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强“四化”管理 提高办学水平

 新用户8719ag3P 2021-12-12

  加强“四化”管理 提高办学水平

  加强“四化”管理 提高办学水平

  河北南宫中学 王庆义 孙洪良

  我校浓郁的教学氛围、井然的教学秩序、良好的育人环境,在社会中格

  外受人瞩目,究竟是什么使我们摆脱困境而立于不败之地?

  一、寻求出路——“四化”管理的提出

  我校是一所省重点普通高中,有着八十七年的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有

  过令人骄傲的业绩和辉煌,但进入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却长期处于徘徊不

  前的境地。学校领导虽疲于奔波,一些改革计划和解决教师生活困难的措施,

  也确实使教工“兴奋”一阵,但并未从根本上扭转局面,却渐渐陷入了困境。

  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侵蚀青少年心灵,有些学生不思进取、违法乱纪,

  一些教师价值观错位,人心思动,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落后,效果平平。学

  校领导处于困扰和焦虑之中。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对照成功学校的治学经验,

  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无论是一个单位的兴衰,还是一项事业的成败,科学

  有效的管理至关重要。当时,学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仍停留在“人

  治”为核心的经验型管理上,要么“人人管,人人都不管”,要么“一人管,

  人人不服管”,关系不清,职责不明,领导群众都有怨言;二是经验型管理

  由于缺乏一套全面系统、严格科学的规章制度作保证,必然是工作无序、操

  作无度,出了问题便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因此,树立起科学的群体导向,

  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良好的激励竞争机制,实现管理和科学化、制

  度化、规范化和实效化,就成为我们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这就是“四化”

  管理。

  二、思想舆论导向——“四化”管理的条件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校管理首先是思想的管理。思想问题不解决,严

  格管理就会打折扣。我们认为,学校是一个庞大的知识群落,必须因势利导,

  树立起科学的群体导向。首先是强化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我们经常讲,地方

  经济虽然困难,但人民群众追求知识、望子成龙的渴望并未减弱,政府在财

  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并未放弃自己的责任,我们没有理由不做好自己的工

  作。同时,各类学校的竞争日益加剧,竞争的核心,是管理的竞争,结果是

  资源的再分配。校兴俱兴,校败俱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些朴素

  的道理,正是我们强化管理而被大家认同接收的思想基础。在此基础上,我

  们提出从严治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并从抓校风建设入手,树立群体精神和立

  校之本。作为学校领导,处处身体力行,时时体现这一导向,以强烈的进取

  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形成了凝聚群众的强大力量。

  三、完善规章制度——“四化”管理的基础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四化”管理的重要特征,也是管理从人治走

  向法治的关键,是“四化”管理的基础。它的特点是规范性、科学性。首先

  应反映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基本要求,反映现代管理思想,二是可操作性

  强,便于检查,三是要形成系列,需涵盖学校的各类人员及岗位。我校首先

  进行的是制度化建设:一类是岗位职责:从校长到职工到学生,共制定岗位

  职责 24 种,计 380 余条;另一类是行为规范,先后制定颁发了《教师教学工

  作规范》、《学生学习常规》、《教研室工作条例》、《考试管理方法》、

  《师生礼仪常规》等十种规范化文件。这些岗位职责和行为规范,对学校工

  作的方方面面都作了严格详细的规定,从而使学校管理有“法”可依。我们

  将这些规章制度,分门别类,集印成册,人手一份,要求一切工作都得授例

  面行,任何人不是例外。

  教学管理是整个学校管理的核心。 《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即教学常规 “六

  十条”,是我校最基本最主要的教学规范化要求,在学校内部具有“法律”

