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道教育评价难题,她用了10年去求解……|「 人物专访 • 04」

 青春rzw 2021-12-14

图片

人物名片

邢凤珍,淄博市张店区初中历史教研员,山东省教学能手,淄博市第二期名师、历史学科带头人。工作25年来,一直坚持“用课程的理念统领教、学、评”,主张“创设情趣课堂,教有生命历史”,开发了“张店区初中历史三级课程体系”。总结出了“初中历史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原则和方法,包括“三环六步”备课步骤和方法,“三段六有”的上课原则,形成了备课上课的一套实际操作技术。2010年起,开启项目研究“用测评的改变推动教与学的改变”,致力于初中历史评价的改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命历史’多元开放梯级评价体系”,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多次在省内各地作专题讲座,被赞“值得推广,魅力无限”。

原标题:邢凤珍:从考试变“脸”到历史变“活”

历史课,应该给予学生的是什么?是干瘪枯燥味同嚼蜡的历史知识点吗?是硬拼时间死记硬背得来的高分吗?

有没有一种可能,可以让学生既考的漂亮,又学的有趣?

淄博市张店区初中历史教研员邢凤珍的答案很简单:用好考试这根“指挥棒”,就可以给学生“有情有趣有魂”的“活历史”!

为了交出一份理想的答卷,从考试“变脸”,到历史“变活”,她一做就是10年。

“考试,不再只是一个'搜索倾倒’的过程,而是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是一个'情境探究’的学习过程”,是一次生命在场、智慧激荡的发现之旅。”

向“背多分”式教学开炮

课改举步维艰,错的不是考试的存在,关键是考什么怎么考发挥怎样的作用。

1991年7月,一直对历史情有独钟的邢凤珍,如愿考上了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四年在历史厚重的浩浩长卷中孜孜以求,也涵养了她淡定从容而又通透的独特气质。

生活中的邢凤珍,温柔和婉。但在工作中,她却是一个拒绝刻板守旧、勇于创新和不断突破的“行动派”。

1995年7月,毕业后走进张店区实验中学任教历史,邢凤珍的课从一开始就很受学生欢迎。因为喜欢“求新求变”的她,每堂课,都致力于追求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新鲜感和惊奇感。她认为,一节课,起码要有一个时刻,激起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起码要有一个地方,能让学生眼睛一亮、心里一动!

为了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的课堂境界,她总会不惜花费大量时间搜集素材,尤其是可用的视频材料,一遍遍修改教学设计和课件,尤其是在问题设计上下功夫。她一心想的,就是怎样才能让学生经历一个“惊讶——恍然”的问题探究过程。

为人师,她的幸福很简单。每次在课堂上看到学生因为有所感悟而闪闪发亮的眼神,以及会心的笑容,就是她最开心的时刻。

然而,10年的一线任教经历,也让她看到了另外一种现象:“储蓄式”的课堂教学——教学完全被窄化为历史知识的单一授受与识记,目的就是“背多分”。

“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和学生仅仅是知识的简单传递工具与储蓄容器而已,不是真正具有生命意义的'人’。”邢凤珍认为,“原本“活生生”的历史,就这样被抽去了灵魂而教'死’了。课堂里只见点线面,没有人情趣!”

2009年,在山东省组织的一次教师远程网络研修活动中,身为指导教师的邢凤珍在论坛里发起了一场大讨论。带着“一定要改变”的一种使命感,她激动地敲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丰富多彩的历史,味同嚼蜡的课堂,死记硬背的学生,无奈叹息的老师。都是应试教育的错?我们无计可施?我们明知不对,还耐心地做?周而复始地做?难道,考试就是我们教学难以改革的借口吗?”

连珠炮似的问号就像一枚小小的炸弹,在冰冻的湖面上砸出了一道口子。老师们有点不敢相信,一向温婉如春风般的她,此刻发出的声音忽然变成了一股“飓风”!论坛里的讨论沸腾起来。

最后,大家达成了几个共识:“不要让学生因我们的历史课堂而厌弃历史”“要为历史课堂注入生命的气息,让历史'活起来’”“课改举步维艰,错的不是考试的存在,关键是考什么怎么考发挥怎样的作用。”“素质教育和考试并不冲突,平时注重过程,学生能力上去了,成绩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事实也是如此。实施测评变革以来,张店区的历史中考成绩一直在全市遥遥领先。正如一位外来学习者所感叹的:此即谓“不为中考,赢得中考!”。

新测评的“新模样”

如此有趣有料而开放的题目,就是要引导学生把视野投向更广阔的世界,把历史与当下的生活联系起来,让思维飞起来,让情趣长出来!

