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461)宇文泰败于金墉城下1、高欢的几个铁杆 丙子,东魏任命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万俟普为太尉。 司农张乐皋等人报聘于东魏。 十二月,魏国行台杨白驹与东魏阳州刺史段粲大战于蓼坞,西魏军队败绩。 魏国荆州刺史郭鸾进攻东魏东荆州刺史清都人慕容俨,慕容俨昼夜拒战,二百余日,乘着空隙出击郭鸾,大破其军。这时河南诸州大多失守,唯东荆获全。 河间人邢磨纳、范阳人卢仲礼、卢仲礼的堂弟卢仲裕等人皆起兵海隅以响应西魏。 东魏济州刺史高季式有部曲千余人,马八百匹,铠仗皆备。濮阳平民杜灵椿等人当盗贼,聚众近万人,攻城掠野,高季式派遣骑兵三百,一战擒获,又攻击阳平贼人路文徒等人,全都平定,于是远近肃清。有人对高季式说:“濮阳、阳平是畿内之郡,不奉诏命,又不侵州境,为何急着而命私军远战!万一失利,岂不是获罪!” 高季式说:“君为何说这些不忠的话!我与国家同安共危,岂有见贼而不讨伐的!且贼知台军突然来不了,又不疑外州有兵攻击他,乘其无备,破他们必然。以此获罪,我亦无恨。” 2、侯景收复四州 大同四年(戊午、538) 春,正月,辛酉朔,有日食。 东魏砀郡获巨象,送邺城。丁卯,大赦,改元元象。 二月,己亥,皇上耕藉田。 东魏大都督善无贺拔仁进攻西魏南汾州,刺史韦子粲投降他,丞相宇文泰灭韦子粲的家族。东魏大行台侯景等人治兵于虎牢,将收复河南诸州,魏国梁迥、韦孝宽、赵继宗皆弃城西归。侯景进攻广州(襄城),未能攻拔,听闻西魏救兵将至,集诸将商议,行洛州事卢勇请进观形势。于是率百余骑兵至大隗山,遇西魏军队。日已暮,卢勇多置幡旗于树颠,夜,分骑兵为大队,鸣角直前,擒获魏国仪同三司程华,斩仪同三司王征蛮而还。广州守将骆超于是以城投降东魏,丞相高欢任命卢勇行广州事。卢勇是卢辩的堂弟。于是南汾、颍、豫、广四州重新进入东魏。 3、皇帝救不了自己的皇后 当初,柔然头兵可汗才开始得返国,事奉魏国全礼。等永安以后,雄据北方,礼渐骄倨,虽信使不绝,不再称臣。头兵曾至洛阳,心慕中国,于是置侍中、黄门等官;后得魏国汝阳王典签淳于覃,亲宠任事,任命为秘书监,使典文翰。等两魏分裂,头兵转而不逊,数次搞边患。魏国丞相宇文泰因为新都关中,正有事山东,想要结婚以安抚他,任命舍人元翌女儿为化政公主,嫁给头兵弟弟塔寒。又进言于魏主,请废乙弗皇后,纳头兵的女儿。甲辰,让乙弗后为尼,命扶风王元孚迎头兵女儿为皇后。头兵于是留东魏使者元整,不报其使。 三月,辛酉,东魏丞相高欢因沙苑之败,请解大丞相,下诏同意;马上,恢复如故。 柔然送悼皇后于魏,车七百乘,马万匹,驼二千头。至黑盐池,遇魏国所遣卤簿仪卫。柔然营幕,户席皆东向,扶风王元孚请正南面,皇后说:“我未见魏主,固然是柔然女儿。魏国仗南面,我自东向。”丙子,立皇后郁久闾氏。丁丑,大赦。任命王盟为司徒。 4、宇文泰轻骑出击落马不死 丞相宇文泰入朝长安,又还军屯驻华州。 夏,四月,庚寅,东魏高欢入朝于邺城;壬辰,还晋阳。 五月,甲戌,东魏遣兼散骑常侍郑伯猷来聘。 秋,七月,东魏荆州刺史王则寇淮南。 癸亥,下诏因为东冶徒李胤之得如来舍利,大赦。 东魏侯景、高敖曹等人围魏国独孤信于金墉,太师高欢率大军继后;侯景全部烧洛阳内外官寺民居,存下的十不到二三。魏国主将到洛阳拜园陵,正好独孤信等人告急,于是与丞相宇文泰一起向东,命尚书左仆射周惠达辅太子元钦守长安,开府仪同三司李弼,车骑大将军达奚武率千骑为前驱。 八月,庚寅,丞相宇文泰至谷城,侯景等人想要整陈以待其至,仪同三司太安人莫多娄贷文请率所部攻击其前锋,侯景等人固止他。莫多娄贷文勇而专制,不受命,与可朱浑道元带着千骑兵前进,夜,遇李弼、达奚武于孝水。李弼命军士鼓噪,曳柴扬尘,莫多娄贷文逃走,李弼追斩他,可朱浑道元单骑获免,全众被俘送恒农。 宇文泰进军瀍水东,侯景等人连夜解围而去。辛卯,宇文泰率轻骑追侯景至河上,侯景摆阵,北据河桥,南属邙山,与宇文泰合战。宇文泰马中流矢惊逸,于是失所。宇文泰坠地,东魏兵追及他,左右皆散,都督李穆下马,以策抶宇文泰背骂说:“笼东军士!你家曹王何在,而独留此﹖”追击的人不疑其贵人,舍他而过。李穆以马授宇文泰,与他一起逃逸。 