  性质,是教学活动及检查考核的依据,学校其他有关制度的制订都以此为基

  础,体现了其基本精神和要求。它包括计划、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

  批改、课外辅导、成绩考核、总结第 7 个方面、涵盖于教学的基本过程和主

  要环节。以备课为例,我们具体规定了备课程序(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书

  写教案)、备课要求(“八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实验、备教具、备板

  书、备语言、备作业、备教法)、教案编写要点等。教师工作制度管理,过

  去是我们的一个薄弱环节。我们制定了《教研室工作条例》共 5 章 20 条,第

  一次规定了 8 小时坐班制,实行集体办公,解决了许多分散办公的弊端。不

  仅如此,我们还提出了教研和课题、学习和讲修,活动和辅导、考勤和奖罚

  等具体要求。考试管理是各类学校近年来难度较大的问题,我们一方面严格

  考试纪律、杜绝违纪作弊现象;一方面加紧制定了《考试管理方法》,规范

  了考场布置、学生应试、教师监考、评卷补卷等考试行为,许多要求是首次

  统一提出,使考试管理有章可循。不仅如此,为使手机号码转让考试管理上升到更高的层

  次,还提出了建立荣誉考场(即无人监考考场)的条件和目标。

  这些规章制度的陆续出台,使教职工感到工作节奏的加快,但他们也确

  实感到了“法治的公正、民主与严明,从而为建设科学化、实效化的管理机

  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完善运行机制——“四化”管理的保障

  任何一种科学思想方法,若没有具体科学的实践作保证,也只是一种空

  想。在规章制度基本完善,并且渐深入人心,被大家所认同,逐步内化为他

  们的群体观念、行为目标和评判标准的前提下,我们又着手建立保障其落实

  的体系和机制。

  首先,建立制度保障体系。我们借鉴经济工作的管理经验,实行评估制

  度。一是强化目标考核,把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按工作目标要求逐项分解,

  具体可行,便于操作和检查;二是强化量化达标,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以定量为主,为每个目标的各个层次都确定了目标值,根据考核得分确定工

  作达到的等级;三是按级奖罚,实施较早的是《班级综合评估制定》,它将

  对班级的制度的要求, 按班级建设的目标分解为 5 大项 20 个小项, 包括早操、

  自习、就寝、卫生、集会等内容,后来又扩展到班会、班主任工作等内容。

  管理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根据累计得分,确定各班达到的等级,进

  而进行奖惩。这一制度的实施,保证了校园环境的净化、教学秩序的优化和

  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为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和借鉴。之

  后,我们在教师管理、学生管理上推行了《任课教师教学工作评估方案》、

  《学生日常行为达标办法》。上述方案,不仅提出了规范化要求,而且对达

  到的程度和层次都作了量的规定,是各种考核评比的主要依据。实施一年多

  来,已成为教学及管理工作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随后,又陆续推出了各

  类管理人员及单项工作的量化评估方法,如《招生考试工作人员评估办法》、

  《课堂教学评分办法》等。

  在加强各项工作制度建立的同时,我们积极进行了内部管理体制的改

  革,建立了适应“四化”管理的体系,保证学校各管理点都处于有效的管理

  之中。我们的管理系统分两类:一是行政管理系统,包括职能管理性质的行

  政系统,即各处室;全面管理性质的行政系统,即各年级组。在这两类管理

  系统的关系上,第一类对第二类有指导的责任。每个系统的负责人都直接对

  校长负责,而他们对每个工作人员的考核、评价,又负有关键的责任,使得

  他们的负责意识大大增强;二是专业管理系统,调整充实了教研组长队伍,

  增设了年级备课组,对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的评估,既体现个人成绩,又体

  现群体效应,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年级组负责制是我们进行内部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具体做法是:规定

  年级组是教育教学实体,具有相对的工作独立性;由一名副校长全面负责,

  配备一名中层干部担任年级主任;重点负责教师、班级对学校规章制度的落

  实和考核评估。年级组运用一年多来,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教学,工作细致、

  扎实、高效,已成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力量。

  全面系统的管理,使学校做到了任何地方有人管理,任何事情有人管理,

  保证了“四化”管理的落实和不断深入。

  五、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四化”管理见成效

  1.办学效益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一直保持了邢台市农村县市重点中

  学的先进地位,学生素质得到极大提高,学校声誉进一步扩大,得到了社会

  各界的信任和大力支持。以今年高中招生为例,报考我校考生达到 3000 多

  人,是十几年之最,许多外县市考生是慕名而来,学校连年被评为市规范化

  管理学校和省地先进单位。

  2.育人环境得以优化。现在校内很难找到废纸,自习秩序井然,打架骂

  人近乎绝迹,文明用语悄然兴起,公共财物维护完好,好人好事不断涌现。

  从去年开始设置的无人监考考场,在校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在社会上

  有些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却标志着我们的管理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3.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严格的管理,不仅具有规范约束作用,

  更具有强烈的凝聚团结和导向激励作用。现在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心情

  舒畅,勤奋工作,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团结、勤奋、严谨、求实”

  校风得以弘扬。“四化”管理带来的办学效益及其具有的生命力越来越清晰

  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将按“四化”管理的轨道坚持走下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