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兴 | 漫话渔翁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1-12-14




漫话渔翁




文/全兴

吟柳宗元《江雪》有感,咏杨慎《临江仙》有悟而作

——题记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群有千千万,友有万万千,群因兴趣而聚成,友因爱好而结交。

有人结伴走天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为天下旅行人,似曾相识共一程,志同道合,故称为驴友。

有人运筹帷幄,调兵遣将,相对厮杀,楚河汉界,没有刀光剑影,没有擂鼓助威,却“相对终无语,争先各有心”“对面不相见,用心同用兵”,处处含杀机,时时觅先机,纵横驰骋,不胸怀大局,不会舍焉能得,何谈取胜。棋中金戈铁马,狼烟四起;棋外,难舍难分,惜惜相依,谓之棋友,实为挚友。

有人相挽,舞池中,轻歌曼舞,莲花般的优雅舞姿,象花间飞舞的蝴蝶,似溪涧潺潺流水,舞者如饮佳酿,观众无法自抑。一双手,一个眼神,一个怀抱,一份相伴尽在不言中,这就是舞友。
 
而有的人,“数尺丝纶垂水中,银钩一甩荡无踪”,稳坐钓鱼台,一任流水向东流,只为能把游鱼钩。虽然相互之间称之为钓友,相比驴友的众,棋友和舞友的对,钓友更多的是独,故称之为渔翁会更合适。

鱼,以水为家,用鳃呼吸,一种生死皆因人的脊椎动物,相伴人类走过了五千年的历程,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人与鱼的交往中,除了杀与养之外还有一条别样的交往之道---钓。

低等生物与高等生物之间生死游戏,有一个不得不说的特殊游戏主宰者----渔翁。
有人说,垂钓,有时是人钓鱼,有时是鱼钓人,人钓的是空虚,鱼钓的是饥饿。不是没有道理。垂钓,没有渔翁,不能称之谓钓;没有鱼,注定是一场没有趣味的游戏。

垂钓之乐,看似享受的是一份清闲,实则静候的是一份期待;这份快乐,惊喜与失落相伴,在静与动、得与失、悦与憾中,追求的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或隐忍或失落,都能从中领悟人生真谛。


1、伟大的渔翁

纵览古今中外的渔翁,最伟大的渔翁非姜太公莫属,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几千年来成为我们脱口而出的口头禅,比“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更动听,更有味。

天下渔翁数不胜数。姜太公却是最另类的一个,也许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那个短干长线,线系直钩,不用诱饵,钓杆离水面有三尺高,还自言自语。
他的淡定,他的从容,他的心高志远,他的胸怀天下,他的心系苍生,都寄于他那人生的一钓一钩。
那一钓,那一钩,是他人生的重大转折,更奠定了一个朝代的更迭。就其本人而言,是从隐世到出山的转折,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从一个道者向一个儒者的华丽转身。
我最大的感悟在于:小钓,钓游鱼,陶冶情操;中钓,钓君王,治国安邦;大钓,则是钓自己,成就自我,大钓的过程,何尝不是我,非我,故我的修炼。

《醉翁亭记》云:酒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同样姜太公垂钓之意,不在鱼而在人。他钓的,不是鱼,是人,是君王。换个角度看,他做一个垂钓者,他何尝不是把自己当作一条大鱼呢?区别在于,周文王是个运动的垂钓者,钓的是太公,姜太公是个静候被钓的垂钓者,他钓的是主公。君臣都是垂钓者,又都是鱼,都是这场演出的主角,而鱼是否出场演出,都是配角。相比于姜太公的奇特钓法,周文王却是“四无”钓法:无竿、无钩、无线、无诱饵。一个字:绝。


