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国宝活起来!---写在《国家宝藏》第三季开播后

 云蔚志读书 2021-12-13

文物并不是老气横秋,死气沉沉,毫无生趣的。讲述历史、学习历史的方式也不应该是死记硬背、生吞活剥。机械重复、教条宣传、甚至权威洗脑,都令人疲倦生厌。

文物身上沉淀着厚重的故事,需要用一种生动的方式介绍给大众。《国家宝藏》正是这样一种新颖鲜活的传递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非传统综艺节目。前两季的播出赢得了广泛赞誉,力压当年炙手可热的《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新开播的第三季更吸引了大量观众。

活在舞台

虽然也是以文物为主角,但《国家宝藏》却没有用以往常见的文物展示、讲解,配以图片或者记录影片的形式,而是用人来演绎文物的故事。

在回归古代的舞台上,精心编辑的剧本经戏骨的出色表演,文物本身的缘起缘灭一一尽现。情节或夸张,或写实,情感或激昂,或幽怨,紧紧地牵扯住了观众。

在剧终时,一曲《定风波》响起,一切归于沉寂,之前光彩的舞台瞬时黯然,只剩下几束红光聚焦在动作暂停的演员身上,恰如历史的剪影。最妙的是,不少定格画面正与文物的造型图案契合。不禁令人有恍若隔世之感,更加陶醉于这绝妙的余韵之中,无法自拔。

《国家宝藏》第二季歌曲:《人间乐》

活在当下

国宝的前世传奇已如此精彩,今生故事更不可错过。

《国家宝藏》既关注文物的过往,也不忘今天与国宝有关的人和事。一些文物的发掘亲历者、修复守护者、研究应用者们来到现场,讲述着他们所感触到的活的文物,以及他们自己为之孜孜以求的当代故事。这更拉近了文物与当下的联系,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和兴趣。

这与阅读书籍有相同之处。人们在读进一本书后,还应该能跳到书外。唯有这样,读者才可以不仅了解书中作者的用意,更会把书的内容现实联系起来,做到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

活在世界

回顾《国家宝藏》的成功,大约是迎合了当下视频当道的潮流,人们更倾向于直观快捷地感受。又有舞台剧、国风音乐、实力派演员、现代科技、仪式感等等元素的有机叠加,无疑使尘封远古的国宝真的活了起来。在这种创新形式下,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历史必将走入广大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提高了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也更有利于独特灿烂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国家宝藏》在海外也收获许多粉丝,还曾专门在日本举办了一次音乐专场。中日艺术家共同合作,呈现出了文化多样、和平交流的盛况,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

国宝音乐会—中日合奏《沧海之路》

在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要实现伟大复兴,不仅仅需要的是经济、科技、国防等方面的提升,也应该同时重视文化的培养。希望今后类似《国家宝藏》的节目越办越好,更多的人们开始喜欢中国的历史和传统。如此,国宝们就真的活了起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