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口辅堂里前世今生 禺草号汉阳

 paila51 2021-12-12

商贾云集的汉口友益街上,有诸多闹中取静的巷子(里弄),其中有座占地面积大,房屋众多,一主一次二支巷道通马路的里弄;主次巷分别连接友益街、二道支巷分别连接车站路,现有临街铺面47个(车站路上33个、友益街上14个)。这条巷子就是友益街上修建较早,紧邻大舞台(人民剧院),紧靠大智门火车站的辅堂里。

平静整齐划一的里弄,也有不一样的故事,辅堂里在“文革”期间名声较大,源于无意间的体育锻炼。

辅堂里里弄大,居住的家户人家众多,“文革”时,家长学生各自闹“革命”, 闲杂人员较多,那些没参加组织的人,统统归称入“钢八司”。没书读、无工做的人,成天待在家里无聊的很。,闲暇之余的年轻人,常凑到一块喜欢谈新闻,偶说国家大事。久而久之,兴趣相投者常聚一块,说东道西好不热闹。
就读于市第十六中学的李佐能同学,其诨名叫泥巴,自小喜爱运动,尤其喜欢举杠铃,家门口常摆些家什,或聚集一群喜欢锻炼的人。泥巴身段混实力气大,能将180斤的杠铃轻而易举地抓起来,此举,备受身边锻炼者的倾佩和追捧;外加他胆大心细头脑清晰,有一定运筹帷幄的洞察能力,身边这帮同龄人全是自愿追随,甚至形影不离常在一起。同校的黑皮等虽不住此街,也常到他家来锻炼。大几十小伙子聚一块,举杠铃、劈甘蔗、打牌、说东道西吹牛等,难免不滋事,偶尔还发生打架斗殴,特别是某某在外受欺,兄弟们出面打个抱不平,更是家常便饭。这群称兄道弟的年轻人,和水泊梁山豪杰一样,讲的一个义气,什么均照搬就学,就差“聚义厅”了。因常年在车站街辅堂里一带玩,逐渐还玩出名堂,其名声如铜锣还响誉三镇。

那年,利济路的冯强顺召集多条街的弟兄,扬言绞死泥巴、宰杀金条等......还口出狂言,要踏平车站路等多条街巷里弄,还曾多次找上门寻衅滋事,年轻人火气旺,哪咽得下这口气,泥巴金条等经商议立马揭榜,不久率领人大队马直抵其老窝-利济路。

利济路的冯强顺等人也不郎当,立马带领几条街的兄弟临街阻截,盛气凌人,大有大开杀戒之势。据说冯是坐在三轮车上,手握钞票招摇过市地鼓劲。有人还说,看到他是脚蹬一摞钞票沿路吆喝,此话虽有些虚,难以使人信服,但足以说明其架势之凶。那天上去的有:车站路的泥巴、公安路的金条、球场路的菊丫等,各路豪杰带领兄弟纷纷前往挑战,大有踏平利济路之势。据说在利济路电车场附近形成对决,上千人围在一起群斗,惊动了公安及相关部门。
如今在车站街工委领导下,形成辅堂社区,管辖范围照样大,北起长安里、辅堂里、新成里、尚德里、德福里和京汉小路片。市政建设城区改造,四周不少里弄搞腾退,唯独辅堂社区纹丝不动,大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豪迈气派,其威风不减当年。几十年来,物是人非,一代新人换旧人;辅堂社区依旧闹中取静,人们过着和睦、安详、舒适、便捷、平静的日子。

下面谈谈辅堂里前世及创建人:辅堂里于1902年破土动工,1905年落成,为两层砖木结构的石库门住房,102栋占地面积2187平米,典型的长方形主次巷道型结构的里弄,即一条主巷道与城市街道相连,较宽的巷子为次巷,较窄巷子称为支巷,支巷与主巷相通,主巷两侧为山墙,住宅大门均面向次巷,后门则通向支巷。辅堂里主巷长152米,宽4.6米,次巷长49米,宽3.7米。形成一主四次四支的巷道格局。住宅结构大门入口 天井 堂屋 楼梯间 后天井 厨房(楼上基本一样;亭子间上面是晒衣服的凉台)。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在的老武汉人眼里,1905年落成的辅堂里,是这条街诸多石库门中数一数二的佼佼者,其建筑风格乖巧舒适、简洁实用,其周边公共配套设施又齐全:商店、餐馆、剧院、车站、旅店应有尽有。还都属于那种闹中取静宅子,近百年来,已成人们居家休闲工作的首选之地。这独门独户,居家系达官贵人较多。紧邻权贵者居住的豪宅,又位于属法国租界管辖区,与相邻的京汉小道上的“华府区”上的河南棚子,形成天壤之别;清一色式样的楼房,整齐划一的巷道,凸显一个好字。

