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好引言的诀窍

 叨叨道 2021-12-11
写好引言的诀窍是先按标准的引言格式——背景、研究主题(需求)、研究现状分析、研究内容与思路、论文安排——书写引言的初步版本。待有了初步版本或熟练后,再将其中的一些部分的内容进行删减、组合或加强,形成有自己特色并与自己论文特点相结合的引言。下面简要介绍作为初步版本的标准的引言各部分的一般性要求。

研究主题(需求)定义:研究主题是指围绕背景问题,人们在过去和现在感兴趣的研究问题,是站在第三者角度提出的、人们普遍感兴趣的研究问题,或者为了背景问题的利益,需要解决的问题。

1. 背景问题

背景问题是研究主题的来源。引言一般以更广阔的背景问题开始。如何确定更宽阔的背景呢?那要看我们将面对的研究主题的大小。

我们知道,比方向更广阔的是学科问题,比学科问题更广阔的是行业问题,比行业问题更广阔的是跨行业问题,比跨行业问题更广阔的是社会问题,比社会问题更广阔的是世界问题。因此,依据研究主题的定位,总是可以找到上一级更广阔的问题,即背景问题。

虽然背景问题要比研究主题更广阔,但也不能不着边际,应紧贴着上一级。另外,交代背景问题时,尽可能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普通读者也能理解。

2. 研究主题(需求)及其意义

研究主题是指围绕背景问题,人们在过去和现在感兴趣的研究问题,是站在第三者角度提出的、人们普遍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因此,研究主题也称为需求问题。所谓需求,就是人们的期待,是更大的研究人群、行业甚至社会期望有什么突破。这种期待的特征是,对背景问题有重要意义。针对研究主题,人们已经有了一些研究和进展,但还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这将在研究现状分析中交代)。

例如,流行病对全球健康的危害问题可能是我们的背景问题,其中,疫苗研究则是一个研究主题,是人们感兴趣的主题。

如何突出意义呢?一种是说明引起了较多关注(可以引用一系列近期文献说明),另一种是给出有意义的理由。以下三个举例中,第一种是以关注度来说明重要性或意义,后两种则是给出有意义的理由(引文编号为虚构):

(1)全球气象变暖与大气排放是否存在直接关系一直以来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1-10】,但如同Smith等人【3】指出的,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2)宇宙起源一直是热门研究主题,不幸的是,由于与宇宙起源密切相关的两大理论支柱——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在诸多关键问题上无法弥合分歧,从而需要进一步探索是否存在超越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第三种理论;

(3)学术交流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但传统学术交流方式正面临反全球化思潮的挑战,因此需要探讨在反全球化思潮日益盛行的时代能促进学术交流的新形式。

以下是介绍研究主题或需求的一些补充建议:

1) 必要时对研究主题以及相关专业术语进行定义;

2) 可以通过指出研究主题本身或其解决在背景问题中的重要性来指出研究意义,如“一直以来,疫苗研究对防止流行病危害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3)可以引用综述文献来快速带出研究主题,因为人们对研究主题是什么往往有了共识;

4)可以将研究主题的关注度锚定在时间中,例如,自上世纪以来,疫苗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读者的关注;

5)如果背景问题显而易见,那么引言可以开门见山地指出研究主题,及其在背景问题中的重要性,即将背景与研究主题结合在一句话或一段话中,而没有必要先写背景,再写需求。

3. 研究现状分析

研究主题的意义的介绍为研究现状分析埋下了伏笔。研究现状分析用于围绕研究主题或需求,总结、综合和评估已有研究,目的是指出遗留的问题,以便从中选出本文感兴趣的具体问题或研究内容。 

总结是重述多篇参考文献的重要信息。综合是指组织、重新洗牌或重新解释这些信息,在不同信息源之间寻找联系和关系。评估是评价不同参考文献的各自价值,或作为一个整体有什么价值和不足等。 

介绍文献时,可以按时代排序、可以按研究方法排序、可以按研究问题排序、可以按理论排序、也可以按结论或观点排序。

文献分析可以分成三部分结构:第一部分是概述,用于解释你的覆盖范围和规划文献分析的架构;第二部分是文献分析主体,按上面介绍的顺序之一、使用总结—综合—评价来分析文献;第三部分是结论,指出现有研究达到了什么程度,还遗留了什么问题。

引用的文献和总结的现状均应与本文指出的需求问题有关。介绍现状时,应归纳出人们解决了什么问题,获得了什么重要结果,提供了什么有价值的观点,有什么限制等,而不能简单指出谁研究了什么。例如,不能写成“Smith等人(2010)研究了气象预报模型”,而应写成“Smith等人(2010)提出了一种可用于解决...且具有...等特点的气象预报模型”。

可以使用“然而”等过渡词来指出遗留的问题,接着使用“在本文中,...”等起始短语来启动本文研究内容的介绍。

4. 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从研究背景、到研究主题或需求、到遗留的问题和到本文研究内容,是一个逐步收窄的过程,俗称金字塔结构。金字塔的底部是背景,往上按顺序是需求、遗留的问题和本文研究内容。本文研究内容作为金字塔的塔尖。

研究内容是从遗留的问题中筛选出来的,就是我们在论文中得到主要研究结果的研究对象。举例而言:(1)如果你的研究结果之一是得到了B与A之间的定量关系,那么与此相关的研究内容就是B与A之间有定量关系的研究;(2)如果你的研究结果之一是得到了设计某产品或者模拟某类详细的方法,那么与此相关的研究内容就是某品的设计方法或某模拟方法研究;(3)如果你的研究结果之一是澄清了两个观点之间的冲突,那么与此相关的研究内容就是澄清两个观点之间的冲突;(4)如果你的研究结果是证明了某个猜想,那么与之相关的研究内容就是该猜想的证明。

如何启动研究内容的介绍呢?这就需要向上衔接剩余问题。例如,“依据研究现状分析,我们知道尚需解决...等问题,而本文将考虑其中的...。具体而言,我们的研究内容是...”。

如何介绍研究思路呢?这就需要去看我们的研究方法是什么。研究思路主要是研究方法的简介,即如何得到结果的简要介绍。不仅如此,在研究思路介绍中,还可以简单提及我们期望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但不能在这里陈述真正得到的研究结果),以及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研究思路有什么特殊要求。

5. 如何介绍本文安排

对于采用规范结构的论文(见论文宏观结构| 规范结构和自由结构),余下部分的一级大纲分别是方法、结果和讨论。

不同于规范结构的是自由结构,需要对本文余下部分的安排进行说明,以便给读者一个引导。本文安排是本文余下部分的构成,例如,第2节(章)处理什么,第3节(章)介绍什么,...。

无论是哪种结构,如果不同章节之间和内部有一些逻辑关系,也需要交代。以下是一个虚拟的例子:

本文余下部分由3节(章)构成。在第2节中,我们给出我们使用的研究方法,该方法是在...的方法的基础上经过...等改进得到的。第3节是针对...问题的研究,将使用...方法来寻找在...的影响下,...所满足的规律。第4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