2.最霸气的渔翁

如果说姜太公之垂钓是从隐世到出山的话,那么李白之垂钓则是从出山到隐世的过程;如果说姜太公是一个最伟大的渔翁,那么李白就是一个跨越千年的霸气钓客。

我们吟诵《将进酒》知道李白喜欢饮酒,难怪人们传诵李白斗酒诗百篇,正是他的酒,让他的诗歌更浪漫更豪放,难怪唐文宗下诏御封唐代三绝有其一: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和张旭草书。他与张旭的交情按下不表,单从他与裴旻的师徒关系,也能推测出他的剑术水准,从“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的学到“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常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的磨炼到“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出道,再到“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的抱负。我们领略到了他浪漫中的诗文剑武,因为剑是高雅的兵器,更是男人浪漫的标配。

文家的诗、兵家的剑,世间的酒是李白的符号,而垂钓却是李白仙家的佐证。因为李白有个霸气的钓鱼绰号---海上钓鳌客,不仅把当朝宰相都给吓晕了,更是千年来无人超越的渔翁。不愧是谪仙,连垂钓之绰号都霸气无敌。

他与《将进酒》中的元丹丘等钓友,不仅一起举杯狂饮,而且一起举杆垂钓,竞钓比诗对酒,多么惬意。能垂钓喜酒善诗者,如此少见。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他借酒抒情;“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他借剑言状;“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他以钓抒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赋诗明志;“何愁七里濑,使我欲投竿”,他以竿示瘾。酒、剑、诗、钓都在《行路难》这首诗中,他的瘾和痴都含在了《下陵阳沿高溪三门六剌滩》这首诗中。

诗仙作为集酒气、仙气、霸气,英气、神气、文气于一身的渔翁,空前绝后。垂钓至此境界,天下一人,千年无二,唯李太白也!

3.最诗意的渔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换个角度看垂钓,别有一番诗意在心头。
谋圣姜太公的垂钓,在白居易看来是:“昔日白头人,亦钓此渭阳。钓人不钓鱼,七十得文王。”。

东汉严光拒任三公归隐耕钓终身,“三月羊裘一钓竿,扁舟容与下江滩。昔时朋友今时帝,你占朝廷我占山” 宋戴石屏在《钓台》诗中戏道:“万事无心一钓竿,三公不换此江山。平生误识刘文叔,惹起虚名满世间。”  袁枚《题严子陵像》诗云:“千秋欲解还山意,只问江头老钓竿。”
我道:“千年不息钓台水,能解严光有几人?”欲问严公何处去,滔滔流水岸边寻!

无名的渔翁,有名的柳宗元。两人在千古绝句《江雪》中相会。“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仅用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单舟孤翁独钓江雪的画面,借此表达诗人在遭受打击之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绪。写得如此寂寞、孤独、悲情、深沉、凄凉,千古叫绝。那位渔翁,何尝不是柳翁自己的写照!

无独有偶,七百年后,杨慎也写出了流传千古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同样都是状元,都是政治家、文学家,都是壮志未酬,都在被贬谪边时,借渔翁的形象来抒情言志。这首词中的白发渔樵,任凭惊涛骇浪、是非成败,只着意于春风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谈笑间,固守一份宁静与淡泊。何尝不是杨慎自己的写实!

柳诗杨词中的渔翁,都不是一般的渔樵,他们都淡泊名利,超然世外,是自己的缩影,都是自己的再现---诗意的渔翁,失意的诗人。渔樵,非渔樵,故渔樵。

4.数风流人物,还看垂钓

几千年来,人鱼相伴,一路走来,人养鱼,鱼养人。垂钓,千百年来,人与鱼最有意义的游戏,也让无数的风流人物名垂青史。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历史上涌现出的许多垂钓名人,其生动传奇的垂钓故事,流传至今,成为千古佳话。