  对于辅堂街等街如何划归租界区,这里需要解释一下:1896年清政府与法国签订《租约》将汉口河街俄顺丰码头西北面处的187亩土地,划为法国租界用地,由法国政府行使管辖权。友益街原属于华府“模范区”(中国商人投资并参照上海石库门所建,系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这种中西交融的里弄房,泾渭分明整齐划一,其目的是与租界中的洋房媲美的一批样板区,史上称之为模范区)。后因法国政府,向西北方向,包括大智门车站扩大租界,几经商议,清朝政府最终让步同意,法租界向西北扩大,但与大智门车保持一段距离。这样一来,除原友益街(大智路至黄兴路)仍在华府区内外,辅堂街(黄兴路到车站路)和北段另一截(车站路至一元路,法国人后取名为马尔纳街。)辅堂街和马尔纳街均被划分入法国租界。

1946年民国政府为了便于管理,这才将原友益街,辅堂街和马尔纳街统一改为“友益街”,其名沿用至今。
这里的房屋建筑成色、条件,要比老巷子内的房子,不知好多少倍。在当时,它是租界里弄房的新住宅小区。其产业,属茶叶大王刘子敬之父刘辅堂(号辅仁)的。刘辅堂能用自己的名字给巷子命名,对这一手笔的满意度,其意不言而喻。
    出资修建辅堂里102栋石库门的刘辅堂,原派名叫刘运兴,辅堂是他的字号。他是靠俄国“巴洋人”(即“巴公房子”业主之一的大巴洛夫)所扶植的山西人的帮助(名字记不清了)。这才当上了俄商“阜昌洋行”的买办;同时他自己也开了茶庄。这样一来,成了控制着茶叶产地的大庄号。他的生意做得非常红火,每天都有大把大把的银两进出。拿汉口歇后语来讲:“吃冬瓜屙西瓜——大来大往”。

  因此,他在二十世纪初的房地产开发热中,开发了这座辅堂里和不远处的辅仁里(现中山大道)。财大气粗的刘辅堂进入地产界,那是如鱼得水,而且还水到渠成。刘辅堂的主要帮手有同宗湖南人刘麟郊、刘峻周和刘麟郊的徒弟朱紫桂和其子刘子敬。

刘子敬用不着象刘歆生那样,少年时期栉风沐雨忍饥受寒。也不用象汉口大多数从底层干出来的财东那样,带着幼而失学的遗憾,让自己的子侄辈来实现自己读书的梦想。他很顺利地读教会办的“文华书院”,如果他要一直读下去,后来是否会留在工商界还难说。然而正在他“一锅饭要上汽”的节骨眼上,1905年他21岁那年,他的爹,刘辅堂死了!
    他没有选择,必须子承父业,当起家来。在他面前只有两条路,那就是,辍学;如继续深造,那就得“辍业”。后来,俄国商人,帮他作了明智的选择。帮助他顶替父亲刘辅堂的位置,继续做“阜昌洋行”的买办。对于洋人,这是一种利益的权衡。对刘氏家族来说,那是尚存的利用价值的继续发掘。客观上讲,使刘子敬成为大汉口商界中,最年轻的买办。
    刘子敬到底是从小在工商界的窝子里滚大的,深知一个产业王国易主,和一个国家新主即位一样,弄不好,会震憾太大引起混乱。他深知爹手下的旧人,此时莫不为自己的处境担忧。哪知,刘子敬接任后,按照孙权的用人之道:“重用三世老臣”,让那些看着他长大的老人,在原位置不动来稳定人心。而且还坚持执晚辈之礼,“叔叔”、“伯伯”不改口地叫着,全然不摆主子的架子。加上刘家班底同宗湖南人刘麟郊、刘峻周和朱紫桂的辅佐和支持,刘子敬如鱼得水!

