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派传承 包起龙

 新用户71894698 2021-12-14

19502月的一个上海清晨,弄堂口传来早市上熙熙攘攘的声音,随着豆浆的甜香飘了进来,四岁的包起龙刚吊完嗓子,又唱了一段武家坡,父亲包幼蝶便走过来,轻声细语地指点刚才那一段里的气息的转合并亲自给他来了一段示范。

图片

儿时的记忆里,父亲包幼蝶便是这样言传身教,日复一日的熏陶着包起龙,时任上海国华银行经理的包幼蝶,与大伯父二伯父一起,每天三点下班后,便汇聚了许多京剧票友来家中唱戏,从四岁开始,包起龙便对梅派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父亲先后与程君谋,姚玉籣,赵培鑫,李白水,徐琴芳等京剧名家合演或同演《四郎探母》,《霸王别姬》,《武家坡》等十多部剧目,与京剧泰斗梅兰芳先生也是亦师亦友,得到梅兰芳先生很多真传,后被誉为上海梅兰芳

图片

包起龙自幼受父亲梅派艺术的熏陶,酷爱京剧,十三岁就攻读于北京中国戏曲学校,后在上海京剧院艺术辅导部当老师。包起龙老师醉心于梅派的唱腔传承,沿用父亲包幼蝶亲自手写的梅派曲谱唱词连念白,用秀丽工整的小楷撰写。

此版本谱曲,最凸显梅兰芳老师的气质,根据唱腔和念白的轻重高低缓急长短,设计了令初学者明白易懂的符号,注在简谱和白口上,便于学唱和记忆。

唱梅派,千万不能显出小家子气,要大方,大气。这”“之分,常常就体现在拖腔的转弯是否适度、韵白的尾音是否自然上,比如尾腔的抛,要抛得高而轻,让声音消失在悠远的高处,不能让人感到是在沉甸甸地下坠。以下为手写梅派曲谱。

图片

图片

图片

包起龙老师二十岁便以京二胡红遍上海,曾与名琴师黄天麟,何顺信,沈雁西,倪秋萍,查长生等合作, 后升为上海京剧院梅派第一琴师。

上世纪90年代移居美国,但他仍不忘对梅派戏手稿的收集整理和传承工作,坚持将梅派61个唱段的教法录制成标准的教学资料,并将自己的绝学独人拉唱乐器,通过分轨录制,完美合成。

图片

图片

图片

为了将梅派唱段里的吹拉弹唱都完美演绎,包起龙老师堪称古今第一人,在中国京剧史上第一位利用现代数码录音器材,一人演唱各种行当和流派并演奏各种乐器合成一体的奇才,这一双神奇的手将梅派京剧里的各类乐器演绎得行云流水将各类剧目的经典完美呈现。

包起龙老师此次受中国京剧俱乐部的邀请来到温哥华,更是为北美京剧文化沟通搭建起一座桥梁,在加拿大和美国热爱京剧的票友中传授梅派唱法,演绎独门绝技,一人吹拉弹唱,分饰多角,为京剧后继有人选拔更多的好苗子。

图片

71岁的高龄,依然为普及京剧艺术而开课授业,致力于海外京剧文化的发展传承,并将梅派几十部戏曲进行归类性档案储存,制作成教学示范的样本,既兼收并蓄京剧传统,又对京剧演奏进行创新,将梅派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推至顶峰。

图片

图片

正是因为有了老一辈海外艺术家对艺术的执着与奉献精神,才有了对历史资料的深度挖掘,整理,传承,教学相长,让梨园之花开遍世界各地,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才使梨园精神能代代相传,传颂后代。

Mail :operainternationalclub@gmail.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