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粤东粤西还靠近珠三角地区,粤北的发展依然很乏力,原因何在?

 龙虎云也 2021-12-13

比粤东粤西还靠近珠三角地区,粤北的发展依然很乏力,原因何在?

广东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是由来已久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目前按照GDP来整体评估的话,粤东粤西的整体发展仅次于珠三角地区。

而粤北的整体经济状况还是要落后于粤东和粤西的。

一般人的常识会认为越靠近发达地区,经济会越好。

而粤北地区,地理位置更加靠近经济高度发达的珠三角。

经济却没有超过距离珠三角较远的粤东和粤西。

是什么原因导致珠三角的“后花园”经济发展不起来的呢?

摊开广东的地图,经济区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

按照地形来划分的话,可以简单划分为沿海和山区。

沿海的地方基本以平原和台地为主。

而山区的海拔就比较高,地形起伏崎岖不平。

自古以来中国坊间就流传着一句话叫“路通财通”。

这句看似普普通通的四个字,却凝结了我们祖先的劳动智慧。

在古代,人们的贸易运输交流基本依靠体力或者畜力。

后来发展到运用水路来解决运输问题,于是大兴开凿运河。

同时也解决了部分人们的用水和灌溉的问题。

到了近代铁路进入中国,人们才开始依靠铁路来运输。

对内贸易用铁路公路加水道,而对外贸易则用海运。

不过面对水系不发达的地区,只能依靠铁路公路解决运输问题了。

如果遇到海拔高和水系落后,再加上铁路公路少且修建难度高等等因素,要发展经济就更加难上加难了。

粤北地区的各个城市,或多或少都带有上面一些“症状”。

它们多以山地为主,其中部分拥有小盆地的城市,早已经发展成城市的市中心了。

不过可以发展经济的腹地也实在太小了,发展经济的限制就会加大。

对比广东的沿海地区,平原和台地居多,选择铁路公路和海运都是十分方便的。

从运输成本来分析的话,海运成本会远远低于陆运和空运。

珠三角把低端制造业或者一些加工产业转移去粤北地区,加速粤北工业2.0进化。

不过还是因为地形地貌的影响,如一层厚厚的隔膜,把粤北与珠三角的经济差距加大。

围绕在珠江口的平原城市,尤其是广州和深圳两大核心一线城市。

把更多的产业转移到珠江口东西两岸的城市。

这样好的经济外溢红利,粤东和粤西都还可以尝到几口汤。

而粤北则最后还是被规划成“北部生态发展区”。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地制宜。

文旅的方向可能会是粤北地区的不错的发展赛道。

发展的重点落在生态和文化方面,未来政策和扶持力度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虽然粤北比较靠近珠三角,但是发展粤东和粤西,变得更加容易和迫切许多。

广东经济的不平衡,当然离不开珠三角的影响,尤其是广州和深圳的虹吸效应。

粤北地区的人口流失还会继续加大,当然也集中流向珠三角地区。

广东的下一个增长极会落在汕头和湛江的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身上。

以点带面的发展思路,在过去全国经济发展里头,成功奏效的例子不计其数。

“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确立也不会例外。

能否把握住发展机会,湛江的汕头任重道远。

广东的经济要继续引领全国,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必须保持足够的经济活力。

粤东粤西和粤北被虹吸的力度依然会不减。

面对这样的局面,粤北在人口方面的规划只减不加。

没有地理优势,也没有人口优势,发展经济谈何容易啊?

想要弯道超车,换一种发展方式也许是相对好的出路。

放眼全世界,以文旅和生态为主发展的城市比比皆是。

发展出自己的特色旅游业的案例也不少。

不过从确立“北部生态发展区”,到重点规划和建设。

整个建设周期和市场的培养,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粤北比粤东粤西“任更加重,道更加远”罢了。

文丨龙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