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媒体文学||邹斌《杂侃三章》

 元辰1948 2021-12-14

邹斌《杂侃三章》

主办:夷陵区文艺评论家协会 

总第423   编发:元辰

邹斌,网名为革命撵兔子,网络写手,侥幸混入两家省部级作家协会。自诩为混迹网络文学中,一只不太慌张的蜉蝣。现居湖北汉川。

一、山寨大师

 现代社会,特别是互联网崛起,貌似走入一个造神和造大师的时代。自从有了微信朋友圈这玩意,尤以为甚。中国似乎进入了一个山寨流行的社会。

 在社会发展到一定规模,许多东西还不规范的特殊时期,难以避免山寨产生。但是山寨当道,山寨无孔不入,是令人始料不及地。比如,山寨产品因为通道独立、操作便捷且廉价大受欢迎,人们都以为买到价廉物美产品满心欢喜。山寨医学专家们,占据各大媒体,今天他们说什么治病,明天他们又说什么致病,连食品也不例外。山寨经济学家们,今天说什么涨价,明天又说什么跌价,特别是股市黑嘴,其实是张着一只猪拱嘴,券商、上市公司、股民等等悉数通吃。山寨文化学者们,你抄袭,我抄袭,抄袭了古人,再抄袭国外;你造谣,我造谣,编出了故事,编出了神话。学术界也是如此。还有山寨的官员,买假学历,造假户籍,花钱买官等等,不一而足,弄到一定位置后,大搞权利寻租。甚至,连发放到校园的教辅材料、字典、文体用品,也有山寨版出现。

  山寨行为与所有山寨者,皆共同头顶两个大大的字:名和利。只不过,现代人都很聪明,如童话故事《皇帝新衣》中的人们一样,看破却不敢说破。为何这样子做?因为,中国人更推崇古人的说法:有容德乃大,有忍事乃济。

某认为,精确的利己主义与精致的利己精神,是促进当今社会的山寨大师出没,并充斥大街小巷的原动力。所以,老百姓每天都极有可能偶遇山寨大师。当遇到山寨大师的时候,切莫去探究神龙首尾。诸如,大师们姓氏名谁,江湖诨号是什么,师出何门,或者属来自何方神圣等等问题。特别是,对于请问大师贵庚这类幼稚类提问,绝不会有人搭理,即使回答也会是语焉不详。山寨大师也有修炼养成,对于修炼闭关辟谷之事,有诸多避讳,乃天机不可泄漏也。

 汉代皇帝刘彻怕鬼,所以喜欢装神抓鬼。于是,便有一个名叫李少翁的山寨大师横空出世。他指导刘彻制造了各种式样、各种颜色的神车,在不同时日驾车驱鬼。李少翁甚至被刘彻册封为文成将军,享受荣华富贵。可能是因为做官与邀神之事有冲突吧,当上将军之后的李少翁从此法术失灵,一年多也没请来神仙,便伪造一份天书让牛吞下,然后将牛杀掉取出天书。然而,有人感觉这天书的字迹好熟悉,仔细一比对,发现这是李少翁本人的字迹,刘彻当即杀了这个李大师,其实就是一个手法拙劣的魔术师。

事实上,古代历史中的两汉、三国以及秦始皇称帝期间,就是一个方士等大师当道的社会。甚至,有人还欺骗过秦始皇,为其炼丹,制造长生不老药。

相比古代人,现代版的山寨,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山寨最多的还是记者、学者、领导干部等。建国后,全中国约有十多人自称皇帝。这些山寨皇帝中,尤以1982年四川警方查获的农民张清安为典型。张清安不仅自称皇帝,封了皇后、皇妃等5人,刻玉玺,分封丞相,文武百官颁布《天律森吏》等所谓大典,欲定都巴中县,以巴中川剧团大楼作皇宫。远在大山沟的山寨皇帝张清安消息闭塞,不知道蒋介石已经于1975年去世,甚至准备发信函到台湾,册封蒋介石为威国王

最可笑的是,当所有人都觉醒,发现是被张清安这个山寨皇帝欺骗,唯有其妻子终日还神叨叨地做着皇后梦。

山寨的大师,绝对源于民间。大师之大,大于达观;大师之师,师出有名。类推一句民间俗语:张王刘李陈,天下一半人。既然有张大师、王大师、刘大师、李大师、陈大师,则会有天下一半是大师的说法。起码,与大师与天下一半老百姓五百年前是一家人。但是,源于民间且高于民间的东西,就是这些山寨大师们所具备的超能,以及社会影响力。

