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周试玉(262)|嘉宾【高海生 冯仲平 杨景龙 苏俊】

 小楼听雨诗刊 2021-12-12

前 


周刊所载,玉耶石耶,评以试之,故名“每周试玉”。《诗经》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玉润光华,申发将利于欣赏;玉瑕微疵,点到或益于成器。诗友切磋,交流碰撞,集思广益,是所望也。评者公心,诗家平心,读者赏心,编者用心,持此四心,共襄雅事,岂不快哉!

本期小楼《每周试玉》栏目,邀请嘉宾在小楼周刊(267):2021年第四十九期,自选数首点评并刊出。(有自愿参加小楼【每周试玉】栏目者,请先关注公众号,由下期嘉宾从每期周刊或者周刊后面留言,自选数首点评并在小楼所有平台刊出。小楼各类点评作品会选用在《中华诗教》纸刊上固定的【小楼荐诗】栏目组刊出。如有异议的诗友请留言跟小编联系。)

手机翻拍学生时期旧照有感(中华通韵)

褚宝增(北京)

虽是黑白但是春,斑斓色彩裹于心。

而今站在秋风里,仰仗红衫赢自尊。

归樵点评:“黑白”与“斑斓色彩”,“秋风”与“红衫”,用反笔产生新意,使原意反上一层,反复成趣,甚妙!

杨景龙点评:手机时代,一件日常琐事,引发心中感喟。此诗全在色彩上做文章,而以今昔构成对比。青春留影,虽是黑白照片,无碍其五彩斑斓。秋风迟暮,即使穿红挂绿,也不过聊以自宽。所可贵者,诗有热爱生命之意,而无颓唐衰飒之感。“红衫”二字写实,曾睹诗人所发朋友圈图,多有着红衫者。


咏南园

李元洛(湖南)

清幽尘外小南园,春听花开夏听蝉。

最喜冬梅秋桂夜,暗香浮到梦魂边。

归樵点评:春、夏、秋、冬,花开、蝉鸣、冬梅、秋桂皆为尘外小南园之清幽铺张,流水句式,蝉联直下,首尾有机结合,篇法圆紧。

杨景龙点评:南园是城市里的一方乐土,居处其中的词人,颇有几分隐于市的悠远意味。他在这里春听花开,夏听蝉唱,秋夜有桂,冬夜有梅。正所谓四时之佳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于红尘内外,能闹中取静。有暗香入梦,遂结想成篇。一卷《南园词》,于焉蜚声词坛。幽境幽人,半亩庭院。咫尺万里,方寸大千。诗人妙笔写出的南园,词人容膝易安的南园,令人不胜向往欣羡!


弦 月

李利忠(浙江)

风情风露共清宵,弦月无声在碧霄。

绝似梅花深雪里,也能高冷也能娇。

归樵点评:“弦月”之“风情风露”,“无声”于“碧霄”,与“深雪”之“梅花”,二者的契合点便是“高冷”和“娇”,巧变对比,为弦月添意。

苏俊点评:转结有致。允称佳作。


疫后偕儿行钱塘江边

章雪芳(浙江)

怜儿学海棹舟行,疫祸年来昼夜惊。

今日瘴烟风扫尽,偕看潮水与云平。

杨景龙点评:诗写亲子之爱,情深无限,可称上佳。首句写常时“怜儿”。学海棹舟,苦作舟也,为母岂有不怜之理?次句写疫中“怜儿”。昼夜惊惧,非止一日,如是经年,则爱之也深已自不待言。后二句写偶得宽裕,母子偕游,所幸者瘴烟扫尽,所见者水与云平。此时此际,此境此情,母子心中之快慰欣然,可以想见。

苏俊点评:总体尚见章法。唯起句平直,承句既云年来,则不宜再言昼夜,况又曰今日,时间重叠,浪费多少笔墨。

雪 霁

曹宪阁(辽宁)

一夜琼瑶舞,晨风起玉烟。

庭前三五子,把雪绘童年。

归樵点评:“琼瑶”“玉烟”最能契合“童年”纯洁的主旨,以意象空间构建主题表达。


红 叶

李荣聪(四川)

经春成了掌,历暑占得枝。

多少风雨过,落在当红时。

归樵点评:“掌”者,手之形,握之意,有此“掌”者,方得“占”枝。后两句反转,“落在当红时”颇妙,正当走红,却因“风雨”而落。叶也,人也!


窦州古城跃进门前见池荷已枯

苏俊(广东)

雨斗风批未足嗟。尚留枯骨映波斜。

如何死过番生后,更为人开六月花。

归樵点评:“雨斗”“风批”劈面而来,状其环境严酷,以反衬荷之“尚留枯骨”“死过番生”“更为人开六月花”之精神品格。


兰 亭

江合友(河北)

从来物美只因人,否则终归没作尘。

试向亭前修竹问,千年生死几回轮?

