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巡抚贪污450万,雍正点名捉拿三位知情贪官,证人却惨遭灭口

 脑洞趣味历史 2021-12-11

中国历代王朝兴衰的秘籍,就是看国家财政基础是否厚实。雍正帝紧抓这一主线,继位后用极大勇气和力量严查亏空、惩治贪腐,取得了显著效果,雍正元年户部存银达到2371万两,雍正二年户部存银3162万两,雍正五年达到5000万两。后来西北用兵花费巨额,雍正末年国库存银仍有3000万两。

造成亏空的重要原因就是贪污腐败,雍正铁腕惩治贪腐,查办了许多侵贪案件,其中最典型、也是他亲自指示、督办的就是山西侵贪大案,这一大案的成功告破,不仅为反腐工作树立了标杆,也为清朝百年盛世奠定了财政基础。

财政亏空问题是几十年遗留下来的老问题,其中的关系错根盘节,不仅有历任官员甚至牵连到皇亲国戚,对雍正帝来说肯定是一场硬仗。

一、雍正铁腕反腐的背景;

雍正元年正月十四日,雍正下旨成立了一个特殊的部门:会考府

该部门由怡亲王胤祥、吏部尚书隆科多、大学士白潢、都察院左都御史朱轼一起主持,在部门成立之初,雍正对他们公开挑明:“尔若不能清查,朕必另遣大臣;若大臣再不能清查,朕 必亲自查出。”

这个会考府可不是负责科举考试的那个“会考”,而是负责清理各部门收支情况的一个部门,换言之,雍正是想靠这个部门清算各部门的贪污腐败现象。

能让雍正如此重视,这足以说明,在雍正继位之初,清朝官场的腐败现象已经相当严峻。

二、雍正帝铁腕惩治贪腐,山西侵贪案树立标杆;

1、开名单,炮口直指贪腐大省山西

雍正元年四月十一日,雍正派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前往山西,给当时的巡抚德音传密旨,要对山西的平阳知府冯国泰,太原知府李清钥,大同知府栾廷芳三位贪官进行参劾。

山西雄居天下之肩背,国都无论在西边的陕西还是在东边的北京,这里的战略地位都非常重要。雍正、康熙时期西北用兵,供应军需是这个省的主要任务。自康熙38年起,山西巡抚由噶礼担任,噶礼是有名的贪官,后来因为卷入太子案,被康熙所诛。他离任后,山西巡抚一职位由苏克济接任。到康熙六十年底,因丁忧去职,巡抚由德音接管。打仗多年,以军需的名目,中饱私囊有多少钱落入个人的腰包,没人说得清楚。

山西有97个州县,但只有五个府,因此知府权力很大,几乎与布政使差不多。太原是首府,统辖25个州县,平阳府最大统辖34个州县,大同府11个州县。

这三个大府就占了七十多个州县,说明山西的侵贪是全省性的,这三个府的一把手在雍正这里都挂了号,可想而知有多么的贪腐,而作为一省最高长官的巡抚德音,为什么不敢参劾,不便参劾?

2、贪污受贿三位知府被查抄

栾廷芳,大同知府。是雍正查办亏空后,山西第一个被革职的高级官员。山西省上上下下,大小官员打着军需的名目,侵贪钱粮,私征加派,大发不义之财的全部底帐都掌握在他的手中。

在查抄他的家产时,各种物品清单,开列出厚厚的几大册,经审理,仅通过军需草料羊毛采购等环节,就开出虚假账目二十七万多两,其他账目也有几十万两。

起初,栾廷芳拒绝交代这些银子的去向,后来在审讯人员的逼问下才开出去向名单,其中竟然有不少人是皇上的弟兄们。

由于是雍正帝指名,德音不得已把栾廷芳参劾,但德音的做法却令人匪夷所思,他派汾阳府杨同知做栾廷芳的工作,劝说他之所以被参劾是皇上的意思,但是前任巡抚苏克济、图都统等封疆大吏的事情,要想活命就不能说,最好一个人把事情全部承担下来。并且还派人对栾婷芳严密看守,即便是他的家人也不让见面。

这不单单是劝说,分明也是威胁、恐吓,意图很明显就是想杀人灭口。而栾廷芳名下,应该领出还没有领出的银子三十多万两,也就落入德音的腰包。

冯国泰,平阳知府。查抄他任平阳知府时的家,搜出四五万两,后来他在老家绍兴的资产也被查抄。他是德音最信任的人,最初在审理栾廷芳亏空的案子时,就是他去办理的。但是雍正指名参劾他后,正在审理栾廷芳亏空案子的冯国泰就不明不白地死去了。而德音向雍正密奏说是被冯国泰欺骗了,但是关于死因却没有说。

李清钥,太原知府。家也被查抄。

3、诺敏授命清查困难重重

雍正看到自己指明拿下的三个大府贪官,一个突然死去,一个要被灭口,突感事态严重。为了把山西的贪腐案子继续查下去,他立即令年羹尧把栾廷芳带到陕西“军前效力”,想要留下活口。

