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夷陵评论||新作快递:黄荣久《同台三兄弟 一门四作家的家族文学情愫》

 元辰1948 2021-12-14

夷陵评论

夷陵区文艺评论家协会  主办

2020-149 总第627期  编发:元辰

        黄荣久(熊焰)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协会员,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现为三峡大学客座教授,宜昌市散文学会副会长,宜昌市夷陵区作家协会主席。

    在《人民日报》、《昆仑》、《中国文学》、《中国作家》、德国、印尼、西班牙、韩国等国内外报刊发表百万字。已出版文学专著5部。多篇作品曾在国家及省市获奖,专著曾获第六届屈原文学创作奖和第五届欧阳修文学奖。被夷陵区委区政府评为文化名家。

同台三兄弟 一门四作家的家族文学情愫

    在湖北宜昌,有一个同台三兄弟、一门四作家的家族。这种家族文学群落十分罕见但却实实在在的活跃当下荆楚文坛。其它地方有无,倘未见诸报端公布于众。朱氏一门四作家文学并进倾向是值得分析探究的。

一、在中国历史的文坛上有家天下的现象

   北宋有苏门三父子,三苏是指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三苏并称始见于宋代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该书卷四才识条说: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

      “三苏皆为北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父子三人在文学上造诣极深,虽同出一源又各具特色,人称凝练老泉,豪放东坡,冲雅颍滨,同登唐宋八大家之列。

古代还有父子在文坛和政坛都有一定影响力的,如: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陆机、陆云程颢、程颐;还有父女:蔡邕,蔡文姬等。

   在中国近现当代文学史上,有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三兄弟;母女同成为大家熟悉的著名作家,如茹志娟和王安忆;宜昌还有大家熟悉的兄妹作家姚永标和姚鄂梅。所以说,这是一种家庭氛围造成的结果性展示。

   朱氏三兄弟一门四作家有效法前人的倾向性

   三兄弟老大朱白丹是领队,三个人老二朱光华最有灵性,但比较懒散老三朱华逊又为生活所迫,不可能专注专心搞创作;老大朱白丹的女儿李易安远渡重洋,个性独立,他们背后的故事,他们个人是最清楚的朱老大擅于敲打、时时提醒,有时候对两个弟弟也比较刻。为了在文学上共进共荣共鸣,朱老大可以说是恩威并重,尽到了长兄如父的责任。在生活上老大尽最大努力照顾两个弟弟比如经济援助和创作的外围环境。在创作上他不停地他们写,写了之后三个人相互讨论,由此形成了家庭文学氛围。这种家庭文学氛围的形成,老大在其中的作用,是有明显的效法古人的倾向性的。他骨子里的韧性与坚持,对两个弟弟和女儿都有一定影响力。文学成为纽带,把亲情和家庭扭在一起,这是典型的家庭和睦、团结互助的模范家庭。


二、一门四作家的家庭文化背景与文学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相继出生在三峡大坝所在地的朱氏三兄弟,直接启蒙老师是他们的父亲。他们的父亲原江峡轮船总公司的一轮机长,常年奔波于重庆和上海之间,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海员,却偏偏爱好文学,常常用文学打发江上寂寞难耐的日子。我在交通局工作时,曾组织过多次交通系统文艺演,轮船公司选送的文艺节目总是比其他单位含金量高,对此,我怀惴浓厚兴趣去公司探秘,原因很简单,公司有一位好编导,叫朱国发公司人讲,朱国发背诵二十四史、讲四大名著是一套一套的;写诗词,并有自己的诗集;练书法,一手狂草龙飞凤舞。毛衣,心灵手巧的女子也自不如。如此耳濡目染,文学的种子就在三个儿子心中发芽了。

    爱好文学的人早慧。朱白丹和许多人一样,初中时期作文就被老师当作全校范文。1982年,朱白丹进入沙坪电站工作几年后,为了丰富业余生活,他便开始写写文章。他的写作,带动和影响了两个弟弟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三、在夷陵山川,一个文学氛围浓郁的群体