 这一来,老人们感动了,私下里,他们几乎把自己当成刘家王朝的“顾命老臣”,口口不离“鞠躬尽瘁,辅佐幼主成就大业”。后来事业上果真有了巨大的发展,足实证明了刘子敬“初登大宝”之际时的方略是正确的!那些老人和刘家班底确是真心实意地帮了他一把。刘氏产业刘从辅堂时期的200万两白银,到刘子敬时期扩展至800万两,如没有人的辅佐,那是万万办不到的。

    这也说明刘子敬的精明之处,说明他是个很有商业眼光的人。他充分利用前辈创造的条件,却不拘泥于前辈的成法:他继承了遗产并未坐吃遗产,而且看准机会,大大拓展业务范围,四面出击,遍地开花。所以能在短期内就一步步地实现飞跃。
    贴紧洋人,这是刘子敬从“家学渊源”之中学到的法宝。到了他手上,便奕叶崇光发扬光大。他的老子靠巴结“巴洋人”的力荐,得任“阜昌洋行”买办,他却能身兼“阜昌洋行”和“俄华道胜银行”买办。同时,他的胞弟刘端溪还身兼美国“花旗银行”和“德太洋行”买办。这正是:

刘家昆仲四买办,华洋互动财源翻。

黄金十年大发展,缔造中部大武汉。

在时兴华商在洋商处“挂旗”的年代,这使他们获得了优于其他买办的发展条件。那段时间里,汉口经济的发展很快,其对外贸易总额,占全国贸易总额的10%。

但条件不等于商机,刘子敬的聪明在于他对商机的把握,是他,抓住辛亥革命前后汉口房地产开发的热潮,大量投资房地产,拥有了上百栋铺面及房屋。除他爹建造的辅堂里外,刘子敬还兴建了辅义里、辅仁里、辅德里、方正里、景福里等上百栋房屋。这些房产,使刘子敬每年有3万多大洋的收益。如虎添翼的是,这些利润不光可用作抵押和贷款,还能加速实业快速的发展。他在继承发展了父辈的事业后,又巩固发展刘氏集团茶叶市场的地位,同时还涉足经营蛋品及纺织行业,这就是精明刘子敬的独到之处,他一次又一次涉足新领域,一次又一次大手笔运作,其家族事业,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翻开当年汉口外国洋行或外资企业的相关资料,不难发现:外商那时候办的所谓工厂,也不过是蛋厂、牛皮厂之类。刘子敬跻身蛋品生产和出口,很明显的客观效果是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致达到 “学习洋人挤对洋人”,为敢想敢为的中国商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就像汉口另一个姓刘的商人—刘季五,在英租界开办打包厂一样,虽然当年是在被洋人“掐着玩”,还被掐去了不少油水,客观事实上却挤占了洋人的市场上份额,为新兴的名族工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这就是一部分洋买办,在学习洋商人后,又进行独自试探,这就是民族工业雏形即“独立作业”的开始。

说到纺织业,自张之洞办“布、纱、丝、麻”四局以来,一直就是工商界公认的一块肥肉。但真正能顺利地发展,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期间,洋人忙于应付欧陆战事之时,而刘子敬则羽翼丰满,正逢“春秋鼎盛”时期,他不失时机地涉足入纺织行业,砥砺前行,还步步稳健而且都踏得很深。在组建“震寰纱厂”(解放后的“五棉”)时,他是出资最多的股东,因此担任主任董事。

 财大气粗的刘子敬,看到英国人带进汉口的第一辆小轿车时,刘子敬就敢马上跟进,连车牌号也抢了个“2”号。他家私宅中,上下佣工、先生等多达30几个,夏日到庐山避暑,私人别墅里的家人、下人也是浩浩荡荡蔚为壮观。他的私家游艇,打猎会友……均出手阔绰,当年在大汉口无人匹敌。

    如此一个能挣会花的大亨,他的基业该是稳固的?在瞬息万变的商海风云之中,他应该运筹帷幄,有进退自如。谁能想得到,偏偏就是他,这个使一些人切齿痛恨,又使一些人感恩戴德的刘子敬,最早败下阵来,而且一败涂地,直到孤寂地愁死庐山别墅之中。

 注:刘子敬 湖北夏口(今汉口)人,祖籍山西。曾就读于夏口商业学校。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任阜昌洋行买办,后又兼俄华道胜银行、花旗银委、德华银行买办。民国成立后,创办发华、发记等四家蛋厂,并在汉口成立中华制蛋公司。1919年与刘逸行创办汉口震寰纱厂(国棉五厂)。次年独资开设义隆公司,专营进出口业。不久创汉口义隆油厂,后又经营房产,并与人合伙开设钱庄。1928年因经营不善失败而破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