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革创新动态】高青县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多元路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上帝也有烦恼 2021-12-12

近年来,高青县立足县域实际,因村制宜、因村施策,探索开发产业带动型、土地流转型、乡村旅游型、服务创收型、物业经济型、股份合作型等6种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路径,助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产业带动型

立足特色产业,整合优势资源,推动村社企“三方”联建,破解资金、技术、销路等制约条件,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发展活力。唐坊镇李孟德村依托高青黑牛养殖产业优势,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引领,与纽澜地黑牛集团深度融合,并通过与阿里巴巴旗下盒马鲜生加强合作,实施信息化管理、精准化销售,做大做强数字化农业产业,形成“企业+合作社”发展模式。今年,合作社社员人均增收1500余元,村集体增收15万元。

土地流转型

立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优势,鼓励群众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把分散耕地成方连片,增加村集体“溢出地”,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不断做优做强“土地文章”,优化种植结构、提升土地产值。芦湖街道耇士孙村依托省供销社土地托管服务项目,成立高青县阖盛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将土地所有权、经营权、承包权分离,村集体以耕地入股,省供销社作为运营方,与村集体签订承包合同,预计每年增收6万元以上。

乡村旅游型

以乡村自然风光为吸引,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需求为目的,充分整合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要素,发掘村集体经济增长点。常家镇蓑衣樊村坚持“黄河风情、湿地风貌、生态庄园、湖畔特色”发展思路,成立蓑衣渔乡乡村旅游合作社,大力培植乡村旅游品牌,逐渐开辟出一条以稻田养蟹、餐饮、民宿、特色旅游体验活动等为主导的综合型产业发展路径,每年可带动村庄从业人数逾百人,全村年增加旅游收入300余万元,村集体增收10万元以上。

服务创收型

发挥党组织组织优势,大力发展农资供应、农机服务、劳务输出、电子商务等农业生产服务,延伸产业链条,拓宽增收渠道,实现多元创收。田镇街道探索“双红模式”,将城市社区“红色物业”与农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相结合,6个城市社区与8个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通过雇佣人员、委托代管等方式,对无物业管理的98个老旧小区进行兜底管理,预计带动村民就业80人,增加村集体收入15万元。

物业经济型

以集体建设用地入股,建设标准厂房、商铺店面、养殖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等物业置业,通过自主经营、发包经营、联合经营等,获得稳定收入。田镇街道民主街立足城中村发展实际,成立物业经济合作社,设立物业管理办公室和资产管理办公室,对195间沿街商铺5900余平米村集体资产,进行开发、管理和服务,预计年度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350余万元,带动村内40余人就业。

股份合作型

村集体以各类资源性资产入股,村民以资产、资金、土地等入股,与经济发展愿景好、经济实力强的企业或合作社开展合作经营,通过明确股权、量化收益等方式,按股分红、按期获益。高城镇孟荆陈村领办田香果色合作社,以8座高标准冬暖式蔬菜大棚折合资金500万入股,惠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技术服务折合资金20万入股,与5个乡村振兴服务村签订承租协议,在保障每村6.4万元收益基础上,提取净利润30%作为公积公益金、20%作为经营管理费、10%作为技术股分红、40%作为村集体收入,形成“合作社+园区+企业+项目”发展模式,预计年增收10万元以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