当年,河南胡万林中医大师的芒硝入药,毒死了几个人,有一个是级别不低的当地领导,最后居然弄死了一个以身试毒的中医学院学生。当年,北京中医张悟本大师的食药同源理论,主张绿豆茄子生吃,便可吃回健康老家,其实皆是把绿豆的这个字,换成了逗乐的字。逗你玩逗他玩逗大家玩,玩玩而已。当年,玩蛇的江西气功大师王林,以表演隔空取物见长,附带予人开光通灵,却玩出落水鬼之类。王林大师没有等到正义的审判,最终还是在司法程序未有完结之前病死。

 当然,这三个所谓大师,只是众多山寨大师中,倒霉的典型代表人物。究其根源,胡大师、张大师、王大师等,他们一个是治病神医,一个非致命地科普,一个是典型地谋杀。他们身上共有的,就是江湖术士的特征。

 民间另有谣传:大师陨落,天象使然。如《西游记》中的妖魔鬼怪,平素虽作恶多端,但最终结局都很圆满,多被天上的主子收回身边。孙悟空唯独打死了一个草根出生的白骨精,而且还是花费九牛二虎之力,三打白骨精。当然,这些都是虚伪的传说。传说,仅仅就是传说而已。包括《西游记》,就是一册根据唐宋拟话本小说改编的神话故事。然而,对照封建社会几个朝廷,都有些现实版的东西相对应。正如一句俗语所言:世上无神鬼,都是人在闹。

 对山寨大师的态度,人们似乎是一致的。徐皓峰在《逝去的武林中》写道:拳术滥传,伪作淤积,也必遭轻贱。传统一断便没法复原,没了,也比走样好。

 当电视有影、广播有声、书刊有文、网上有形时,谁也无法去怀疑这些似乎上位的山寨大师。山寨大师们,战天斗地、斗鬼斗神,留下缤纷斑驳刀光剑影传说。不知道,是否还有人在祭奠这些大师来来往往的日子,回忆来来往往的大师们。但可以确认一点,媒体称为山寨大师们的主要推手,或者干脆说就是帮凶吧。特别是,极少数不负责任的新媒体。

 一切大师都有道具,一切大师都是道具。比如在古代,一般的方士在服饰衣着方面也都别具一番讲究,好像一眼就能认出来他们是干术数这一行的。史称他们大都皆具衣冠,服饰素雅,陈设精致,接人待物,文质彬彬,不亢不卑。

 当然,大师们值得怀念的是,都有一套传统中医望闻问切的办法,都懂辩证与辨病。中医,现行法律许多规定,都是对其是包容与宽容的态度。因此,便有许多的山寨大师们,都在竭力往中医这个大篓子里挤。

 有人对科学分门别类,划分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类别,许多科学家被称为大师。当然,科学家中间也有自诩大师,或谦逊退让大师地位的。有人形而上学,依此类推,对于哲学这一概念,区分自然哲学与社会哲学这两类呢?

网络科技崛起,伴生诸多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是是非非的问题。比如,谁来负责网络传播信息的主体与责任;市场经济学市场主体,是法无禁止即可为;而对政府,则是法无授权不可为。 萨达卡特·卡德在《不公正的审判》一书中说过:审判这个被人们所尊崇的仪式,供奉着一个崇高的理想:人们应该在实施惩罚之前暂停一下,让深思熟虑凌驾于直觉之上。也许,山寨大师的人物与事件反复出现,是到了需要考虑如何去法制的时候了。

当然,也许有人会提出反对意见,对于山寨大师,常人是不可瞎议论的。有个东西最伟大,他就是时间。时间会慢慢地拆招山寨大师,也会撕破山寨大师们脸上的画皮。

二、杂侃睡事

 首先,我声明:我非标题党。以睡事动笔写东西,纯属自我娱乐。写睡事,是因为今年流行,睡事却从未被我写进文字。我知道,极少一些文化里传下来的睡事。当然,我也有睡事。其次,自我介绍一下,我也爱些诗歌文章等之类的文艺。早在已去的经年前,曾站在乡曲陋巷,向着高雅的文学殿堂仰望。这些年,残饵扰腮、囫囵吞枣地阅读过,也画虎类犬地赋诗作词,若貂不足、狗尾续状,挤兑出过春梦无垠、焚琴煮鹤之类东西。近年,混迹于网络文学,成为网络文学蚂蚁大军队伍中的一员。第三,是要特别强调我对文学的态度与在所谓文坛的现状。我曾经给自己准确定位,在网上搞了个独树一帜的个性签名:一只不太慌张的蜉蝣。