    自从兄弟同台在夷陵乃至荆楚大地推出之后,关注的人多了,这个群体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这个群体就是夷陵作家群体。我认为,朱氏三兄弟同台、一门四作家是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和家庭文化的结晶,我们崇尚这种高雅的家庭风也是一个地方坚持文化自信的典范,所以我们要鼓励、发扬、推动。

    三兄弟首先从在地方报上发表豆腐块到登上《芳草》《长江丛刊》《青海湖》等公开文学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和散文。中国三峡总公司《中国三峡建设》2002年第1期,黑龙江《水利天地》2005年第9期,湖北省文联《中华文学》2017年第3期,曾相继以三兄弟同台为题,加编者、作者简介或评论,推介三兄弟同题作品。201410月长江出版社三兄弟合著的15万字小说集《兄弟同台》。

   一门四作家老大朱白丹,196212月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利文协理事。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写作,曾在《文艺报》《北京文学》《中华文学》《长江丛刊》《芳草》《短篇小说》《当代小说》《青海湖》《大众电影》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若干。著有《沧桑百湖》《走遍湖北》《走遍宜昌》三部长篇文化散文、散文集《风景》、小说集《怪味豆》等200余万字。与弟合著长篇小说2部、电影文学剧本2部、小说集1部、散文集1部。散文《老人和面包》获湖北省第六届楚天文艺奖二等奖,散文《将军陈昌浩》获山东省散文征文二等奖,长篇散文《走遍宜昌》获中华文学2018年年度图书奖。

    老二朱光华,19659月生,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写作。曾在《芳草》《中华文学》《电影文学》《三峡文学》《江河文学》《湖北日报》等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电影文学剧本近百万字,著有长篇小说2部、电影文学剧本2部、小说集1部、散文集1部。小说《到处是莲子》获湖北省楚天文艺奖。

    老三朱华逊,19722月生,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个体经商,后做职业撰稿人。曾在《长江丛刊》《中华文学》《电影文学》《新作家》《三峡文学》等刊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电影文学剧本近百万字,与兄合著小说集1部、散文集1部、长篇小说2部。获湖北省楚天文艺奖。

   李易安(网名依岸竹篱),朱白丹之女,198652日生,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搜狐网签约作家。著有80万字长篇历史穿越小说《长相思》,搜狐网连载后,被数十家网站选载,累计点击量过千万人次。《新还珠格格系列影评》获搜狐网征文特等奖。

四、三兄弟同台,一门四作家的坚守

    我是八十年代中期从部队转业后认识朱白丹的。漫长的夏夜倍感无聊,便约元辰、杜鸿、欧阳运森等几个文友在一起谈文学,那时,朱白丹已从沙坪电站调到城里我们很快成经常交流的文友,也从那时起我认识了他的两个兄弟。我的小说《对窗伊人》和白丹的《打电影》、《狗日的打气筒》和他狗日的系列杂文也都是在那些谈笑风生的夜晚完成的。

对朱白丹早期的作品,在元辰《夷陵文学评论》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勤奋,朴实,生动,幽默,而深度和广度尚未显现。世纪之初他借调省水利厅工作之后,我便发现他的创作正在发生质变,不仅介入评论,而且视野扩大、品评能力提高,对作品深度与广度有了追求。自2016年起连续推出的《沧桑百湖》《走遍湖北》《走遍宜昌》三部长篇散文,将他推向当代长篇散文高峰,成为实至名归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2014作《沧桑百湖》时,他查出患淋巴癌,一时感觉天塌下了,心头笼罩着哀伤。继而想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疾病怕个啥,该治疗的治疗,该采访写作的继续。在与疾病作斗争的同时,由夫人陪伴,扶着病躯,自费走访了要讲述的166个对象,只当是回归自然,旅游散心。一年多时间里,他怀着水利人对江河湖海的深爱,对水文化的执着追求,完成了实地考察,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开始以平均每周3篇的速度创作,结果不仅战胜了疾病,而且完成石破天惊的第一部湖泊文化散文。文学评论家力人说:他以自我革命挑战不可能的思想理念、研究方式与叙述方法,从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表达倾向与创作样式,实现了一次非常潇洒的革命,使得该书的思想品位、史料价值、艺术价值与社会影响,超越了很多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文学既是一项有风险的人生冒险,又是一项与生命投入成正比的艺术创造。十年寒窗磨剑,半生积累转化,光彩迅猛迸发,让人良多感慨。