宋玉,最伟大的垂钓思想家,一篇《钓赋》奠定其垂钓思想家、哲学家的历史地位,这篇文章将垂钓政治化、哲学化,大大提升了垂钓的思想境界,无疑是古今中外所有关于垂钓的文章中最出色的一篇;姜子牙,最伟大的垂钓政治家,其空前绝后、别出心裁、独树一帜的垂钓方式,让人叹为观止;韩信,最伟大的垂钓军事家,这位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的淮阴侯,以“漂母分食”的典故和“胯下之辱”的故事,让人领略了一个别样的韩信;严光,最伟大的垂钓隐士,坚辞不仕,携妻归隐,耕渔终老林泉,“君为名利隐,我为名利来。羞见先生面,夜半过钓台。”道出了“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的反差;王守仁,最伟大的垂钓圣人,与孔子齐圣,“知行合一”宣扬心学,垂钓格物,致知悟道,可谓是别具一格;庄周,最逍遥的垂钓寓言家,以象征自由的“北冥之鱼”、以象征自知的“濠梁之鱼”、以象征自洽的“江湖之鱼”来寓意人生的三重境界,妙寓生花。
当然,还有其他著名垂钓者的故事,也传为美谈。
中国最早的垂钓者,舜,调研巡视,钓鱼充饥,生活自理,得民心知民意;中国最忙的垂钓者,周穆王,征战之余,忙里偷闲,在黄河边上垂钓,别有风味;最悲愤的垂钓诗人,屈原,在放逐期间,曾垂钓于资水,最终悲愤投江与鱼共水,写就了端午的故事;最成功的垂钓商人,范蠡 ,提出“种竹养鱼千倍利”的主张,写成了我国第一部养鱼著作---《养鱼经》,商圣,千古流芳;商圣如此,诗圣也垂钓,杜甫,《江村》诗云:“老妻划纸作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诗仙、诗圣爱垂钓,诗魔白居易不仅诗赞姜太公,还用垂钓来驱赶被贬的苦闷,以此来抚平心灵的创伤。《垂钓》诗,如泣如诉,荡气回肠;最美的垂钓诗画人,张志和,一首《渔歌子》成为经典;最美垂钓心情的见证人,司空曙,《江村即事》非常完美地描述了日夜在江边垂钓的心情;最具匠心的垂钓哲学家,邵雍,《渔樵问答》一书,详解渔具六物:“竿也,线也,浮也,况也,钩也,饵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其垂钓之心,可谓匠心独运;最老的垂钓诗人,陆游, “闲时钓秋水”,一首《鹊桥仙》,与严光对比,表达甘作无名渔父的心情;最达观的垂钓文人,苏轼,标准的钓鱼人,有诗为证:“湖上移鱼子,初生人不畏。自从识钓饵,欲见更无烟。”失意的人生,达观的怡然自得,而且“东坡鱼”让人垂涎三尺;最怪的垂钓者,郑板桥,扬州八怪之首的怪老头在《道情》里向往渔翁的闲逸生活,可见一斑,“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往来无牵绊。”描写竹子的坚韧与盛赞渔翁的自在,形成鲜明的对比。

5.最让我难忘的晚钓者

五年前的一个夏日傍晚,落日余晖闪着金光,夕阳晚霞带着酡红,染红了的颍河,绘就了一幅一道夕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别样胜景;高楼岸柳倒映在东逝的流水中,有了动感;晚风吹皱了颍水,霓虹灯下,波光与灯影共舞,为漫步的游人添了一份雅致。

沉寂的北关老桥,犹抱琵琶半遮面,两头露出水面,中间桥面藏在水下,宛如掩帘听雨的少女,我不由自主地放慢了急匆匆的脚步,更被一个垂钓者所吸引而驻足,并下意识地拿出手机,抢拍了几张,当我准备换个角度再拍时,晚霞已经挥手告别,月光正慢慢升起,刚才那位水中垂钓的渔翁被定格,成为我美好回忆的难忘瞬间。我的那张照片参加单位年度摄像大赛时,还获过奖呢!

