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军户建立的村落:牟平“胡家楼”,先祖为宁海卫指挥使

 胶东故事会 2021-12-13

在胶东村落当中,与明代军户有关者众多。以烟台市牟平区为例,当地由军户建立的村落就比比皆是,此次要介绍的“胡家楼”村就是其中之一。

胡家楼,位于牟平城区东北部,距离老牟平师范学校不远。沿着北关大街自西向东行驶,快到师范校园时,在路边就能看到“胡家楼”的村名石碑。

从字面上来看,“胡家楼”就是胡姓人家建立的小楼的意思。而根据《牟平县地名志》的记载,村名也的确是由此而来,只不过最早来这里建造小楼的胡姓人的身份相对特殊。关于具体经过,志中载:“明末,骠骑将军胡来贡镇守鹤止寨(陈家疃西北),曾在此建一别墅小楼,后延续子孙,人口增多,得名胡家楼。”

胡来贡其人,在民国版《牟平县志》中有传。根据记载,他活跃在明代后期,“由宁海卫指挥任监军道中军,英毅绝伦,每当御侮,辄以身先。”

在上面这段文字当中,共提到了两个官职,一个是宁海卫指挥,一个是监军道中军,它们的性质并不相同。前者是胡来贡从家族那里继承来的世职,而后者则才是他自身奋斗的结果。

根据县志的记载,胡氏家族原籍瓜州(所指应该是江苏的瓜洲,不过民间也有安徽定远之说),明朝之初,胡姓先祖胡海从龙有功,被封为宁海卫指挥使,就此落户当地。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明代制度,卫指挥使为正三品武官,对应的散阶称号一般是“昭勇将军”或“昭毅将军”。而胡海获得的头衔却是“镇国将军”,对应的是从二品武官的身份。由此可见,在明朝之初,胡家的地位的确是非同一般。

有明一代,胡氏家族共有八人出现在指挥使名单当中,胡来贡算是相对较晚的一位。《牟平县地名志》中称他为“骠骑大将军”,这属于正二品武官的散阶称号,比家族世袭的镇国将军还要高。这个升迁发生在什么年代?暂时不得而知,但从县志对他生平的描述来看,也不无可能(也有可能是赠官)。

胡姓建立胡家楼村之后,人丁逐渐兴旺(现在已繁衍到了二十多世),应该也出现了向外迁徙的情况。不过,可惜的是,民国版《牟平县志》中对于胡姓军职记载较多,对于村庄分布则比较简略。只提到了胡家沟(现属乳山市)的胡姓,而没有提及胡家楼村。

根据《乳山市村庄志》的记载,胡家沟的胡姓是明万历年间,从牟平胡家楼和蓬莱迁来。这段记载中有两个迁徙地点,读起来让人费解,但既然提到胡家楼,应该有着某种渊源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