魏兵大军继至,再振,攻击东魏兵,大破其军。东魏兵北走。京兆忠武公高敖曹,心里轻视宇文泰,建旗盖以陵陈,魏人尽锐进攻他,一军皆没,高敖曹单骑逃走投奔河阳南城。守将北豫州刺史高永乐,高欢的堂祖儿子,与高敖曹有仇怨,闭门不受。高敖曹仰呼求绳,不得,拔刀穿阖未彻而追兵至。高敖曹伏桥下,追击的人见其随从奴持金带,问高敖曹所在,奴指示。高敖曹知不免,奋头说:“来!与你开国公。” 追击的人斩其首级而去。高欢听闻后,如丧肝胆,杖击高永乐二百,赠高敖曹太师、大司马、太尉。 宇文泰赏杀高敖曹的人布绢万段,年年慢慢给与他,等到周亡,犹未能给足。西魏又杀东魏西兖州刺史宋显等人,虏甲士万五千人,赴河死的人以万数。 5、宇文泰东进大败而还 当初,高欢因为万俟普尊老,特礼待他,曾亲扶上马。其儿子万俟洛免冠稽首说:“愿出死力以报深恩。”等邙山之战,诸军北渡桥,万俟洛单独勒兵不动,对魏人说:“万俟受洛干在此,能来可来!”魏人畏惧他而去,高欢名其所营地为回洛。 当日,东、西魏置陈既大,首尾悬远,从旦至未,战斗数十合,氛雾四塞,都不能相知,西魏独孤信、李远居右,赵贵、怡峰居左,交战并不利;又未知魏主及丞相宇文泰所在,皆弃其卒先归。开府仪同三司李虎、念贤等为后军,见独孤信走退,当即与他一起离去。宇文泰于是烧营而归,留仪同三司长孙子彦守金墉。 平东将军蔡佑下马步斗,左右劝乘马以备仓猝,蔡佑大怒说:“丞相爱我如子,今日岂惜生命!”率左右十余人合声大呼,攻击东魏兵,杀伤甚众。东魏围之十余重,蔡佑弯弓持满,四面拒战。东魏人募厚甲长刀的人直进取他,距离蔡佑大概三十步,左右劝他射击,蔡佑说:“我们的命,在此一矢,岂可虚发!”将至十步,蔡佑才射击,应弦而倒,东魏兵稍却,蔡佑徐徐引兵还。 魏主至恒农,守将已弃城逃走,所虏降卒在恒农的相互闭门拒守,丞相宇文泰攻拔恒农,诛其魁首数百人。 蔡佑追上宇文泰于恒农,夜,见宇文泰,宇文泰说:“承先,你来,我无忧了。”宇文泰惊不得寝,枕蔡佑大腿,然后安。蔡佑每次跟从宇文泰交战,常为士卒先,战还,诸将皆争功,蔡佑终无所言。宇文泰每次叹息说:“承先口不言功,我当代其论叙。”宇文泰留王思政镇恒农,除侍中、东道行台。 西魏这次东伐,关中留守兵少,前后所虏东魏士卒散在民间,听闻西魏兵败,谋划作乱。李虎等人至长安,计无所出,与太尉王盟、仆射周惠达等人奉太子元钦出屯渭北。百姓互相剽掠,关中大扰。于是沙苑所虏东魏都督赵青雀、雍州民于伏德等人于是造反,占据长安子城,于伏德保咸阳,与咸阳太守慕容思庆各收降卒以拒还兵。长安大城民众相率以拒赵青雀,日晶与他交战。都督侯莫陈顺攻击贼兵,屡次击破他们,贼不敢出。侯莫陈顺是侯莫陈崇的兄长。 魏主留阌乡。丞相宇文泰认为士马疲弊,不可速进,并且认为赵青雀等人乌合,不能为患,说:“我至长安,以轻骑临阵,必当面缚。” 通直散骑常侍吴郡人陆通劝谏说:“贼人逆谋久定,必无迁善之心,蜂虿有毒,安可轻视!且贼诈言东寇将至,如今若以轻骑兵临阵,百姓必然认为东魏兵将至,越加惊扰。如今军虽疲弊,精锐尚多,以明公之威,总大军以逼近,何忧不克!”宇文泰听从,引兵西入。父老见宇文泰至,莫不悲喜,士女相贺。华州刺史宇文导引兵入咸阳,斩慕容思庆,禽于伏德,南渡渭,与宇文泰会师,进攻赵青雀,击破他们。太保梁景睿以疾病留长安,与赵青雀通谋,宇文泰杀了他。 东魏太师高欢自晋阳领七千骑兵至孟津,未渡河,听闻魏师已逃遁,于是渡河,遣别将追魏师至崤山,高欢进攻金墉,长孙子彦弃城逃走,焚城中室屋全都毁尽,高欢毁金墉城而还。 解读:宇文泰和高欢一样以少量精兵作战时,能灵活机动,指挥得出神入化,而一旦军队人数增加,指挥就吃力,这两个权臣在大兵团作战上的水平都需要提升。 古代通讯不发达,当军队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如果训练不当,则根本无法指挥,最危险反而不是外部的敌人,而是内部,因为里面人员混杂,谁都可能暴起杀人。更重要的是人一多,一旦没有饭吃,谁都会成为暴徒。 高欢败了两回,宇文泰败了一回,但宇文泰比高欢惨,多次危及性命。这一回两人都要回去读书学习了。 东汉的邓禹说自己领百万兵,未曾杀一人是多么不容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