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狯园·仙幻卷》:顶缸和尚

 可cu4hklq2bcjo 2021-12-13

牡丹十三方

赵郭里,战国时代名唤“语儿溪”,位于浙江嘉兴府崇德县城二十里外。当地活跃着一支望族,族人姓郭,祖上在南宋理宗朝为御医,医术精湛,深得理宗器重,一门之内,纡金曳紫,叠蒙天恩异数。

关于郭家医术渊源,流传着一个神奇的传说。据说当年有道士至郭家门上化缘,郭老太公不肯轻慢,把道士殷殷请进家来,请他坐在饭厅里,舒舒服服地吃了一顿斋饭。道士吃完,将盛饭的大碗倒扣桌上便走了。郭家下人进来收拾,那碗却像钉在了桌子上一般,怎么也拿不起来。郭太公听说后,亲来察看,他伸出五指,拈着碗足轻轻一提,便提了起来。只见大碗之下,扣着一朵盛放的紫牡丹,花开十三瓣,每片花瓣中藏着一首医方。郭家人照方疗病,灵验如神,渐渐名声传开,远近官民咸来求医,郭府户限为穿。

这些医方世代相传,到万历时期,已传了几十代,至今郭家子孙依然称其“牡丹十三方”。提督广东学政的郭子直郭大人,正是赵郭郭氏昆嗣。郭子直父子皆为硕德清望的长者,与钱希言相善。

嘉兴府崇德县1去城二十里,地名赵郭,即古“语儿溪2”上也。郭氏始祖,宋理宗朝御医,得幸于上,一门之内,纡金曳紫,沐恩称异数焉。其家曾遇一道人诣门乞食,食毕,合其碗于案上,众莫能举。郭翁启视,有紫牡丹花一朵,共十三瓣,每瓣中藏一方,依法疗病,远近赴之如市。传于子孙,今数十世,皆曰仙传牡丹十三方矣。云仍3中近有学宪4子直5,父子并长者,与余善。

1.崇德县:五代晋天福三年 (938) 吴越分嘉兴县置,治所在义和市 (今浙江桐乡市崇福镇)。南宋、明代属嘉兴府。

2.语儿溪:在今浙江桐乡市崇福镇东南。据《越绝书》,昔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入吴为奴,途中勾践夫人诞下一个女婴。勾践夫妇心知此去吴国,生死未卜,断不能将婴儿带在身边,因寄养在附近一个名叫“就李”的乡村。也许临别之际,勾践夫妇曾对婴儿谆谆尽语,因此灭吴之后,勾践改就李为“语儿乡”。附近一条河流,随之得名语儿溪。《明统一志》:“语溪一名语儿中泾,又名沙渚塘,在吴越时为吴栖兵之地。

3.云仍:远孙。

4.学宪:指提督府、州、县各级地方学校的提学院道的提学官,一般一省设一人,总理一方学政,相当于今天的省教育厅领导。由于多挂衔按察司,理论上属于监察、法纪部门,故称“督学宪臣”,简称学宪。清代的学政官员亦沿用此称。

5.子直:郭子直(1532-1611),字舜举,号汾源。崇德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历官尉氏知县、兵部武库司主事。万历十三年,擢广东佥事提督学政。调福建按察副使。左谪后,归里。善诗文。著有《二京集》、《三浙集》、《中林集》等。

顶缸和尚

顶缸和尚的法号很奇怪,叫做“真颠”。这法号是谁给他取的,没人知道,就像没人知道他是在哪座寺庙剃度出的家,也没人知道他而今正在何处挂单。他总是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至于出现前在哪里,消失后又去了何处,没人说得上来。世人只知这和尚剑术精绝,善分身隐形之术,神通广大,乃是僧侠、剑仙之流。

二十年前,顶缸和尚云游路过山阴县,投在秀才祝良柱家驻锡。这位祝秀才虽是书生,颇具侠气,为人慷慨好义,最喜延接方外异士。他也久闻顶缸和尚大名,接待和尚住下后,打算好好讨教讨教。

没想到和尚行踪飘忽,捉摸不定,前一刻明明看见他站在院墙边,等走上前时,人却不见了;有时与他并行,好端端的,人又不见了,东张西望寻他时,他又倏忽出现在旁边。倒是吃饭的时候,和尚从不缺席,他饭量惊人,每天几斤牛肉打底,酒饭无算。顶缸和尚人如其名,出入行止,头上常顶着口五斗大缸,任怎样他奔走转折,那口缸总是四平八稳,晃都不晃一下,祝家人众见了,莫不叹为观止。和尚轻功尤为卓绝,攀垣走壁,如履平地。每当月明之夜,便睡在树巅,中夜之际,曼声长啸,一乡楼宇皆惊。

和尚在祝家逗留弥月,临去的前一夜,大觥痛饮,对秀才道:“贫僧欲献一薄艺,劳主人秉烛。”祝秀才素有胆气,便持遮着烛奴,立于屏风之前。只见顶缸和尚将锡杖一顿,嗤的一声,透出一道白气,匹练也似,环绕身周,并不消散。和尚头顶大缸,在那白气之中滴溜溜旋转起来,他越转越快,整个人化成一条残影。众人瞧得眼也晕了,忽而影子散去,和尚凭空消失。那时门户尽皆上了锁,众人满厅堂地找,哪里都找他不到。少顷,却见他大喇喇地坐在那里,仿佛从来不曾离开一样。

这一夜直饮到五更,酒尽夜阑,重门深锁,和尚再一次消失,从此再也没回来过。

顶缸和尚,名真颠,不知其所止,亦不知其所自。善击剑,得分身隐形之术,或云僧侠,或云剑仙。二十年前,云游过山阴县,闻祝秀才良柱好道,喜延方外士,留止其家一月。出入往来,变幻莫测,前后左右,踪迹无定。日啖牛肉数斤及酒面无算。头上常戴一大五斗缸,且行且走,折旋如蚁,观者无不异之。每当月明之夜,巢于树巅,作曼声长啸。尤善超越,攀垣直上,捷若猿猱。然多坐卧于壁上。与人行,忽不见,已复在旁,人莫测其处也。

将去之前一夕,命置酒,酒至,连举数大白,谓祝生曰:“吾为若设戏,若为我秉烛。”生素有胆气,便携烛立屏风下。忽见杖头一击,划然声裂,有白气长数十丈,状如素霓,环绕其身,左盘右旋,蓬转数回,但睹衣色成规1,倏忽失处。时门户皆鐍,求之不得矣。少顷,则依然坐于堂上焉。五更酒尽,明月西行,重门深锁,竟不知其所之。

1.规:圆形。形容和尚旋转之快,衣服上的颜色连成了一个个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