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尿频多、功能障碍?中医辨证肾气不固,就...

 于己于人人 2021-12-11
夜尿频多、功能障碍?中医辨证肾气不固,就看这5个典型症状,对症调理施方如下:
肾气不固,中医也叫下元不固。

其实很好理解,指的就是体内肾气不能正常生成,充盈到身体各处。

气不足了,就不能封藏水液精微,于是出现功能障碍、遗泄、遗尿等症状。这个气虽然是无形的,但想判断是不是肾气不固,并不困难。

建议通过以下几点自查:

1.腰膝酸软、疲惫容易累;
2.耳鸣、听力下降;
3.尿频、尿不尽或遗尿、夜尿多;
4.滑泄、遗泄、功能障碍;
5.舌质淡、苔白。

上述症状如果你占了3种甚至更多,务必引起重视,很可能是肾气不固了。

那么肾气不固究竟因何而起呢?

这里说一个典型案例,你就明白了。

陈先生,47岁,近两年功能障碍严重,坚持不住,而且小便次数越来越多,经常起夜,有几次甚至尿到床上了。

经过详细问诊了解,陈先生早年身体比较虚弱,经常生病,身形瘦弱,而且他还是个“工作狂”,过度劳累。

看他舌象,舌淡,苔白;伴有耳鸣、腰酸腿软等症。

综合上述情况辨证,这是由于先天肾气不足,加上久病劳损,常年耗伤肾气所致。

肾气不固的病因,他一人占了两个。

【病机】
由于肾气亏虚,人的机能就会减退,气血不能充盈,所以耳鸣频繁;

骨骼没有肾气的温养,所以出现腰膝酸软;

尿频尿急、夜尿多、尿失禁,也是由于肾气虚,膀胱失约,排尿机能无力,尿液不能全部排出。

最关键的,肾气不足,则精关不固,精易外泄,所以功能障碍越来越严重。

所以对症调理,当以益肾固精为主。

【施方】
桑螵蛸、鹿茸、补骨脂、柏子仁、鹿角胶、党参、韭菜籽、茯苓、煅龙骨等。

随症加减不到8剂,耳鸣头晕、腰膝酸软消失,功能有所提升,精神状态转好;

继续用原方加减调理,二诊后小便次数基本恢复正常,功能强劲,身体也比以前结实不少。

【药理】
1.桑螵蛸——归经 归肝、肾经,可固 精 缩尿,益肾助阳;

2.鹿茸——入肝、肾经。既可以壮元阳,补气血,又能够益精髓,强筋骨;

3.补骨脂——入肾经。在补益肾阳的同时,通命门,固精气,收敛精华与水液;

4.柏子仁——入心、肝、脾经,考虑到患者由于长期劳累,睡眠质量不佳,所以用柏子仁,养心安神;

5.鹿角胶——入肝、肾经。重在补益肾气,帮助脾肾功能提升,同时起到补血的作用;

6.党参——归脾、肺经。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

7.韭菜子——归肝、肾经。补肝肾,暖腰膝,助阳,固精;

8.茯苓——入心、脾、肺经。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

9.煅龙骨——归心、肝、肾、大肠经。镇心安神,平肝潜阳,有助于固涩,收敛。

中医提示:上述方药需根据患者体症施方化裁,不同病因病机,不可自行随意配服。#健康明星计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