 去年农历甲午,有两春。百姓说,这是历法。还有百姓说,或是多开了一春。岁末一春,国内热播电视剧《武媚娘》,迷倒了众多观众。据说,部分观众只是因为剧中演员漂亮,身材丰满。电视剧镜头中,丰胸太过坦露,被有关主管部门责令剪接。实话说,这部电视剧,我一集也没看完。主人公原型,应该是唐代的武则天,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她与唐太宗、唐高宗爷俩,分别发生过睡事,最后终于睡上龙榻。武则天算是高寿,治国成就蔚为壮观,临到长久安睡,也只留下无字墓碑。数年前,我与友们一行,去了洛阳龙门石窟。有人惋惜,错过了牡丹花绽放的季节。我觉得,是不虚此行。听导游介绍,群雕中,数观音菩萨的巨型雕像最为高大上,原型也是武则天的肖像。不知道,雕塑时有没有被艺术化。武则天肖像,的确太美艳了。甚至,美得与传说中,观音菩萨普度众生的角色不适应。于龙门石窟大小石雕中,至今鹤立鸡群,独领风骚。

 遥想史上,盛唐另一桩睡事也极富盛名。能让唐代杜甫、白居易、李白三大诗仙诗圣诗神,齐齐倾倒的女人,恐怕唯有杨贵妃。他们,纷纷拿出溢美的诗词,点赞杨贵妃。杜甫有《哀江头》诗赋: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白居易著《长恨歌》叹曰: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浪漫的李白,以《清平调》咏叹: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读完这三位文学前辈的大作,我还是觉得,其中另有几分献媚味道。在封建社会,对皇权和皇权的喜好献媚,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当然,倾倒在杨贵妃石榴群下,最有势力的、最具影响力的,还是唐玄宗父子。杨贵妃先与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领了结婚证,同睡一床。后被公爹唐玄宗看中,受令出家换了个身份证,又被公爹唐玄宗册封为贵妃。可以确定,三大诗仙诗圣诗神,为杨贵妃创作作品的时间较晚。是在杨贵妃当上贵妃被被写进入历史,是在天理、国法与广泛的民意调查的基础上,毫无争议地确认高贵的地位之后。

  千万别以为,武则天与杨贵妃她们集体犯错。或,有什么不对。不然,你将错、错、错,大错而特错。现代湖北籍女作家叶倾城,名字与似乎与张爱玲作品《倾城之恋》撞车,由湖北走出去,到了北京。她这样评述当年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睡事:年轻时候,我曾以为爱情,是忠贞、付出、牺牲、承诺及践诺。我终于发现,大部分人都做不到,说往往只是给性欲一点尊严而已。在叶作家的眼里,人类伟大神圣的亦如此,更何况关于封建社会君王的睡事。何妨影响,当今社会中品德不高的少数权贵,他们被曝光瞎弄出的一些睡事。

 另一位国内现代著名作家叶永烈,写过一篇韩国游记,记叙韩国妓女不睡的民族气节。朝鲜李氏王朝,也是1593年的一天,倭寇( 国古代亦以倭寇称日军)进犯晋州得逞,在矗石楼大摆筵宴庆贺。倭寇众多将领聚首在矗石楼,抓来一批妓生(相当于日本的艺伎)助兴。日军统帅加藤清正部下猛将毛谷村六助喝得酩酊大醉,朦胧中看见一个朝鲜美女在楼台上向他抛媚眼,风情万种。毛谷村六助大喜,扑到楼台上,一把抱住那半推半就的美女。忽然,巨变陡生,朝鲜美女也用力抱住毛谷村六助,一齐顺势滚入南江之中!当时,正值大雨过后江水湍急,很快两人都被江水冲得没了踪影。晋州人民后来建造义妓祠,以纪念这位勇敢殉国妓女。至今,晋州市的市徽,仍使用她的头像。

