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宝宝,两三岁开始烂牙。家长认为,乳牙反正要掉,换牙后再重视恒牙就行了。还有的家长甚至还听过这样的说法:乳牙越烂,恒牙越好。事实上,孩子换牙后要拥有一口漂亮的好牙,换牙前的乳牙期,是很重要的关键期。只有保护好乳牙,才会有健康的恒牙。乳牙不好,会影响孩子一生!乳牙龋坏妨碍咀嚼,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乳牙龋坏造成缺失乳牙,导致恒牙萌出异常或咬合异常,会让孩子的脸型和发音受到影响;儿童颌面部血液丰富,病变区的细菌可随血液播散到其他部位,严重的甚至能引发其他器官或部位的病症。孩子的牙齿出了问题,牙医给出的解答大部分都是,孩子要少吃糖,勤刷牙。对于少吃糖只是回答了造成牙齿出问题,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勤刷牙的回答未必能够解决问题,因为现在刷牙还是很普及的一件事。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全身的骨骼健康、骨髓充足,牙齿才能健康。而骨骼的健康与否取决于肾。固肾是保养牙齿的根本也就是说牙齿是肾在主管。 一般来说孩子牙坏了出了问题都是肾气受到损害所致,所以所有让孩子肾气受损的行为都可能反应在孩子牙齿上面出问题了。而回到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以下几点是最伤孩子肾气的。第一就是熬夜;第二是各种的冷饮;第三是打的各种激素、抗生素;这几点是直接伤害了孩子的肾阳,而肾阳一受损,则孩子的牙齿出问题,大便不规律,头发枯黄就是自然的结果了。“齿为骨之余”“肾主骨”,属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之经脉络于龈中、上齿,手阳明大肠经之脉入于下齿,故除身外,牙齿还与胃、大肠等脏腑关系密切,所以饮食方面也要尤其注意。当孩子添加辅食后,母乳和食物残渣混在一起,就给坏形成提供了温床。夜间宝宝的唾液分泌会大大减少,所以晚上吃过母乳后,要及时喝几口水。如果是喝配方奶粉的宝宝,无论是否添加辅食,都比母乳宝宝更容易得龋齿。还有一个,不得不说吃糖的问题。如果少量的食用天然糖,则可以正常的开孩子的胃口,这个是补脾胃的,《黄帝内经》所谓甘味入脾。但如果孩子平时大量吃糖,或者甜食。太过了,就导致脾土太过克到了水,水就是肾。所以,甜食适度就好。但前提是这些甜食里面的糖是天然糖(如麦芽糖),而不是人工糖。 除了不多吃糖,还要注意不要吃了热东西后紧接着就吃凉东西,或者吃了凉东西后猛然就吃热东西,冷热变化太剧烈,牙齿本身会受不了,脾胃更受不了,一旦脾胃受损,最终还是会影响到牙齿。 至于刷牙,本质是只是个清洁问题。有正常的刷牙,卫生习惯就好,如果卫生习惯有问题的孩子,比如吃了那些强酸性的“可乐”,不刷牙。那些酸性的东西本身就可能腐蚀着孩子的牙齿。但还有一点家长要注意,现在的牙膏本身就是化学品,化学品就有腐蚀作用。所以如果要刷牙建议用牙粉,牙粉的主要成分是青盐,既固了肾气,又清洁了牙齿。最后,如果您的宝宝牙齿出了问题,还可以参考以下5点总结。1.培养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卫生习惯。保证孩子的肾阳不受损伤。尤其是有爱尿床、换牙晚,或者有些牙还不掉,或者牙缝特别宽的这些孩子,牙齿特别稀的,头发比较黄的。就应该有意识地用一些方法帮他把肾气充实了。平时可以多补充一些核桃、山药、黑豆、黑米等益肾的药食同源之品。2.拒绝冷饮,尤其是碳酸类饮料要完全杜绝,甜食适量就好。但要保证是天然糖。摄入过多肉、蛋、奶引起的积食,也要注意预防,清淡饮食。 3.给孩子每天用正宗的手法给孩子推拿(肾区、脾区加重)。4.如果孩子大便不规律、腹泻,可以考虑晚餐少吃;平时可以给孩子捏脊或艾灸;多吃一些山药、茯苓、芡实、焦米粥等养脾的食物;睡觉时,给孩子温敷肚脐。5.这些固肾、护脾的习惯措施做过之后,孩子肾、脾、胃之气会逐渐补足,不用太担心,孩子换牙后会给你一口洁白健康的好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