介、杨立华…)

编辑于 2019-01-11 20:33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心物

心物

你管不着

这么聊,想要求财,那么不要去求财,只需要拥有价值,财跟着就来了,要拥有价值,就要讨论价值的产生,这样就跟资本论连起来了,但资本论是定住一头看另一头,将价值一分为二,一部分是行为,精力,时间。另一部分是人的观念,既人认为何物有价值。这是两个有交集的集合,既唯物和唯心,将两者联合起来,就是心外无物。王弼的崇本息末,是为了本末同取。这便是知行合一。或者说,你想要娃,直接把娃抢到手,娃自己还会跑,你只需要有奶,娃自己就来找你,你要想有奶,那就养头牛,这样,娃是你的,奶也可以是你的,牛还是你的。但你是娃的,也是牛的。你还得给牛喂草,你还得找有草的地,如果你后悔了,不如一开始别养娃。

编辑于 2017-07-14 12:58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西口

西口

一是“因道立教”,即根据自然无为之则制定名分、设置名教,亦即名教以自然为本,而不可以舍本逐末、“离道执教”;

二是“越教归道”,即由有反无、由末归本,复归于自然之道,以解现实中所出现的名教之弊;

三是“即道全教”,即遵循自然规则,而不执着于名教,以全名教功,达到化成天下的目的。

发布于 2020-06-25 23: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