  今年流行余秀华。被文学批评的人说成,是国内诗坛久睡后的醒来。流行一首诗:穿过大半个中国来睡你。如此悲壮的男欢女爱的情感,若春日惊雷一声巨响,击退礼数束缚,击碎朗月清泉。睡与睡事,诱人浮想联翩。我空灵幻化回古代戏剧场景:旷夫怨女相见,如饿虎逢羊,毫无功夫问名述礼。我包容,包容余秀华的这首诗,也包括这里面的诗句,是因为诗歌有多元化的创作手法。还有一个原因,人这种动物,人这种动物的器官,成为诗人创作的题材,早已不算什么奇闻。将睡你噱头,转化成为创作诗歌的灵感,在这条创作路线上攀爬行走的诗人许多。余秀华,并非一个人孤独地在行走。余秀华,也是混湖北网络文学出来的。在余秀华成名之前,我阅读过她的一些作品。这些作品,都是以发帖的形式,在荆楚网的东湖社区、长江网论坛存在。

 野百合也有春天。诗歌和睡事面前,是人人平等的。无阶层的分级分类。

 写作,是一种能力。阅读,也是一种能力。能力,也就是实力。自愧不如。但我,并不羡慕嫉妒余秀华。我比她年长几岁,介于不惑与知天命间。平日里,也偶与人闲谈睡事。有个腹稿久难启齿,今日大胆和盘托出。小结成本地农民诗人体的四言八局,是这样的两句话十个字:心里有想法,身体没办法。呵呵。您可别往其它方面想。今天2015年的321日,是 世界睡眠日。我想表达的观点,是自己偶有失眠,想睡睡不着。生活,需要不一样的活法。据说,睡事不好的人,身体也不会更好。

对不起,刚才把设了个小小的局,用文字将您绕了进去。讲两段子,博大家开心开心。算是道歉吧。段子,虽有关睡事,但绝非少儿不宜。1、旧时,一落魄风流秀才逛窑子,遭其妻察访获知,令其具结悔过,秀才手书三篇洋洋万言《悔过书》,因过于强调食色性也与语言繁琐等原因,均未通过审查。最后,秀才写下如此七字:巴掌地,天大错,改。2、某君同事于酒局吹牛,自诩睡事了得,某次极限四小时。某君戏言:今晚吗?我猜,前三小时五十八分你妻未许,后两分钟急迫沐浴上床酣睡,前后共四小时。众人大笑,同事醉酒趴下。

 古人说过:福,生于清简;命,生于和畅。转念一想,这睡事更简单一些、更和畅一些,岂非一桩更好之事。

三、夜末杂想

 家乡,有句有名的俗话:三十年前睡不醒,三十后睡不着。 这句俗话来历很久,由前辈的前辈不知哪一代传下来,流传至今。在不同场合与不同人生时期,自己皆听人说过。算是耳熟能详。

前些年,与自己偶闲与困顿有关,或与自己阅读杂想有关,也就无聊地揣摩了这句俗语。盲目判定,其中还是蕴含有一些哲理的含义。隐约,算是说教一类。类同当下流行的心灵鸡汤、励志格言,或哲思与生命感悟,或佛教信仰者说的禅语。中国古人,三十岁左右是人生一道坎,人生观逐步养成,待人接物方式更趋成熟与个性化。另一方面,说的约莫是中年人的一种生理现象。人,若是到了一定年纪,在夜末的那一些时间,假使是勉强地合上眼睛,也难得入眠。

夜末,该是叫停身体机能所有运作,令劳顿一日的身心打烊收摊了。偏偏,无奈地遇到许多难眠之夜末,偶尔会盘点心境,不由自主地胡思乱想;偶尔,也会清空心里头装着的,放得下或放不下的,放得开的或放不开的,大大小小的诸事体。

 风黑天高,眼界俱空。古代,夜阑人静之时,樽中月影、浅浅乡愁、幽幽离情、痴痴爱恨,等等诸多的情愫,往往会被文人雅士们演绎成诗词与器乐。如今,时过境迁。自己只是觉得,选择在夜末思考问题,是十分独立与安静的。绝不会,有人来与你论长道短穷原竟委;也绝不会,耳闻他人的高谈阔论颠唇簸嘴。

 如何能让自己彻底地安顿下来?不同的人会有一些不同的作法,几成习惯定势。比如,随手翻开床头柜上摆的哪一本书籍或刊物;或者,按下电视机遥控定格在新闻频道听听新闻;或者,打开手机音乐播放器听听先前下载的那些老歌;或者,干脆打一通电话拉着老朋友唠叨;偶尔,也与在身边的家人沟通沟通。

