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遇到人间清醒的下一代,队伍真心不好带

 泥塘里的小蝌蚪 2021-12-14
01

前两天在某个论坛上,看到一个别人家孩子的故事。

一个在工地上班的爸爸,教育自己初中的儿子要好好读书,考上大学,以后能过轻松一点的生活。不要像他自己一样没文化,一辈子只能卖体力。

这话说得一点毛病吗?一点毛病都没有。

没想到儿子回答说,他不要考大学。因为就算他考上了大学,以后日子也不会好过。

在大学里遇到的同学,多半都是条件好的人。假如他遇到了一个喜欢的,他有什么脸去追求别人。

说自己父母都是在工地搬砖的?说家里连个自己的房子都没有, 就连父母都是租房子生活的?他说不出口。

还不如就读个中专算了,遇到的同学跟他的差距可能没那么大,他可以不用在自卑中生活。

据说这个爸爸听了儿子的话,当天回工地后,一个人抱头痛哭。最后领导给了他三天假,让他调整调整心情再来上班,免得出工伤事故。

02

这个故事对我的冲击很大。毕竟都是当家长的人,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我要是这孩子的家长,估计哭三天都不一定够。

不得不说,这一届的年轻人。真的是越来越难忽悠了。他们不按套路出牌,上一代人的思考方式,行为准则,他们不继承,不发扬,甚至不care。

他们不会轻易相信大人为他们指点的方向。他们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判断。哪怕未必成熟,但他们敢于怀疑。

我们当年在父母耳提面命好好学习的时候,有人怀疑过“考上大学就有好生活”这个命题的真伪吗?我反正是从没想过。

现在的年轻人大都不会为了讨好别人,做委屈自己的事情。小时候不讨好大人,不讨好老师,长大了也不会讨好领导。

我小时候之所以好好学习,“让父母高兴,让老师满意”绝对是极重要的理由。忤逆?对抗?想都没想过。

可惜,时代变了。今天的你我,恐怕已经很难重复昨天的故事了。PUA下不去手,画饼没人理会

在只为自己而活,人间清醒的孩子面前,父母的说教,苍白得像一个冷笑话。

03

短短几十年而已,为什么现在孩子,跟以前的人差别如此之大?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能获取信息的渠道比从前要多得多。

以前孩子们之所以相对听话,是因为接受信息来源狭窄。那自然是大人说什么,小孩就听什么。

没有人会告诉他们,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成人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只能靠听大人描绘,只能靠自己想象。

但现在的孩子不用想象,他们想知道什么,网上一搜就有,长辈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相对于海量数据来说,就是沧海一粟。

那父母和老师的话,自然便没那么好使了。全盘接受大人给他们灌输的思想?怎么可能。

但知道的太多,有时真未必是好事。

当年轻人比较了大学生的工资和这个城市的房价之后。他们就会意识到,就算大学毕业,光靠工资,可能也没办法过上体面的生活。

当年轻人看多了婚恋吐槽贴。知道了婚姻恋爱中的一地鸡毛,他们也会意识到,就算好好读书,也不见得能收获理想的爱情。

“先知”是潘多拉魔盒的压箱底。它之所以不是好东西,是因为它的存在,会直接掐死希望。

04

当然,造成现在年轻人就地躺倒的锅,也不能全甩给网络。因为这个世界,的确变得越来越让人绝望,尤其是那些没有原始积累的年轻人。

50年前,当全世界都很穷的时候,穷没有什么大不了。反正苦日子大家都在过。

30年前,当靠努力一点,就可以摆脱穷困的时候,穷也没有什么不大了。因为只要努力就可以摆脱贫困。

但事到如今呢?单靠努力进取,考上大学,就能摆脱贫困了吗?还真的未必。

如果父母完全没有一点资本积累,小孩就算考上了大学,要靠多少年的积累,才攒得出首付,能买得起房子?

尤其是当孩子发现周围的同龄人,仅仅凭借着父辈的积累,就能过上躺赢的生活,而自己可能努力一生也追赶不上的时候,他们还会选择继续努力吗?

这个时候,如果父母还在说着“考上大学就能有好生活”的断言,他是会不相信呢?还是不相信呢?

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依旧热爱生活的,努力生活的,是一种英雄主义。但这样一种可贵的精神,成人尚且未必能贯彻,又怎么能去苛求孩子做到呢。

05

父母总希望孩子能早点成熟,但孩子要真的成熟到了世事洞明的地步,结果也不一定如家长所愿。

当孩子认清了自己的起跑线和交通工具之后,有可能会发奋图强,但也可能会就地躺平。

而这个时候,如果父母还喋喋不休地跟他们灌输爱拼才会赢,赢在起跑线的说辞,无疑是对牛弹琴。

这个世界,已经不是父母说啥是啥的时代了。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己不飞,下个蛋让蛋飞,这算盘多半打不响。

孩子大了之后,那些老生常谈的话,就少说几句吧。大道理人家都懂,不用颠来倒去地说。

真心为孩子好,就自己多多努力,多多奋斗。成功了,孩子跟着享福,没成功,那就再接着继续努力!

默默做个好榜样,至于孩子愿不愿意效仿你,追随你,超越你......就随他吧。



放下期待,
君子求诸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