冯仲平点评:诗有宋苏轼之风,全篇为议论之体。标题“兰亭”,著明风景名胜,虽为“物美”之区,岂非因人而倍增其美乎!遥想当年,兰亭雅集,“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岂但物美,幸有王羲之《兰亭集序》,乃成千古之盛事,代代相传至于不朽;否则,难免默默无闻,不为世人所知。结句简劲有力,诘问之间,揭示了一条深奥的艺术规律。是耶非也?这个千年之秘,亭前“茂林修竹”能作答否?


白露为霜

黄召晨(青岛)

风摇叶落雁成行,露结花残夜渐凉。

岭上枫林生火影,滩头草木挂星霜。

蝶飞北陌连天艳,菊绽西楼满院香。

白日晴川杨柳绿,流霞沃野泛金光。

冯仲平点评:全诗写景,物境澄明,色彩鲜明,感觉空明。诗中的景物安排,全取隐喻方式展开,按照纵向轴选取空间物象——风、叶、雁,露、花、夜;岭上、枫林、火影,滩头、草木、星霜;蝶、北陌、天,菊、西楼、院;尾联除“绿”“泛”两动词外,全为名词。这些密切关联的名物,铺排成极天弥地的宏伟画面。在此美丽诗境中,含蓄地融进了诗人的愉悦之情,堪称情景交融之佳作。


湘 湖

王翼奇(浙江)

湖水名湘山姓萧,湖山于此见风标。

称雄於越三千甲,媲美维扬廿四桥。

唐宋歌吟传绝唱,春秋花月绚多娇。

骚人对景情无限,涌动诗心日夜潮。

冯仲平点评:此诗咏叹风景名胜湘湖,手法面貌与《白露为霜》截然不同,恰如首联所言“湖水名湘山姓萧,湖山于此见风标”,仅仅点出“湖水”“湖山”,此后并无一字直接描写湖光山色,而是驰骋想象,将笔触伸向遥远的两千年之前,吴越争战三千甲,维扬吹箫廿四桥,唐风宋韵与春花秋月媲美争锋,婉转歌喉与娇美花月交映生辉。而此中之景则非眼前之景,而是诗人心中幻化出来的想象之境。对景怀古,触景生情,诗思油然而生,诗篇率然而成。奇思妙想,笔法娴熟,别具心裁,出人意表。

辛丑年线上金秋笔会闭幕赠诗友

刘庆霖(北京)

疫逢辛丑会难真,犹启京华开法门。

万里看云非异代,百年追梦是同群。

聊从线上观天地,好向屏中问故人。

诗若江山无可让,凭谁巨笔扫千军。

杨景龙点评:起承转合,安排井然。对仗工稳,格律谨严。首联切题,因是线上开会,故曰会面非真;疫中不废吟咏,正见雅人深致。颔联以对仗腾挪时空,颈联藉工具观景存问,实寓有无奈感慨之意。中间两联的“同群”“线上”“屏中”,笔笔紧追,不离题面。尾联豪语振起,大雅正声,是为主旋律。“诗如江山无可让”七字,力大思雄,才人舍我其谁之概,拂拂笔端,特为摘句于此,以代圈点。


黄 昏

冉长春(四川)

释卷凉阶下,秋风满树金。

蜗牛堪一笑,正有上爬心。

苏俊点评:意象较多,相互间欠勾连。


游兴凯湖

于文清(镇江)

一湖分两国,游屐到边陲。

青眼千回际,白鱼三尺时。

夕阳红过境,春水碧于诗。

北望山川接,未来或可期。

注:主人待客皆大白鱼,三尺以上。

苏俊点评:颈联佳,既工整又有意境。颌联青眼五字未臻浑成。结句孤平亦欠细致。


再和竹松兄

萧雨涵(甘肃)

每到残年重感伤,相逢莫更说炎凉。

携来一片关山月,记得冰弦待篆香。

苏俊点评:应酬之作能出真意颇觉难得。



本期嘉宾简介

嘉宾排名 论齿为序

高海生(归樵) 中华诗词学会、山西诗词学会会员。晋社副社长、万柏林诗词学会副会长,《小楼听雨》诗词平台编审。出版诗集《归樵吟》。
冯仲平 文学博士,广西演艺职业学院教授。

杨景龙 笔名扬子、西鲁,河南鲁山人。二级教授,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中国词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散曲研究会理事。出版《中国古典诗学与新诗名家》《花间集校注》等专著10余种,论著获评中华书局年度十大好书、中原传媒好书,多次获夏承焘词学奖、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

苏 俊  石头斋主粤人,《小楼听雨》诗词平台评论委员。少日从湖湘周先生毓峰习诗文。零六年后拜津门王先生蛰堪为师,学为倚声。有著述多种。

编辑/章雪芳    校对/冯 晓



点击回顾

小楼周刊(267):2021年第四十九期
每周试玉(261)|嘉宾【楼立剑 杨成虎 褚宝增 张庆辉】
【小楼听雨诗刊】2021年(7-9)月目录
第四届【人间要好诗】大赛获奖作品公示
特辑 | 《小楼听雨》诗词平台五周年

书 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