那位垂钓的渔翁,在禹州北关老桥上,颖水漫过桥面不到10公分,坐在水中桥面的小方凳上,右手边的水中放一个大水杯,逆水向西,撑竿抛钩垂钓,一人,一杯,一凳,一竿,人与桥的静候,水的流动和鱼的游动,共同构成了唯美的画面。

他在水中,不像姜太公那样在渭水边,无钩专钓君王;他没有孤舟泛颍水,虽有独钓,但钓的不是寒江雪;他也没有李白“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般的浪漫,更没有 “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的抱负;他不像杨慎《临江仙》中的渔樵,惯看秋月春风,没有舟,没有酒;他也不像那些风流人物,有故事,有传奇,有失意,更有诗意。他就是一位无名的垂钓者,这就是我写他的缘由,这就是他让我难忘的原因。那时的颍水,那时的老桥,那时的晚霞,都是不可复制的场景。

6.发人深思的渔夫故事

在有关渔翁的所有故事中,最动听的当属俄国《普希金》的童话《渔夫和金钱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追求好的生活没有错,,但鱼不是欲,要适度,要节制,贪得无厌终将一无所获,一切归零。
伊索寓言《渔夫与大鱼和小鱼》启发我们:漏网之鱼往往是小鱼,不能一网打尽,更不能竭泽而渔;《渔夫与金枪鱼》启示我们: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垂钓除了技术之外,何尝没有守竿待鱼的运气成份;《捕到石头的渔夫》启迪我们:任何付出并一定有回报,甚至适得其反。

我仔细琢磨这些童话和寓言,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的身份都是渔夫。钓,怡情,捕,逐利。钓和捕,正是渔翁和渔夫的区别。
相比垂钓之钩和饵,相比于捕网之纲和目,以前为人诟病的钓鱼执法之权和利,如果不被约束,将有损于法之威严。
我不断告诫自己:不作鹬蚌相争从中得利的渔夫,不做放了金鱼怕老婆的渔夫,要做《一千零一夜》中与魔鬼斗法的渔夫,要做放了乌鱼不图报的渔翁。

当一个人卸下伪装,返朴归真时,渔读当是最悠闲的生活方式之一,最好的垂钓当是无钩戏鱼,无欲悦读。

像东晋的谢安那样,隐居上虞,出则到娥江指石山下戏钓鳊鱼,入则伏书案吟诗撰文;像唐朝陆龟蒙那样,隐于甫里,放舟游钓于太湖,时钓时读,徜徉于水天一色中;像郭沫若那样“闲钓茶溪水,临风诵我书”;像元诗人陈基的题画诗境那样,“读书把钓凇江尾,仰看浮云行太空”;像金代完颜畴《渔父词》描绘的那样,“钓得鱼来卧看书,船头稳置酒葫芦”;像江南才子唐伯虎赋诗那样:“问渠勾当平生事,不弄纶竿便读书”;像宋代的苏舜钦和司马光那样,临水筑亭,钓读两相宜,著书立说,怡然自乐;像陆放翁那样“ 莫怪富春江上客,一生不厌钓鱼矶”。

我的最大的愿望是“卷却诗书上钓船,身披蓑笠执鱼竿”,执竿烟水,拥书雨舟,钓读于舟,“生涯千顷水云宽,舒卷乾坤一钓竿”。最大的梦想是,像那位无名的垂钓者那样,做一个无舟无书无竿的渔翁,或像庄周那样,与其临渊羡鱼,不如放书弃舟抛竿下海与鱼水共欢。

作者简介

付春兴

付春兴,网名,全兴,男,汉族,中共党员,高级讲师、高级工程师,本科,工程硕士,从事煤炭企业教育培训工作二十年,有二十多篇论文在各级杂志上发表,参与《安全知识百问》一书的编写工作,荣获市级优秀老师,省煤炭系统先进教育工作者、省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市青年科技专家等称号。

□编辑:木了叶寒
图片:四明老朽/网络等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