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家口的长城究竟是谁修的?答案来了→

 惊涛拍岸849 2021-12-12

原创 张家口日报 张家口日报 2021-11-28 12:16


在张家口这方
3635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留存了许多古代长城遗迹,
或夯土、或堆杂石、或砖砌,
一道道长城宛如巨龙,蜿蜒曲折,
蟠伏在张垣大地上。

作为一名张家口人,
你知道这么多的长城,
都是谁修建的吗?
小编今天告诉你答案!

图片

图片


图片

最早的长城燕赵修

图片


图片

图片

沽源东糜地沟村战国燕长城



最早在张家口修筑长城的是战国时期的燕国和赵国,大约在公元前300年左右。

赵国长城分南、北两道,北长城是赵武灵王所修,其东边起点在张北县黄花坪、狼窝沟一带,沿阴山余脉(坝上和坝下的分界)向西,经过张北和万全交界、万全和尚义交界、怀安和尚义交界,到怀安桃沟出张家口到山西大同,张家口境内全长约100千米。

燕长城也有南、北两道,燕北长城在张家口有两段。一段在沽源县东北部,与内蒙古多伦县交界,属燕北长城的西端北段,长约15公里。这段长城原为夯土修筑,现残高仅1米左右,和土埂的区别就是宽,有4至5米,一般土埂宽不足1米。另一段属于燕北长城的西段南支,东起沽源县丰元店乡老掌沟南山,向西经崇礼区和张北县交界的桦皮岭,再向南过崇礼区与赤城县交界的野鸡山,再向南则混迹于北魏和明长城中,直到宣化的青边口一带(这一带的山北面是崇礼的水晶屯)仍能看出与明长城并行的遗迹,还有战国时期的亭障遗迹,长约150千米。这段长城在沽源境内已不明显,偶尔以土埂出现,有时以杂石埂蜿蜒,青边口一带的长城则是杂石埂,宽4至5米,高不足1米。

图片


图片

秦始皇长城仍可辨

图片


图片

图片

崇礼坝顶秦汉长城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利用原有的燕国、赵国、秦国长城连接、拓展,形成中国第一条万里长城。张家口境内秦始皇长城从张北县的狼窝沟赵长城的东端,基本是沿着张北县靠近崇礼的边境二道边、贾家村、小元山子、塞寒坝、黑脑包山等村庄,进入崇礼,沿山岔、庙湾、坝顶等地向东攀越到桦皮岭,与燕长城相接,为秦万里长城中间的一部分,张家口境内约330千米。

现在这段长城遗迹断断续续呈现,两千年的岁月,已经使长城和山体几乎融合在一起,需要仔细看才能分辨出山脊上明显的人工砌筑痕迹。其中最明显的一段是坝顶,十几米长一段,宽有6至8米,高2至3米,依稀可辨当年的雄伟。

图片


图片

东汉长城的争议大

图片


图片

图片

蔚县张家窑东汉长城



西汉时期在张家口主要是修复利用了秦始皇长城。但是到东汉时期,国力的衰弱使得张家口多数地区成为匈奴、乌桓的领地,东汉王朝不得不在秦汉长城以南又修筑一道长城来守卫领土。

东汉光武帝刘秀在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距今1970年)修筑了从北京居庸关下口起,过涿鹿东灵山、西灵山,沿小五台山金河口、松枝口、九宫口、飞狐口,一直到山西大同的长城,张家口境内全长80公里。目前在张家口境内的东汉长城,在蔚县、涿鹿南山一带遗迹仍能看出,原来用碎石砌筑,现多数段落倒塌为石埂状,保存好的一段是蔚县柏树乡张家窑一带长城,有100多米长,高4米,顶宽2至3米,底宽3.5至4米,片石干插而成,少量烽燧都倒塌成石堆形状。这道长城比秦、汉长城南移约500里,基本沿太行山脉北部东西蜿蜒。

关于这一段长城还有争议,一种认为是赵长城,一种认为是东汉长城。而我国长城研究专家成大林认为,东汉时期只是“堆石布土三百里”,没有修筑实体墙,后来的墙体是北魏时期修筑的“畿上塞围”。我们现在作为一个问题,留待今后专家进一步研究确定。

图片


图片

大境门内的烽火台属北魏长城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境门段长城



北魏王朝是由当时居住在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的,他们本来是游牧民族,但是入主中原后,进入到农耕社会,为了维护稳定的农业生产,他们选择了修筑长城。

北魏长城有南北两条,一是泰常八年(公元423年)开始修筑,东起赤城南部的小嵯,向北经红沙梁、白草鞍梁到沽源县汇入燕北长城,转西经老掌沟、椴木梁、马场登上张北与崇礼交界的桦皮岭,再南行,经六道塔、三道营、到宣化、崇礼与赤城交界的大尖山,转而西行,与燕长城重叠交叉,经宣化凤凰山、人头山、张家口市区的鱼儿山、东太平山、西太平山、卧龙山到张北黄花坪与秦汉长城汇合,西行至怀安出张家口地境,全长约250千米。大境门内的烽火台,就是北魏年修筑的。

另一条是修筑于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的“畿上塞围”,是为保卫北魏都城平城(今大同)而筑,基本沿东汉长城而筑,就是现在蔚县飞狐口、涿鹿东灵山一带的长城,张家口境内长约80千米。

图片


图片

罕见唐长城在张垣

图片


图片

图片

赤城县龙关一带唐长城


唐朝从立朝初期就不主张修长城,但史书中记载仅修过一段长城,就经过张家口境内。

据《新唐书》载:“怀戎,妫水贯中,北九十里有长城,开元中张说筑。”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张说在开元年间(公元718年-720年)任幽州节度使,正是在这一时期修的长城。据长城研究专家成大林考证,赤城县发现唐长城,约70千米。基本在赤城县南部,西接大尖山,东行经龙关、八里庄、上虎村、下虎村平原一带,从康庄再上雕鹗、黎家堡北山,断断续续到四十里长嵯的西壁,最后在万泉寺乡古子坊止。

图片


图片

金界壕横贯康保境

图片


图片

图片

康保县金长城


在康保县中部,有一条“大土埂”横贯全县东西,它西从内蒙古化德县特布乌拉入境,经毛胡庆村北、平缓向东,直到化稍营村出境,进入内蒙古太仆寺旗贾家地村西北,境内全长65千米,横贯康保县东西。据专家考证,这就是横贯内蒙古全境的金代长城。金长城也称金界壕,老百姓也叫边墙,在康保至今有个村名就叫边墙渠。

图片


图片

明长城分布最广泛

图片


图片

图片

怀来昌镇长城横岭城西门


明长城是张家口境内现存最多的长城,人们现在看到的长城多是明长城。

据国家公布的 2007年的普查结果:张家口明长城全长720.74千米。去除利用山险和已消失墙体,明代长城实际现存遗迹361段共645.937千米。现存敌台456座,烽火台2273座,马面111座, 关堡136座,相关遗存21处。涉及赤城县、沽源县、怀来县、崇礼区、桥东区、桥西区、宣化区、下花园区、万全区、张北县、怀安县、尚义县、涿鹿县、蔚县、阳原县15个区县。

在怀来、涿鹿一带,有与八达岭长城一样的内长城,即多数用石条和城砖砌筑的长城。怀来长城属于昌镇长城,全长54千米,涿鹿长城属于真保镇长城,全长46千米。这两部分长城属于明代长城建筑中的精品。(王晓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