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紫宫昭焕。太乙微玄。降临下土。尊高上天。载陈珪(guī)币。式备牲牷(quán)。云箛(gū)清引。栒虡(jù)高悬。俯昭象物。仰致高烟。肃彼灵祉(zhǐ)。咸达皇虔。——南北朝·沈约《梁雅乐歌· 禋(yīn)雅一》 平枝栒子的中文学名是:平枝栒子 平枝栒子的别称有:铺地蜈蚣、小叶栒子、矮红子等。 平枝栒子的植物学分类: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蔷薇目——蔷薇科——苹果亚科——栒子属——平枝栒子。 平枝栒子的命名者及年代:Dcne., 1877。 平枝栒子的形态特征 平枝栒子属落叶或半常绿匍匐灌木,高不超过0.5米,枝水平开张成整齐两列状;小枝圆柱形,幼时外被糙伏毛,老时脱落,黑褐色;叶片近圆形或宽椭圆形,稀倒卵形,长5-14毫米,宽4-9毫米,先端多数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有稀疏平贴柔毛;叶柄长1-3毫米,被柔毛;托叶钻形,早落。 平枝栒子的花1-2朵,近无梗,直径5-7毫米;萼筒钟状,外面有稀疏短柔毛,内面无毛;萼片三角形,先端急尖,外面微具短柔毛,内面边缘有柔毛;花瓣直立,倒卵形,先端圆钝,长约4毫米,宽3毫米,粉红色;雄蕊约有12,短于花瓣;花柱常为3,有时为2,离生,短于雄蕊;子房顶端有柔毛;果实近球形,直径4-6毫米,鲜红色,常具3小核,稀2小核;花期5-6月,果期9-10月。 平枝栒子的生长习性:平枝栒子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耐干燥和瘠薄的土地,不耐湿热,有一定的耐寒性,怕积水。 平枝栒子的分布范围:平枝栒子分布于中国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生于海拔2000-3500米的灌木丛中或岩石坡上;尼泊尔也有分布。 平枝栒子的繁殖方法:平枝栒子的繁殖常用扦插和种子繁殖;春夏都能扦插,夏季嫩枝扦插成活率高。 平枝栒子的医药用途:根(水莲沙根)、全草(水莲沙):酸、涩,凉;具有清热化湿,止血止痛等功能;用于泄泻,腹痛,吐血,痛经,带下等疾病。 平枝栒子的园林观赏 平枝栒子枝叶横展,叶小而稠密,花密集枝头,晚秋时叶色红色,红果累累,是布置岩石园、庭院、绿地和墙沿、角隅的优良材料;另外可作地被和制作盆景,果枝也可用于插花,在园林中可用于布置岩石园、斜坡等,是优良材料;也可做基础种植或制作盆景。 平枝栒子的主要观赏价值是深秋的红叶;在深秋时节,平枝栒子的叶子变红,分外绚丽;因平枝栒子较低矮,远远看去,好似一团火球,很是鲜艳;在每年的深秋,在植物园里经常有摄影家被它鲜艳的红叶吸引住,成为意外发现,对它拍照。 平枝栒子的花和果实也有观赏价值。其花因开放在初夏,它的粉红花朵在群绿中却默默开放。粉花和绿叶相衬,分外绚丽。平枝栒子的果实为小红球状,终冬不落,雪天观赏,别有情趣。其实平枝栒子是一种很好的园林植物,特别是在园林中,和假山叠石相伴,在草坪旁、溪水畔点缀,相互映衬,景观绮丽。平枝栒子的小枝是一层一层的,故树形也很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