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投 银行信贷”VS“股权 EPC”,到底谁更胜一筹?

 跳墙佛 2021-12-13

一、“股权 EPC”片区开发模式诞生的由来及前景

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被审计署严格审计的大背景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项目的操作模式处于“群雄混战”的状态,这期间,以片区开发项目模式采用的“股权 EPC”模式大行其道,横扫各地的大片区投资项目,尤其是新城建设领域,此模式诞生的背景就是传统施工项目“狼多肉少”的前提下,施工类央企被动的从施工向投资转型,通过投资带动施工,这种思路正好与地方政府新城建设的思路相契合,新城建设需要大范围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项目开路,通过整体区位优势的提升、土地价值的攀升以及产业导入最终形成区域的发展腾飞,因此双方一拍即合,通过某些“专业”咨询机构的项目策划,非标准化的片区开发模式诞生。新模式的诞生势必带来争相效仿,但新模式的核心问题始终没有解决,究其原因是此模式无法获得金融机构的项目融资,即此模式有非常明显的新增政府隐性债务倾向,一开始金融机构还踊跃尝试,到后来出台银保监会15号文之后,“不得提供以预期土地出让收入为偿债来源的融资”明文出台后,彻底堵死了片区开发模式的大规模扩张之路。所以财力雄厚的央企纷纷以自有资金(或利用央企自身信用增信担保的融资)来参与片区开发,其所寄予希望的是地方政府在片区开发中给出的“滚动”发展二字。滚动的是什么,大家都知道,土地出让连连受阻,自然滚动就很难,因此以滚动土地的新城建设的片区开发项目从中长期看,几乎是没有出路的。剩下的一类就是产业导入类片区开发,此类项目是施工类央企不擅长的内容,因此与擅长产业招商的企业合作才是其中的发展之道。但要老张说一句,片区开发类项目的本质模式就是依靠别人支付投资成果(普遍以投资回报率为标的就是其明显特征),这与大家常识中项目投资要依靠项目经营获取收益的基本逻辑大相径庭,因此一旦总是依靠别人支付对价,而别人的钱又穿透来看是政府支付的,总归名不正言不顺。

二、城市更新和EOD给“城投 银行信贷”打开了一扇窗

严控政府隐性债务的背景下,城投公司几乎无所作为,这一点在专项债券项目偏少可见一斑,因为模式限制的太死板,政府和城投公司不能随心所欲,给点专项债券限制这个,限制那个的,再被财政砍掉一部分,真心不够塞牙缝。因此无所作为是当前城投公司的常态,再有一点就是债务到期的疲于奔命,因为到期融资倒贷是维持存续的基础,这个点被今年银保监会的15号文给惊了一下,好在最后出台了补充文件,让大家虚惊一场,但融资平台公司新增流动资金贷款被彻底管住,申请项目融资需要政府明确不新增政府隐性债务。此时融资平台公司的动力严重不足。上帝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势必要打开一扇窗,随着住建部城市更新政策的明晰及国务院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出台,似乎就打开了这扇窗,在这类政策明朗的前提下,金融机构纷纷给力城市更新,已有国开行、工行提供给融资平台公司(城投)城市更新贷款,具体哪些是城市更新和生态保护修复的范畴,老张认为跟片区开发中新城建设的内容相似。主要区别是银行可以融资的项目,是项目本身依靠项目本省和政府给定的资源可以平衡贷款本息,片区开发是依靠别人支付投资回报的固定收益债权模式,由于新增政府隐性债务嫌疑无法融资,即两种模式最大的区别就是如何获取投资回报的方式不同。

三、“城投 银行信贷”VS“股权 EPC”,到底谁更胜一筹?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这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政府方推出之后,有两种主要的推进思路,即选择银行介入由本级城投公司作为主体,或者是选择央企城市项目公司,一并施工总承包给央企,由城投支付投资回报。这二者的区别是第一种属于国家鼓励的模式,只要解决投资项目与政府给定的自然资源合并招选实施就解决其中的问题(包括土地一二级直接或间接联动),依靠经营资源获取回报偿债,而第二种可以快速实现政府意志,可以极大限度的调动央企的积极性,当然也有一部分合规性的问题。所以大家就会说老张倾向于第一种,没错,老张认为第一种的优势明显,但短板也很明确,就是涉及银行信贷的资本金如何解决,通常政府和城投公司在资本金解决问题上都有困难,因此老张建议此时可以引入央企投入项目资本金,然后把项目投资和开发资源一并赋予央企,由其双方成立的项目公司向银行申请贷款,最终依靠经营自然资源解决后续资金及合规操作问题(当然项目范畴内的施工得给人家央企或与城投公司分匹施工标段),这点是没有问题的。因此未来是央企介入城市更新以合规方式获取项目,获得施工资源,真正投资的开始,这不是二选一的问题,而是如何适应当前国家的重大政策及金融支持政策。

最后来张强调,投资风险不是你给我解决,而是通过双方合作共同化解分担,所以单一片区开发“投资回报率、车公里补贴”这类指标注定在企业间合作是行不通的。不要再用负债思维解决问题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