    老二朱光华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散文诗,题为《失去了并不意味着失败》,发表在《三峡希望报》上。那是刚学习写作半年后,文章虽短,却给了他信心。收到报纸后,立即写了一篇书信体散文《感谢三峡希望编辑部,帮我顺利生下了孩子》,信中将创作比喻为怀孕生子,生动地勾勒出创作的坚信不易和初为人母的喜悦。编辑收到后,新一期报纸已编排好了,立即取下一篇稿子,将朱光华的来信登上了。从那之后,他陆续在宜昌日报、三峡晚报等报刊发表了不少对文学创作也有了自已的感悟。

    九十年代后,中国社会经济步入快速发展期,如一列刚刚启动的火车徐徐开出,惊醒了国人沉寂的梦。人们的思维航标开始转向,昔日的灯塔在追名逐利中,朝着物质移动,作家或曰读书人不再是一种独有标杆,仰视慢慢变成略为抬头,渐渐地变成平视。朱光华刚燃烧起来的文学心却不见了,有了一种无所事事的昏沉和颓废。而一热心的编辑,将一个昏沉者的汉字变成了铅字,感到意外,顿生惭愧。重新握笔,写下小说《满湖鱼》写了寻鱼的心,他要找到那个鱼证明自己。一个钓不到大鱼的人对能钓到大鱼的人是羡慕的,唯有找到才能突破,提升自己的信心和价值。《到处是莲子》反映了朱光华丧后对逝者深切的衰思和忧伤。《满湖鱼》与《到处是莲子》两篇小说都有厚实生活的基础只是结局不尽人意。《漏子》写的是单位上的小事,写出单位那种特定圈子的胶着,揭示出单位小圈子的尴尬和戏剧性。写着写着却成了一个片段似的东西。在朱光华后来的小说中,我比较喜欢《我们的王婆儿真英勇》,感觉有嚼劲儿,像啃骨头一样劲道。最让我感动的是《茅麓山挽歌》,我看到最后跳进火里的一幕,都有种想流泪的感觉。

    文学创作贵在坚持,当初的起步虽然艰辛,却磨砺了的心性,为日后文字之路奠定了一定基础。

    老三朱华逊起步不久,就都以小说登上公开文学期刊,不像老大需要摸爬滚打多少年,一是他们赶上的时代不同,二是他们本身具备小说特质,构思机巧,行文灵动。发表的小说不少,但由于生活波折,创作断断续续,缺少像老大三部长篇散文那样的扛鼎之作。不过,老大从省水利厅回夷陵工作后,三兄弟的创作热情再度燃烧,相信在老大的带领下,会把兄弟同台推向新高度。

   写过80万字穿越小说和系列评论的老大朱白丹的女儿李易安,现居法国,再度出手,必有新震撼。同台三兄弟,一门四作家,明日更辉煌,可以期待。

2020.12.7草于西陵峡畔寓所)


       《夷陵评论》正在推出年度回顾,意在推动创作交流,共同提高。希本地和元辰自媒体文学群的文友们主动相应,交流年度内自己的最佳作品,或放谈年度内的创作收获,概谈明年创作计划。请提交年度作品3篇或者年度创作感言1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