但是德音真是胆大包天,竟然公然违抗圣旨,拒绝交人,也不说明理由。这让雍正大为恼火,认为德音一定落有把柄在栾廷芳手里,于是把德音免职,派内阁学士诺敏接任,同时把主管省司法的按察使和主管省钱粮的布政使也更换,三位大员全部更换,组织部署完毕,山西侵贪大案的真相才逐渐浮出水面。

诺敏上任前雍正给他下了圣旨,一定要竭尽全力、不徇私情,将这些贪污之辈绳之以法,公正治理山西省。并对如何将贪腐案子查到底做了具体的指示,将刚解职的巡抚德音和布政使森图二人,安置到僻静的地方,只要涉及到他们的事情就带来询问,如果他们抵赖、推诿、不配合就把他们革职拿审。

诺敏于五月十一日到达山西。虽然带了尚方宝剑,但在处理这个案子时还是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最难之处在于全省亏空多,而栾廷芳握有前任巡抚苏克济的把柄,但是他不吐实话;而德音在山西做巡抚的时间长,因为拿了栾廷芳的13万两银子,为保全自己,有可能置栾廷芳于死地,诺敏还得留心防范;还有在查办大同府的马邑县时,让诺敏不可思议的是竟然遭到了一个小小革职县令的阻挠,原来马邑县知县何清,因亏空钱粮被革职,接任他的李范在查点仓库时发现仓库连一担米、一两银子都没有,不仅钱粮实物没有连账务也没有,多次讨要,何清仗着曾经被雍亲王请到王府给三阿哥弘时教过书,推三阻四就是不交。

雍正得到密报后告诉诺敏,何清在朕面前没有什么效力之处,如果真看重他,岂能让他做了一年的知县还不提拔?何清的事情,你酌情处理。所以小小知县也没难住诺敏。

4、苏克济受贿案水落石出

也许是雍正帝反腐的决心和毅力,让一直默默不语的官员们看到了希望。

 6月初,山西贪腐案终于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在强大的政策压力下,许多官员联名呈告前任巡抚苏克济勒索银两、财物,并开具出厚厚的一大本清单,数量竟然达到惊人的450万两,让人难以置信。

诺敏担心走漏消息,让苏克济有时间转移财产,因此在接到呈告的当天,就以最快的速度密奏雍正。

事实上,自雍正严查亏空,惩治贪腐伊始,有问题的官员大都做了安排。苏克济丁忧离职后,德音刚刚接任,就向康熙密奏苏克济家下人赵七的种种不法行为,后由刑部审理将赵七财务没收入内务府。赵七作为长年为苏克济经管事务的下人,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罪状?这很可能是苏克济与德音联手上演的一种弃卒保车之策。苏克济贪污450万两的事情披露出来后,赵七一家七口全部死亡,苏克济的案子就更难查下去了。

雍正得报后,立即作出指示,告诉诺敏,不要惧怕任何人,凡事果断办理。考虑到诺敏是新上任压力大,还派了两人协助他办理,他们一起开始审讯苏克济父子。

审讯组通过让苏克济父子与告人进行反复对质,又对苏克济家的其他下人、在衙门办事的人、他的跟班等进行审讯。

九月初一,案情基本清楚,苏克济最终承认,他通过借办理西北军需明目,收受年节礼品、生日贺礼,五次大计敛财,入京觐见名义等手段收受贿赂,达到惊人的420万两。 

苏克济虽然承认420万两,但交代的财产只有80万两,其他三百四十多万两,拒不交代。

审案组为此把苏克济的四个儿子全部革职,同时向全国各省发文,调查所有商号有没有苏克济入股,由地方官出具甘结盖印。此案到雍正六年7月结案。最终苏克济的亏空仅剩数十万两没有赔补。 

山西侵贪大案的成功告捷,为整顿官场不良风气,建立奉公执法、高效廉洁的官员队伍树立了标杆,为财政制度的革新开辟了道路。

三、雍正反腐事件的影响和启示;

雍正在反腐一事上耗费了巨大精力,他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套集清查、监督和惩罚于一体的反腐机制。

为了减少官场腐败的案例,雍正针对为人诟病的火耗税进行改革,开始推行“耗羡归公”的政策,并且他还在这一机制上推出了“高薪养廉”的国策。

这一政策的推行,对于整顿风俗,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为康乾盛世打下了基础。

从整体上来看,雍正绝不手软的态度,保证了反腐的效果,但是,雍正为了惩戒贪官推行的“密折”制度,却使得官场上掀起了一股党争告密之风。

更重要的是,清朝腐败现象最突出的领域来自于“捐纳”,所谓捐纳就是花钱买官,雍正没有断绝这一政策,也就未能从根本上整顿风气。

这也是雍正反腐的一大局限。

文/斜阳醉美

感谢大家的阅读,祝朋友们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觉得文章好的朋友们,可以给文章点个赞,关注一下吗,每天都会给您带来好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