美国课程理论家斯塔弗尔说:“评价最主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对此,邢凤珍特别认同。她认为,测评考试不是教学的终点和唯一目的,而是保障教学有效实施和促成目标达成的中间环节。考试一方面的作用是检测一个阶段教与学的效果,另一方面的作用是引导教学。即命题立意要符合课程目标的要求,体现教学主张和教学实施指导建议,以便让师生通过测评考试明确之后教与学的方向和应采取的调整跟进措施。

或者说,考试要成为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和行为、丰富学生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催化剂,而不是一根无形的绳索。考、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相互促进、配合、支撑的良性循环关系。

“以考导教,以教定考”

“倡导教什么,就考什么;倡导怎么教,就怎么考。”

“考试命题不跟教学捉迷藏!”

2010年,凭借出色的教学能力和成绩被委任为历史教研员的邢凤珍,在测评改革之初,就理出了一个清晰的方向,并提出了“创设情趣课堂,教有生命的历史”这一教学主张。

经过多次调研反复论证后,她决定,从改变考题内容和形式开始做起,以倒逼教师改变以往的“储蓄式”教学之痼疾。

与以往的考试相比,邢凤珍所尝试的“新测评”,在内容和形式上分别有哪些变化?

以她命制的一份张店区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初一历史试题为例。分发给学生的试卷分为两卷:第Ⅰ卷以检测知识点为主,第Ⅱ卷则是趣味横生、最受学生欢迎的“历史趣味活动论坛”。

试卷上方,首先是“卷首语”,如“美国学者詹姆斯·洛温说:历史是一系列尚未解答或尚未完善的问题,而不是一系列确定的答案……”,旨在引导学生探究历史。接下来,就是“面孔活泼到让学生大爱”的活动版块。

“活动一”,是“历史想象作品展”——

 请你结合对原始社会的学习和自己的想象,用图画、文字或自己喜欢的形式,描述一下原始人类生活生产的状况。(将活动课的作品贴在下面即可)

画出来的答案,如何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邢凤珍说,很简单,通过画面就能看出学生学习历史的情况。画某一种人,就要符合这种人生产生活的特点。与以前的死记硬背相比,学生更喜欢这种方式,而且画出来以后,带给他们的就远远不只是背了就忘的知识点了。

“活动二”,也同样令人耳目一新,是不一样的“历史成语故事会”。其设计主旨,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读故事”“讲故事”“画故事”“走进历史”,了解到更多丰富多彩的历史细节,让历史人物“站立”在学生心中。而以往的考试,一般就是直接让学生默写出“哪几个诸侯国?”“有哪些争霸战役?”等等。如此僵化的试题,只是“填鸭式”地让学生记住教材中骨感的事件和干瘪为符号的人名而已,不能促使学生对时代形成整体认识,也很难获得情感触动。

这样的考题,正如她所一直追求的“开放”——“让测评成为学生探究学习活动的过程,让试卷成为展现学生探究活动成果作品的平台”。

“如此有趣有料而开放的题目,就是要引导学生把视野投向更广阔的世界,把历史与当下的生活联系起来,让思维飞起来,让情趣长出来,历史就这样在活动的探究体验过程中、在课堂里、在学生的心里活了起来!”

邢凤珍说,这样的测评内容,在教材上是找不到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要真正摆脱“教教材”的僵化模式,就要基于教材,并开掘与整合更广泛的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特点,建立新的知识学习和活动探究架构,把薄薄的教材教“厚”,把僵死的知识教“活”。 

历史,怎样才算是真正“活起来”?邢凤珍尤其强调,要让学生通过“感知历史”来感知身边的社会,尤其是社会的发展,体验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强调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倡导尊重和包容不同的观念和文化,理解不同文明对世界的贡献。

以初二年级的期中考试为例,中国近代历史一部分与“中国梦”直接有关,所以,期中考试她就设立了“中国近代民族独立梦”这个论坛主题,顺着“碎梦——寻梦——追梦”的主线,一个单元设计一个探究学习活动,通过“题头叙述”“题目材料”和“问题探究”,让学生不仅形成对每个单元重大事件和阶段特征的理解和认识,更重要的是换了一个角度理解历史事件在中国梦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地位。

目前,初二的历史考试,每次都有检测学生社会考察活动的试题。比如中国近代史部分,有固定考题“寻访身边的革命英雄”;中国现代史部分有“以家庭的变化看社会的变迁”,驱动学生走进社会,寻访身边的历史,感受历史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渗入“思辨力”和“乡土味”

要靠自己去分辨,识别事件的真相,必须学会批判性思维,去研究历史,而不是背诵历史。

“常言道,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们看到的,是别人想让我们看到的。我们必须要靠自己去分辨,识别事件的真相,得出自己的结论。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学会批判性思维,去研究历史,而不是背诵历史。”

这是邢凤珍经常在全区的历史教师集体研修活动中所强调的一点。

她认为,历史虽然是由一系列事件构成的,但记住这些事件本身不是目的。历史事件只是一个一个的案例,透过这些案例,应该分析得到明智的、合乎情理的见解。这个过程,以及最后形成的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才是历史学习应当追求的目标。若干年后,学生即使忘掉了历史事件的细节,也不会忘掉分析案例的思维方式,这正是学习历史所要达到的目的。

