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哪几点可以判断出一个产品经理的专业水平高低?

 墨子连山 2021-12-13

为了方便讨论,咱们给产品经理也分个段位,下面看看从0段到10段分别对应的是什么。

1、最初级的,就是根据用户反馈的一些bug或者独立的散点,总结出一些需求,扔给研发,这种是大多数,但他们不入流,算0段。

2、成为资深用户,把产品用得滚瓜烂熟,对每一个流程,不论主线还是支线都要如数家珍,自己可以汇出全部流程图。在用户提出问题时,能映射到流程上,并能结合流程中与之衔接的活动统筹设计,这是入门了,算1段。

3、成为一个挑剔的用户,在解决用户的问题之余,自己直接对产品提出迭代建议,此时算2段。

4、把用户的需求做统计分析,结合自己的经验,发现问题背后隐藏的需求。例如用户觉得审批慢,看上去这个问题很简单,只需要加快审批甚至取消审批就好了,而实际上这个问题之所以存在了这么长时间,正是因为审批是无法取消的,因为那样会造成漏洞、会被不法之徒钻空子,时效也比之前优化了很多,很难再提升了。这时,你应该发现,实际审批速度并不算慢,甚至比竞对还要快,那为什么用户不满意呢?原来是因为产品中没有给出用户一个合理的预期,也没有提示当前进展,用户被蒙在鼓里、两眼一抹黑,产生了不良情绪。所以,你要做的只是提一个需求,加上一个进度条,给客户一个合理的预期,告诉他现在到哪里了,还有多久能完成。做到这步,算3段。

5、产品经理发现问题、获取需求无非三条路,通过自己、通过用户、通过数据,当你能通过数据发现问题并提出需求时,路又宽了一些,你可以找到那些原本自己和用户都没有发现的问题。此时,到了4段。

6、产品经理实现需求主要靠研发,但不能只依赖研发,研发带宽永远是不足的。这时,你要学会用另一个抓手,线下流程。未必所有功能都必须通过系统实现,在没有系统之前该干的活不也都在干?不是没有系统支持就寸步难行的,不要把所有的锅都甩到研发头上,这个误区自己要避免,也要引导业务团队避免。当然,问题还是要解决,当研发能力不足时,你要通过设计线下流程解决问题、满足需求,日后再把流程线上化、自动化。能做到这一点,可以到5段。

7、到了5段,产品经理的所有渠道都已经打开,这里面包括了用户、自己、数据;线上、线下两个抓手也都能够协调使用。现在你的注意力就要更多的放到调配资源上了,研发资源永远是有限的,这有限的资源首先要保证产品能够常常运转,不能出现漏洞被薅羊毛、更不能某一处超负荷崩了。怎么办?动态的调配需求优先级,站在全局角度统筹协调。到此,就成为6段。

8、在保证运转的基础上,能够发现短板、发现瓶颈,把资源用在刀刃上,使得投入产出最大化,这不只是需要对全局的理解和把握,更需要很强的沟通能力,很多时候一个需求上了就能解放一个部门的996,甚至可以让一个部门的业绩扶摇直上,那么先解放谁、先助推谁?这就成了众矢之的,不但要想清楚,还要沟通好,所谓沟通不是讲道理,而是管理情绪,让大家心甘情愿的配合你。做到这一步,你是7段。

9、以上,你已经把技术性的工作做到了极致,这些说难也不难,毕竟有迹可循,可接下来再想提升可就要摸着石头过河了。如果你能解决一个行业痛点,例如水很深的二手车行业,那么你是8段。

10、如果你能从无到有创造一个行业,解决市场需求,例如淘宝,那么你是9段。

11、如果你能开始一个时代,以前大家连想象都想象不到,例如iphone、可能将来还有华为的5G、6G,那么你是10段。做到这一步,理性是远远不够的,你不能通过推理去创造一个时代,你需要的是巨大的想象力,那种可以倾泻而出、不吐不快的想象力;需要对美的向往与执着追求,这种追求把你变成偏执狂;并且有强烈的好奇心驱动你不断探索,仿佛瘾君子,三月不知肉味、为伊消得人憔悴,只为知道山的后面是什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