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是普桑(1594-1665)的《第欧根尼于山野》,现藏于巴黎卢浮宫。画面通过简单的肢体动作体现了普桑对第欧根尼哲学思想的理解,在画面的右下角,第欧根尼看着那个用手舀水喝的耕田人,大为震动,不禁失手掉落了自己打水的陶罐:自然中的人难道不正是这样喝水的吗?看来陶罐也是多余。他扔掉陶罐,从此真正使生活臻于简无可简的境界。看过上篇文章的朋友应该有印象,第欧根尼是哲学家,犬儒派的代表人物,极减主义的鼻祖。 普桑在作品中引入了大量的风景,这一点与当时文艺复兴和早期巴洛克的画家都极为不同。普桑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绘画匠人,而是一个饱读诗书的综合性文人,这一点让他在众多西方画家中显得特立独行。由于对古希腊古罗马典籍多有研究,所以他的画典故更深,更具有古典文化的气质。 这幅是普桑的代表作之一《随着时间的乐音舞蹈》,这是以时间为主题、全方位表现线性时间观的名画。画面中心手拉手跳舞的四名男女分别代表着富裕、贫穷、勤奋和愉悦,他们随着时间的节拍旋转不息,暗示着人生中贫富苦乐的交替。画面右侧,戴着翅膀的时间老人赤身裸体地演奏竖琴,虽然并不那么醒目,但他才是一切的操纵者,舞蹈的节拍以及音符背后的情绪完全掌握在他的手里。画面右下角的小天使凝视着一只沙漏,那是时间老人的标记之一;处于左下角对称位置的那个小天使顽皮地吹着气泡,向观者提示着一句古老的拉丁谚语:“泡沫般的人生。”画面左侧的石雕是古罗马的门神杰努斯(Janus),“一月(January)”的名称就是为了纪念他而来的。杰努斯也被称为两面神,生有一正一反两张面孔,一张脸回顾过去,一张脸张望未来。而在一切人、神、物的头顶,在云霄之上,太阳神阿波罗驾驶着太阳车,由黎明女神开道,辉煌地向东方行进。他手持一只金光闪闪的圆环,在普桑的时代里,这是象征永恒的符号。 这幅是普桑的代表作《阿卡迪亚的牧羊人》,画中四个牧人头戴花冠,手拿手杖,在读一个石碑上的经文:“ 我也曾住在阿卡迪亚”。阿卡迪亚在西方文化传统里相当于中国的桃花源,是田园牧歌生活的理想典范。这幅画透露给人们的含义是:哪怕再美好的现实生活,哪怕当真生活在阿卡迪亚,也只是匆匆一瞬而已,所有的欢乐都将被这样的一块墓碑掩埋殆尽。 普桑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领导者,被称为法兰西绘画之父。普桑的风格影响了当时众多年轻的法国艺术家,甚至一直影响到包括塞尚和安格尔在内的众多后代法国画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