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肿瘤外科专家患胃癌,从确诊到逝世仅18天,临终感悟引人深思

 松影融雪 2021-12-12

从确诊肺癌到逝世,需要多少天?

在很多人眼中,医生是最关心健康的,而且对疾病的认识也更加深刻。

对患病后的治疗很有方法,可是这都是大家的猜想,实际情况并不一定就是这样。

别忘了医生也是人,其实他们只是多掌握了一点知识的普通人。

哪怕是肿瘤外科的专家发现肺癌之后,和普通人的治疗流程也是相近的。

一提到医生患病,或者患癌,就不得不提起一位老专家:华益慰教授。

1933年,华教授出生于天津,他的优势得天独厚,自己家里都是搞医学的,可谓是医学世家。

在不懈努力之后,教授在1953年响应国家号召,调往军医大学进行学习,随之也入伍参军,此后他一直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工作,直至退休。

而它主要治什么病呢?很简单,就是癌症方面的疾病,而且在这方面造诣颇深,可谓是我国肿瘤外科方面的专家。

作为一名医生,特别是肿瘤外科医生,他对癌症的认识很深刻,也对这类疾病的表现非常熟悉,不过华教授也在肿瘤上栽了跟头。

这个事儿最早要追溯到2006年的7月份,当时华益慰教授感觉胃肠道不太舒服,饭量突然少了,整个消化系统没有以前好了。

作为一位72岁的老年人,消化系统的不适症状是非常常见的,也并不太罕见,但是细心的华教授依然决定去进行检查,看看自己是不是有这方面的疾病。

可是这一查,让所有人的心都不太舒服。

胃癌。

2006年7月25日,华益慰教授被初步诊断为胃癌。

但是他仍旧工作在临床一线,他依然平静地走进手术室,为预约好的病人成功地做了手术。那台手术,是他从医56年最后的一台手术。

经过很多检查化验,最后诊断很明确,就是胃癌,而且在进行具体检查之后发现,癌症已经发展到晚期,很多地方都有。

这种局面已经很难控制了,对于这种状态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首先经过全胃切除手术,把已经癌变的所有组织全都摘除。

这就够了吗?当然不是。

为了进一步控制腹腔的癌细胞,还需要进行化疗,而这种化疗是很特殊的,要把化疗液加热到比体温稍高的41℃,之后再全部都注射进肚子里,让这些药物在高温作用下,直接杀灭腹腔中的癌细胞。

这种做法看起来很不人道,而且听上去就让人心理上不适,不过这可是对于腹腔肿瘤有转移时候的最好做法,全称是腹腔热化疗。

听上去怎么样?

感觉这已经是肿瘤专家脑袋里治疗肿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了,不过要知道,文字都是冷冰冰的,真正的痛苦只有华教授能体会到。

首先,做手术把胃切除掉了,而把食管和小肠直接相连着,就会出现很严重的反流问题,胃酸经常返流到喉咙,甚至鼻腔,让人非常难受。

其次,热灌注治疗也没有让人好受,虽然这是治疗腹腔转移肿瘤的好方法,不过每次治疗需要躺在床上90分钟,在这么长时间内,都会让人非常难受,不单纯是不舒服,而且是肚子疼,特别是在治疗之后疼痛感强烈。

最后,在整个化疗的过程中也非常痛苦,因为每次化疗的间隔都不长,平均每周要化疗两次,也就是说每隔3~4天就需要进行一次,非常折磨的化疗体验。

这是遭罪吗?不,这是为了治病。

在疾病面前,即使是国内的顶级肿瘤外科专家也没有任何优待,治疗方案都是一样的,所经历的痛苦也都类似。

在这样的治疗下,教授还是伴发了并发症,在一段时间之后病情出现了反复,经过进一步检查,发现出现了回肠末段肠梗阻。

于是只能进行第2次手术,把肠梗阻解决掉,但是经历过这次手术,教授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

在最后,教授依然在为国家着想,已经不想用昂贵的药品,也不想再作无谓的检查,想为国家再节省一些资源。

和癌症搏斗18天后,华教授在2006年8月12日下午,与世长辞。

一、我们当医生的,不能单纯治病

在疾病的最后阶段,教授对医生和患者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毕竟自己成为了病人,躺在了病床上。

他对自己的医生说:“我们当医生的不能单纯治病,而是要治疗患了病的病人啊!”

在与疾病搏斗的18天中,看到了很多人,很多事经历了很多症状,也了解到了更多患者的体验。

根据华教授的建议,在所有胃癌患者的治疗中,一定要尽可能保留胃部组织,能不切除的一定要保留下来,避免像自己一样,全切之后会发生反复和严重的反流,十分不舒服。

这也给了大家,特别是医生,很多启迪。

我们不只是在和疾病作斗争,而是在帮助患者为患者减轻痛苦,让他们变得越来越健康,获得更多的舒适。

即使战胜的病魔让患者体验了更多的痛苦,这种做法虽然达到了目标,但是缺乏了理解。

可是除此之外我们还能知道什么呢?

