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调笑令·胡马/韦应物《10》《3》《50》《94》《112》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描绘一幅草原骏马图。抒发一种迷茫人生,归宿何处的情感。跑(páo):指兽蹄刨地。《219》跑作咆。 2.塞下曲其二/卢纶《51》《58》《111》《186》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卢纶(739-799),陕西永济人,官至检校户部郎中。大历十大才子。 歌颂将军勇武。 3.塞下曲其三/卢纶《51》《58》《111》《15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诗歌截取乘胜追击的一个镜头。 4.送李端/卢纶《33》《55》《58》《81》《111》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诗。风尘:指社会动乱。《3》《84》《387》作掩泣。 5.江行次武昌县/卢纶《156》家寄五湖间,扁舟往复还。 年年生白发,处处上青山。去国空知远,安身竟不闲。 更悲江畔柳,长是北人攀。 羁旅之思。 6.逢病军人/卢纶《3》《35》《37》《26》《111》《156》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记录患病军人返乡的悲惨遭遇。《32》《46》《186》古作长。 7.赠灵澈上人/卢纶《32》军人奉役本无期,叶落花开总不知。走马尘中头雪白,若为将面见汤师。描写军旅生活的辛苦和煎熬。奉役:服役。 8.山店/卢纶《39》登登山路何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风动叶声山犬吠,几家松火隔秋云。写投宿所见所闻。登登:状声词。决决:水流声。《186》《223》何作行。 9.晚次鄂州/卢纶《81》《58》《111》《156》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对安史之乱的愤慨。次:到达。估客:商人。更堪:更难堪,岂能再听。估客句:正确解释为诗人白天心烦无眠,商人则熟睡。晚上舟人夜语,我仍然无眠感到潮水上涨。知、觉前省略主语。《18》《84》《387》衰作愁。 10.长安春望/卢纶《58》《18》《81》《125》《156》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写感时伤乱,抒发乱离中的思家望归之情。千门:长安城。川原:河流原野,指家乡。 11.早梅/张谓《37》《42》《46》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777),河南沁阳人,官至潭州刺史。首诗立意咏赞早梅的高洁。迥:远。《111》作戎昱。 12.题长安壁主人/张谓《32》《36》《46》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社会现象。然诺:许诺。然:答应,信守。悠悠:平淡隔膜、庸俗不堪的样子。行路心:路上行人的心理。 13.同王征君湘中有怀/张谓《55》《21》《116》《111》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写思乡之作。征君:对不接受朝廷征聘做官的隐士的尊称。书帙(zhì):书卷的外套。一作“书箧”。 14.宫词/薛逢《18》《4》《12》《81》《111》《117》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薛逢,841年永济进士,巴州刺史。性傲,到处树敌。 描写嫔妃等待君王临幸的复杂心理,由宫人待幸联想到文人待用。袴:裤。 15.长安夜雨/薛逢《18》《102》《226》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当年志气俱销尽,白发新添四五茎。写出诗人壮志未酬的感叹,流露一种无可奈何感伤。桂玉:喻昂贵柴米。老天怎能知道我心里牵挂着昂贵的柴米,连做梦都会惊醒。 16.春雪/刘方平《32》《222》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东。刘方平,洛阳人。看似咏雪,实则讽刺只有富贵人才会赏雪。似花处:雪落如梨花。洛城:豪贵所在。讽穷富见雪不同感。《35》作洛城东。《186》为洛城中。 17.采莲曲/刘方平《58》《2》《111》《145》落日晴江里,荆歌艳楚腰。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写采莲女的生活。 18.秋夜泛舟/刘方平《81》《222》林塘夜发舟,虫响荻飕飕。万影皆因月,千声各为秋。岁华空复晚,乡思不堪愁。西北浮云外,伊川何处流。秋夜所见所闻引发思乡情。 19.春怨/刘方平《37》《42》《46》《58》《32》《222》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写宫中妇女的幽怨。 20.代春怨/刘方平《32》《222》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截写思妇早晨所闻所见所思,写出对久戍西疆的丈夫的离惜别绪。尽向西:唐时征战多在西陲。 21.月夜/刘方平《37》《46》《58》《50》《32》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从惊蛰之夜虫叫引起对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阑干:横斜的样子。偏:才。 22.枫桥夜泊/张继《58》《145》《156》《186》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湖北襄阳人,进士出身。表现作者孤独寂寞的情怀。 23.闾门即事/张继《125》《35》《37》《145》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对过度征兵导致农村凋敝的愤慨。逐楼船,从军。 24.征人怨/柳中庸《111》《50》《58》《91》《186》《222》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775),山西永济人,柳宗元祖叔。写戍边者的苦辛。朝朝(zhāo):日日夜夜。马策:马鞭。刀环:刀柄铜环,喻战事。《179》作者为柳淡,为其本名。 25.凉州曲/柳中庸《46》《35》《156》《222》关山万里远征人,一望关山泪满巾。青海戍头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写戍役思乡之情。 26.听筝/柳中庸《3》《111》《222》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写听筝时的音乐感受,抒发感时伤别。江南句:指南北远离两地相思。诗人族侄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被贬南陲。这末二句也是有感而发。 27.移家别树/戎昱《34》《222》手中庭前树,人移树不移。看花愁作别,不及未栽时。 戎昱(744-800),湖北江陵人,官至虔州刺史。搬家时对花草等的留恋之情。 28.和蕃/戎昱《3》《36》《85》《222》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借古讽今的政治讽刺诗。千年骨:指汉朝臣子的枯骨。 29.桂州腊夜/戎昱《81》《85》《111》《214》《218》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腊夜怀乡思归之情。天亮后号角一响,更鼓声歇,表明长夜过去,清晨来临。分:是以听觉上的不同,反映时间上的划分,透露梦断以后闻角声以前一直未眠。 30.移家别湖上亭/戎昱《36》《46》《37》《58》《156》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对故居恋恋不舍之情。好:喜爱。移家:搬家。 31.宿湘江/戎昱《125》《32》九月湘江水漫流,沙边唯览月华秋。金风浦上吹黄叶,一夜纷纷满客舟。 湘江所见秋景。金风:秋风。浦:水滨。 32.感春/戎昱《32》《222》看花泪尽知春尽,魂断看花只恨春。名位未沾身欲老,诗书宁救眼前贫。读书改变命运的励志诗。 33.霁雪/戎昱《32》《37》《46》《34》《145》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雪霁美景,心情愉悦。 34.收襄阳城/戎昱《32》《222》五营飞将拥霜戈,百里僵尸满浕河。日暮归来看剑血,将军却恨杀人多。 对战争的反思。浕(jìn):水名,湖北省枣阳县。 35.塞下曲/戎昱《37》《46》《58》《34》《132》汉将归来虏塞空,旌旗初下玉关东。高蹄战马三千匹,落日平原秋草中。刻画戍边将士的形象。 36.赠远/戎昱《32》暂出河边思远道,却来窗下听新莺。故人一别几时见,春草还从就出生。 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却来:归来。一说作者为顾况。 37.上湖南崔中丞/戎昱《81》《85》山上青松陌上尘,云泥岂合得相亲。举世尽嫌良马瘦,唯君不弃卧龙贫。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诺从来许杀身。莫道书生无感激,寸心还是报恩人。时崔瓘欲以女妻昱,不喜其姓欲改姓。戎以此诗婉拒之。表达对崔的感谢和婉拒。云泥:比喻高下悬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