基于此,张店区初中历史每个年级的教学目标中都特别强调一条:“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和能力”。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选择1-2个节点,精选材料,巧设问题,引发思辨。

怎样才能促使这一理念落实到教师的课堂里?邢凤珍的法宝依然是“测评”。

如初三历史的一道试题,呈现了两则材料,一是丘吉尔对冷战起源的观点,一是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的观点。题目要求是让学生解读材料,甄别两个观点分别是什么,他们的理由是什么?然后引发思辨:为什么对于同一个问题两则材料的观点不同?以此考查学生对冷战原因和影响的理解,尤其是考查解析材料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更渗透了对学生思辨意识的引导。

在思辨性试题的引导下,教师们的历史课堂,也迸发出了思辨的火花。

齐盛学校教师李涛在教学历史主题活动课《走近曹操》时,设置了“民间的曹操形象”“史书中的曹操形象”“诗歌中的曹操形象”三个篇章,引领学生从多个层面了解到不同的曹操形象,然后客观、理性、多维地进行相对客观辩证地“评价曹操”,并思考“如何做真正的英雄”。如此,让学生从表象到深层,逐渐分析和走近真实的曹操,并触及心灵,认识到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邢凤珍认为,测评变革没有止境,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的变化,都是对照新课标的要求,以及新形势下教材、学生等诸多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完善和丰富的。比如,从2011年开始,她把“乡土研学”的内容纳入了评价内容。

例如,2018-2019年张店初一历史期中考试题“活动2”,就是以“探寻齐文化”探究活动为载体,引用学生研学的所见所闻当作试题资料,提出问题。如“卡片中在淄博出土的青铜器名称是什么?你可以据此推断出战国时期齐国的哪些社会情况?……”既考查了学生研学过程,也借助乡土历史考查了学生对春秋战国时代特征的理解认识,还体现了“跳出教材教历史”“走进博物馆学历史”的理念。

在“联动”中“驱动”课堂之变

实操技术的支撑,和考题的“大变脸”,带来的是课堂的“美丽转身”。

当然,邢凤珍更明白,任何改革,都需要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联动”体系,多方发力,系统规划,整体推进,才会有持久的活力。

如何在“联动”中“驱动”课堂之变,形成一套有机而完整的体系,让老师们在短时间内就能据此“纲举目张”,顺利“上手”?她采取了将教学主张转化成了一套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指导意见和教学实际操作技术,即包括课前和课上的“三环六步”和“三段六有”原则及方法。

实操技术的支撑,和考题的“大变脸”,带来的是课堂的“美丽转身”。

历史想象画、成语故事会、历史剧编演,只是新测评引爆历史课堂新面貌的冰山一角,像历史人物辩论赛、魅力丝路简报展、历史人物名片设计、观看历史纪录片、“中国近代民族梦”论坛等活动,成了全区各校历史课堂上的“常态风景”。

“制作'丝路’简报,虽然费时费力但很有意思……”

“历史人物辩论会,不只是锻炼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学会了用一分为二、全面客观、论从史出的方法去评价历史人物!”

……

这就是新测评下历史课的魅力所在:孩子们学的不亦乐乎,考的兴味盎然,最后中考成绩的稳步提升只是“副产品”。

 “无论是教,学,还是考,都一样应该是思想、情感和生活的交融,是激扬学生生命的思维场、情感场、生活场。”邢凤珍说,“'人’永远是历史之中真切'跃动’着的生命。”

(桂玲于2020.11)

图片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自本期起,《课改人物》版与大家见面了。

基于“立足态度,聚焦深度,呈现亮度”的定位,本版力求“展现有力量的形象,传播有思想的声音”。

以不歌颂“无谓的牺牲”,不传播“虚伪的崇高”,不宣扬“狭隘的成功”为底线,《课改人物》报道范围将面向全省高校、职业院校、中小学、幼儿园的所有教育工作者敞开,年龄不限,职务不限,荣誉不限。

    当然,《课改人物》更欢迎具有以下特质的你,走上这方新的“舞台”——

     不一定要有各级各类闪光的奖杯和荣誉,但一定要有自己的教育立场和追求,有个人对教育的积极思考与多维认知;

     不一定要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一定要有智慧闪现、值得分享的教育故事。比如在教育教学或学校管理中敢于打破常规、推陈出新、独辟蹊径的故事;比如在与家长、学生或教师等交往过程中能体现独特教育智慧与爱之温度的故事,等等;

不一定要有显赫的教育成果,但一定要有自己的研究主题或方向。比如在区域或学校层面的教改教研、班级管理、或某个项目,课题,课程,课堂建设及评价改革等方面的创新性研究和探索,有自己独具启发意义、借鉴价值或示范引领性的做法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