有人把夜末那段时间,形象生动地比喻为围棋对局术语中的收官阶段。下棋的人都知晓,收拾残局煞费心机,相当需要棋力与功底。若对战双方势均力敌、旗鼓相当,则需寸土必争、一目不失,博弈起来会十分残酷,甚至异常惨烈。若双方棋局的差距很大,更会有两种结局:专业棋手之间对局,站下风者,会体面地弃子认输;换成业余弈者,眼见败局难以逆转,也要尽心尽力地缩小差距,挽回颜面。

 夜末,假若心境不阔达,遇有突发事件,或面临抉择踯躅难行等,会有一个叫心魔的东西被唤醒,鬼使神差地在人的内心里,盲目地派生出一个模拟棋局。对局者,也可称为对手,就是两个虚拟的,一方执黑棋,另一方执白棋。执黑棋的,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或在某些问题的辨识上,持有肯定态度,与执白棋的也是否定的,展开较量。你争我斗的两我,虽不是真枪实弹,但在相互辩驳间,不断地推翻与被推翻,不断地说服与被说服,彼此难以纠缠清白。事实上,任何一场棋局,没有任何一个对手是可以算得上完胜的。

 古人,还流传下一句直指人性根宗的话:万事如棋局,不著的才是高手。

 清代王永彬于《围炉夜话》中言:揆诸理而信言,问诸心始行事。夜末之时,更会令人深刻地领悟出此言中的真谛。现实中,尘俗之辈尽属蜉蝣,多端寡要并无必要,修为再多,修行再大,也算不上属于一个能够道关会尾的禅师。不由得感叹世界变化真快,比如,曾经有些被以为颠扑不破的道理,湮灭于伟大的时空里;再比如,另有无数被神话镀上金身的大仙,被历史还原撕掉伪装揭穿画皮。对诸多问题存而不论,免受纷繁琐事的骚挠,不完全算得上是消极的避世者,或迷醉笙歌的逍遥派。保守,区别于消极,区别于叛离,更明显地区别于激进,起码能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心不安,神不稳,夜不眠。于心理生理健康的角度上讲,不去胡思杂想,最大的益处,在于不会突然地抑郁,或者彻底地患上精神疾病。如此,未免不算一桩幸事?因此,有些惧怕在夜末的时侯,太过细腻地思考一些问题。惧怕的原因,是觉得用纠结状的逻辑思维去考量问题,去决断事情,可能会于事无补。即使,平日你自以为,或被人认为,非常地高才博学聪明睿智,也不可避讳产生偏离脱离正常轨道。

 离世未几年的国学大师南怀瑾,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明代有个从事古董交易的人,对该行当作出评价,说了三句很高明的话,一是自欺,二是欺人,三是被人欺。自己固执地认为:人的一生,何尝又不是只做了这三桩事情——自欺、欺人与被人欺。假若,这一判定成立,便可以如此类推出一个结论:凡是在夜末冥顽不化地思考问题,类似于自欺。自欺产生的直接后果,不仅是不利于心理减压,还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失眠。有好些次,自己试着佯装睡去,屏住呼吸,忍住鼻息,不让老婆以为自己会在睡着后呼吸暂停猝死。但次日上午起床时,困顿的样子就会真实地写在脸上。

 医学上讲,不安心睡去,不安神睡着,可能都可以算作是失眠的;失眠现象,也是精神疾病的表现与症状之一。

 这是一个讲究效能的时代,各行各业导入激烈竞争机制。人们在奔跑着,拓宽生存空间,插上翅膀,追逐智慧、理想、利益。适者生存的法则,成为硬道理,得到大多数人们认可,这一简截了当法则,往往是残酷地令人不可违抗。在适应适从社会潮流的过程里,似乎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没有喊过忙叫过累。

     有人提出一个建议:当你对快节奏觉得太过费心劳神,试着关闭手机两三日,切断与外界的关联。但,真的这样做下来,你往往会感觉寂寞无聊。静不下来,适应不了孤独,也是社会的一种通病。一位禅师说过他成功悟道的经验,就是很简单的四个字:我能孤独。

      在当下国学复兴潮流中,最时尚的,恐怕算是孔子儒学。修习老庄之道,偶会被视为不合时宜者。但是,关于夜末思考的问题,建议不妨读读清代洪应明的作品《菜根谭》,记住里面这样富含哲理的两句话:天理路上甚宽,稍游心,胸中便觉广大宏朗;人欲路上甚窄,才寄迹,眼前俱是荆棘泥土。


      微主元辰,本名袁国新,宜昌人。夷陵区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著有《迈向智慧的金色通道》《悠悠人生》《网上漫语》《现场批评》,发表小说、散文、诗歌二百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