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当年失意时 漫漫人生路,难免曲折坎坷,也总有些值得回忆的过往。特别是某些节点时刻,某些命运相关的人和事,更是让人铭记,一辈子无法忘怀。 我的学生时代幸运而美好。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出身农民家庭的我,虽什么优势都没有,却一直被老师赏识和认可,一路学生干部,从班长当到学生会主席,学习上也常被老师褒奖。17岁那年,一篇命题作文,在全校作文比赛中夺冠,随后又在地市党报头版发表,成为轰动一时的学校红人。因为老师的赏识和写作上的天赋,我在年少时过早地登上了荣耀的殿堂。所以我一直认为,学校或者说老师对学生的评判,比社会之于人更客观、公正,也更看重个人的表现、学识和能力。 可惜的是,由于当年学校重理轻文,而偏爱文科的我又偏偏被分到了理科重点班。连续两年高考失利后,我不想再给家庭添负担,选择放弃学业回乡务农,等待时机。意气风发少年时,踌躇满志的我,相信诺大的世界总能找到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就这样,因为偏科我未能进入高等学府深造,也失去了系统学习专科知识和发挥特长的机会。 谁知从校园走向社会,并不是理想那么简单,而是处处受挫,前途一片迷茫。社会这所“大学”,当初我在学校入团时就领教过它的复杂和不友好了。加入共青团,虽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情,但在那个年代,也是一个人政治生命的起点,所以除了个人表现良好外,还要家庭政审过关,有些人便想借此作梗阻挡我的进步。我的父亲从七岁起便是被养父母带大的,其生父生前曾是民国时的保长,虽无劣迹,但终究是旧时代的官吏,也算是出身不好。学校派几个同学去我老家外调搞政审时,生产队管公章的会计便说没有办公室钥匙进不去,显然是找借口不想给我出具相关证明。我的几个同学很气愤,理直气壮地告诉他们,说这只是尊重基层组织,没有这个材料照样可以入团。后来是会计家属明长大嫂从家里搬来楼梯,想法进了二楼的办公室给我盖了章。 80年代初,自行车还很稀有,也很时髦。为了挣钱买车,农闲时我便跟着叔父一起用土窑烧砖瓦挣钱。和泥、做砖坯、上山打柴,什么脏活累活我都拼命干,每天汗流夹背,只为实现人生第一个小梦想。谁知叔父也是个半桶水师父,结果在烧制火候和用水降温时掌握得不好,烧了一窑卖不出去的“老黄牯”,白忙乎了几个月,只得就此作罢。 呆在家里苦闷之时,在村小学当校长的二姑父让我去学校当了临时代课老师。一段时间之后,因为有村干部因子女安置问题从中作梗,上面又争取不到民办老师资格名额,从民师起步实现梦想的计划又落空了。适逢隔壁乡镇兴办大型砖厂招工,二姑父的同学在那儿当乡长给了他一个名额,本来表妹去上班了,一来女孩子不太适应这种工作,二来我“闲置”在家,于是把这个机会让给了我,也算是一条出路。因为人生地不熟,又没有人际关系,厂里给我分配的是最苦最累的工种,用胶轮车拉砖坯。因为那时刚成年,身材又偏瘦弱,整晚上夜班人累得筋疲力尽,脚后跟被铁站脚打破了流着血,也只能忍着坚持,这是我人生最艰苦也最深刻的一段记忆。 砖厂的这份工作没干多久,记忆中应该是只干了不到一个月吧,因当年高中母校师资短缺,学校领导想到了我,教育组长兼完中校长明廷金老师亲自带学校总务主任石裕龙到我家里来,聘请我去三溪中学初中部任代课老师。当年就是他老人家在全校师生大会上,手里举着我在地区党报发表的文章激动地说:“这是程ⅹⅹ同学的光荣!也是我们三溪中学的光荣!”正是因为那次的轰动,让很多人记住了我,也正因为这个改写了当年窘迫的人生! 记得那天下着大雪,我还在砖厂上班,后来祖母告诉我,正在生病发烧的祖父听到这个好消息,病都好了,一轱辘从床上爬起来去挑水,让祖母做饭招待贵客。其实这次之前学校已派老师来请过我一次,当时我因为担心不能胜任没有去,结果白白错失了别人削尖脑袋争取不到的机会。因为亲历了一些事情,这次自然不会再放弃,上班后教学上获得了学校领导的好评。后来因为初中部的领导在某些问题上对代课老师有歧视现象,第二个学期又借调整宿舍为由要我让房子给别人,我一气之下果断提出了辞职申请,一些同事尽力挽留说要联名找学校,但我去意已绝,终未回头。尽管如此,前前后后这些好心人,我一直记在心里。 回到家里,我没有忘记学习。我相信总有出头之日,即使简单粗暴的父亲有时怒我不争而生气,说叫我将来啃书当饭吃,我也没有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1984年国家“开科取士”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国家干部,经三级联考,我终于考取录用为国家干部。说起这个机会也来之不易,后来我才听说,当年招考虽说是面向社会,其实在下面也是有名额限制的,比如一个村选派多少人去参加,如果不让你去也只能干瞪眼,据说当年有一个同乡是极力向镇里举荐我的,这个老乡叫饶从祖,当年在小镇当农技员是临时工,他对村里人说:“如果这次不让程正辉参加,村里干脆别派人参加了。”因为头一次村里安排的村干部子女去没考上浪费了指标。 后来我去镇里考试,是副镇长王义浩告诉我才知道了这些,同时他也鼓励我说:“我们看好你,你要为镇里争光,更不要辜负了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哟!”后来我在语文科目考试中作文几乎莸得满分的好成绩。那些热心人的亲切的话语和殷切的期望也一直鞭策鼓励着我努力工作与人为善。 
程正辉,阳新作协会员。热爱文学,年轻时曾在地市级报刊发表过诗歌、杂文、随笔等,欲重拾旧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