二、胃癌,为什么发现就是晚期?

即使是肿瘤方面的顶级专家,在发现未来的时候就已经发展到了晚期了,难道是他的学艺不精,不知道胃癌的早期症状吗?

肯定不能这么解释。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在最近的十几年内,我们的生活水平比以前有了长足提高,但是饮食习惯的改变也非常不利于胃部健康。

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率是很高的,根据之前的数据,我国胃癌的新发病率,一年甚至能达到67万人,而其中死亡人数甚至可以达到49万人。

在所有肿瘤疾病中,胃癌的死亡率和发病率都高居第2位,很显然,胃癌是我国人民需要长期面对的大问题。

可是另一个问题也浮出水面,在我国能够早期发现胃癌的人并不多,有研究显示90%的胃癌,在发现的时候就已经到了进展期,而在这个阶段即使接受了手术治疗,5年内的生存率仍然不会高于30%。

但是与此相比,如果可以早期发现胃癌,那么5年之后的生存率甚至可以超过90%,也有一些类型的胃癌,甚至可以达到完全治愈的效果。

这和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相比,我们的数据十分逊色,在日本,有70%的胃癌可以在早期发现,而我国的早期胃癌诊治率甚至不足10%。

而在韩国早期胃癌的诊治率也达到了50%,比我们好很多。

在胃癌的早期发现方面,我们国家是有很多工作需要开展的。

可是,哪些人需要进行筛查,又该怎么筛查呢?

三、超过40岁就要小心。

根据我国的国情以及一些胃癌的流行病学资料,很多专家都达成了共识。

在我国,肺癌的病死率是随着年龄增加而明显提高的,特别是在40岁以上胃癌的发生率会显著增加。

而且,因为大多数胃癌患者在早期发病的时候没有任何症状,也没有任何特异性表现,所以无论胃部情况如何,都应该纳入到筛查对象。

很多学者认为,40岁就已经成为了胃癌筛查的关键年龄,从这一年开始,就可以把胃癌纳入到体检的筛查项目。

此外,有一些人是胃癌的高发人群,在40岁之后有以下情况的人,就更应该进行胃癌方面的检查了。

1.胃癌高发地区,包括我国的西北地区,以及华东地区。

2.遭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

3.有胃部疾病史,比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以及胃息肉等。

4.身边的直系亲属中,有胃癌患者。

5.生活习惯不好,经常吃高盐食物腌制品,或者有爱好吸烟或饮酒。

这5类人群只要超过了40岁就应该正视胃癌的筛查了,要把这项筛查纳入到自己每年的体检当中,因为都属于高危人群。

可是要想筛查胃癌,该怎么做呢?

四、该不该做胃镜?

在很多种筛查方式中,电子胃镜筛查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如果感觉自己有问题,想好好判定一下是不是胃癌,最好选择胃镜检查。

但是胃镜检查不是那么好做的,这依赖优良的设备,而且需要一个靠谱的内镜医师,不但费用较高,还具有一定痛苦。

这种检查方式并不适合大规模开展,就拿我们的邻国日本作比较,他们仍然没有把胃镜作为大规模胃癌筛查的工具。

所以很多专家建议在进行胃镜之前,也可以选择一些非侵入性的手段进行筛查,如果这些手段后发现确实有问题,就可以用内镜检查,这样更为可行。

在胃镜之前我们有什么好方法呢?

1.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

胃蛋白酶原是胃蛋白酶的前体,这种物质可以反映出胃体及胃窦黏膜的外分泌功能,特别是在胃黏膜发生萎缩时,血清中的这类物质会明显地降低。

2.血清胃泌素17。

这种物质是胃窦G细胞合成分泌,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刺激胃酸分泌,进而促进胃黏膜细胞的增殖以及分化。

所以这种物质的含量是监测胃窦内分泌功能的敏感指标,能够表现出胃窦黏膜的萎缩状况。

如果这种物质升高,会提示有胃癌发生的风险。

3.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

早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已经把幽门螺杆菌列为导致胃癌的重要元凶,很多专家以及学者已经达成了共识,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肠型胃癌的必要条件。

所以在胃癌的筛查中,很多医生已经把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列为必要的筛查方法。

这种筛查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尿素呼吸试验等。

如果在上述检测中有异常情况,就应该根据患者情况安排,胃镜检查必要时可每年胃镜检查一次。

即使是低危人群,而且检查结果良好,体检间隔最长也不要超过三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