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宝藏》让文物讲述历史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9-02-02

《国家宝藏》让文物讲述历史

千里江山图

伴随着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众的向文化之心日炽。从上海中国馆蜿蜒的“世博长龙”到争睹国宝的“故宫跑”,再到眼下的老少争看《国家宝藏》,反映了人们日渐觉醒的文化自觉和对精神享受的集体需求。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年浩瀚的文化宝库中,遗留下来各类历史文物数不胜数。但说起对文物的了解,大多数人脑中浮现的还是冷冰冰的图片和文化符号,对文物本身蕴含的历史渊源、文化底蕴却一无所知。而《国家宝藏》作为一档文博类综艺节目,通过创新的传播方式、途径,以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向观众讲述国宝的故事,让文物走近人们的生活,真正让文物“活”了起来。

《国家宝藏》让文物讲述历史

通过历史与故事的串联,让民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和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文物作为高雅厚重的代名词,难免会遭遇曲高和寡的窘境,仅仅通过博物馆这一途径,人们很难真真正正地去深入了解一件文物。而《国家宝藏》通过传播方式的创新,让明星、考古学者、文博人员多方对国宝的“前身今世”进行演绎、讲解,让文物“说话”,使观众在欢笑与唏嘘间了解文物背后那些非凡的故事,更为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魅力,了解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传承。

《国家宝藏》让文物讲述历史

运用现代媒体传播,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唤醒守护传统文化责任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说:“不创新,没有一家博物馆的大门能够开得下去”。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也为传统元素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提供了契机。借助网络各大视频网站、手机App等途径,还原文物背后的故事,使人们更近距离地了解尘封在博物馆深处的文物,不仅可见,更可知,真正让文物在人们眼前“活”了。

文物作为传统文化的承载者,象征着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了解文物、保护文物,不仅是重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遗产的表现,也是加强当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体现,期待有更多像《国家宝藏》一样的节目出现,让更多的文物“活”起来,也让更多的人来领略中华传统文化之美。(谷方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