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宫内膜癌2018FIGO分期

 虫游天水 2021-12-14

图片

图片

放射影像介入科 本文供稿 王海尧


子宫内膜癌是原发于子宫内膜上皮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是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随着近年来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进展、环境污染、生活方式改变(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发生率增高)及病毒感染,国内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及检出率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强调子宫内膜癌患者应先行正确分期,这将对手术治疗以及术后的辅助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非常重要意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 妇科肿瘤委员会在1971年首次提出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并经多次修订,此次修订版本为2018版。

@ 临床表现

1、阴道流血:绝经后阴道出血,未绝经者不规则阴道出血。
2、阴道排液:白带增多→浆液性、浆液血性→ 脓性、脓血性。
3、疼痛。
4、全身症状:晚期出现贫血、消瘦、恶病质。

@ 临床诊断

1、病史:具有本病高危因素的患者。
2、临床表现:症状+体征。
3、辅助检查。

分段刮宫:先宫颈管后宫腔分别诊刮。
目的:A:区分宫颈癌、宫体癌细胞;B:内膜癌是否侵犯宫颈。

@ 病理表现

病变多见于子宫底部,尤其两侧宫角更多见。其次是子宫后壁,巨检根据病变形态及范围分为:

弥漫型:子宫内膜大部分或全部为癌组织侵犯,病变区域增厚,呈不规则菜花状突出于宫腔。
局限型:癌灶局限于宫腔小部分,多见于宫底,肿瘤局部形成斑块、结节呈小菜花状,局灶型易侵犯肌层。

@ 镜检:7种类型

1、内膜样腺癌:80%-90%;按腺癌分化程度分为3级:Ⅰ级(高分化,G1),Ⅱ级(中分化,G2),Ⅲ级(低分化或未分化,G3)。
2、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腺癌中含鳞状上皮成分。
A:腺角化癌:腺癌伴化生的鳞状上皮。
B:鳞腺癌:腺癌伴鳞癌。
C:腺癌伴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
3、浆液性腺癌:1%-9%;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4、透明细胞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5、未分化癌。
6、神经内分泌肿瘤。
7、混合型癌(由一种以上的多种病理类型所组成,每种成分至少占10%)。

@ 转移途径

直接蔓延:向上→宫角、输卵管、卵巢;向下→直接侵犯宫颈肌层、浆膜层及宫旁。
淋巴转移:宫底→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
宫角→腹股沟淋巴结。
宫颈→宫旁、髂内、髂外、髂总。
血行转移:少见于晚期可至肺、肝、骨等处。

@ 子宫内膜癌分期中的重要性

1、术前内膜组织活检分级和术后的分级往往不一致,不能用来指导手术切除范围;
2、CT与磁共振能明确肌层受累情况及盆腔内淋巴结情况;
3、CT与磁共振能明确显示宫颈是否受累及,帮助临床改变手术的方式或一些病例选择放疗而不是手术;
4、CT与磁共振能明显减低不必要的淋巴结清除术

@ FIGO2018 子宫内膜癌分期

I期 肿瘤局限于内膜层。
Ia期 肿瘤信号浸润肌层≤1/2。
Ib期 肿瘤信号浸润肌层≥1/2。
II 期 肿瘤侵袭宫颈间质,尚未扩散至子宫外。
III 期 肿瘤累及浆膜层、附件、阴道或宫旁
IIIa期 肿瘤累及浆膜层和(或)附件(直接蔓延或转移)。
IIIb期 肿瘤累及阴道(直接蔓延或转移)或宫旁。
IIIc期 肿瘤转移到盆腔和/或主动脉旁淋巴结。
IIIc1期 盆腔淋巴结转移。
IIIc2期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和/或盆腔淋巴结转移。
IV 期 肿瘤侵犯膀胱和/或肠粘膜,和/或远处转移。
IVa 期 肿瘤组织侵犯肿瘤侵犯膀胱和/或肠粘膜。
IVb 期 肿瘤远处转移包括腹腔内转移和/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Ia期CT表现

图片
图片
盆腔CT:子宫内膜不均匀强化肌层侵犯<1/2 肌层,诊断为Ia期。

Ib期磁共振表现

图片
盆腔磁共振:子宫后壁可见团块状高信号影,结合带显示不连续,肌层受侵>1/2 肌层,诊断为Ib期。

II期磁共振表现

图片

盆腔磁共振:内膜明显肥厚呈弥漫性高信号,子宫肌层未见明显受累,部分宫颈间质受侵,诊断为II期。

IIIc期磁共振表现

图片
图片
盆腔磁共振:磁共振内膜病变呈弥漫性高信号,侵及子宫后壁全层并部分突出于子宫浆膜外,双侧髂内、外血管旁多发淋巴结转移。

IV期磁共振表现

图片
盆腔磁共振:内膜病变呈弥漫性高信号,侵及子宫与宫颈全层并部分累及直肠前壁,诊断为IVa期。

目前,临床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仍以诊断性刮宫为首选方法,但不能确定子宫内膜癌的分期,初查患者推荐行胸部、腹部、盆腔CT以及磁共振检查,明确术前分期。对于全子宫切除术后意外发现的子宫内膜癌,应行胸部、腹部、盆腔CT或腹部、盆腔MRI及胸部CT平扫以了解有无转移病变。

对于不全手术后或子宫、附件未切除者,建议行盆腔MRI检查以明确肿瘤局部扩散范围或有无残留病变。检查结果不明确者可行全身PET-CT检查。对于肿瘤转移患者需根据症状等临床表现,选择其他影像学检查。随访建议: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前3年内每3~6个月行胸部、腹部、盆腔CT检查,第4~5年每6~12个月检查1次,第6年起根据肿瘤细胞分级及初始分期,每1~2年检查1次,连续5年。若怀疑转移,可行全身PET-CT检查。

对于肿瘤转移患者需根据症状等临床表现,选择影像学检查。

来源:青海红十字医院放射影像介入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