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专栏】甘茂华|为了最初的梦

 新锐散文 2023-07-22 发布于河北


作家专栏




展示名家作品

推介优秀作者



釆访者(问):宜昌市夷陵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朱白丹。

被访者(答):宜昌市作协原常务副主席甘茂华。


为了最初的梦
——宜昌市夷陵区文艺评论家协会访谈录


1:您是如何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从开始尝试写作,到最后找到方向,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

答:读书时,特别喜欢语文课,作文也常作范文,参加朗诵比赛、作文比赛都得过奖,引发了我对写作的兴趣。记得小时候,大爹问我长大了想干什么,我脱口而出:“当作家,当鲁迅。”引得全家人哈哈大笑。这就是我最初的梦。无知者无畏,也真是敢说。高中毕业后,上山下乡,在江西高安和山西长治,当了六年农民。知青期间,没有放弃读书,有了一点生活积累和文学素养。1974年进工厂当工人后,才开始利用工余时间向当地报刊投稿,发表“豆腐块”文章。1978年山西省作协开办“文学读书会”,从全省各地选调了20多名比较活跃的业余作者,脱产集中四个月在太原进行读书和写作培训。在此期间,我尝试着写散文和短篇小说,都在省作协主办的刊物上发表了,由此初涉文坛,有了一点写作的自信。1988年,我从山西回到湖北,在恩施自治州文联做编辑。著名作家叶梅当时读过我的小说后说:“你的小说写得很美,有唯美的倾向。但很飘,缺少一种根脉的东西。”文人直言相助弥足珍贵。我自己明白,这跟我四处漂泊、居无定所有关,我的根脉在恩施、在三峡。她的话我听进去了,回恩施后我就基本不写小说而专攻民族风情散文。走过了一段弯路,后来就知道怎样扎根生活,怎样融入田野,懂得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

2:您的处女作发表于何时、何报刊?还记得当时的心情故事吗?

答:我的处女作是一篇散文《老顶山上访丁玲》,发表于1979年9月《山西文学》前身《汾水》杂志上。同年12月,在《汾水》又发表短篇小说处女处《最美丽的》,并被评为当年山西省优秀短篇小说二等奖。第一次有作品登上省级文学杂志,我很激动,连续几夜辗转难眠。44年后重读旧文,往日情景历历在目。我那时还是个工人,在山西省太行锯条厂带锯车间做热处理工。丁玲那时还未平反,生活在严寒的日子里,下放在山西省长治市老顶山上一个村子里。我约了几个贴心朋友去拜访这样一个全国有名的“大右派”,多少还有一点政治风险。同去的朋友都是文学爱好者,郝晓峰、尚鲁宁、李晓晨,我们骑着自行车,从颠簸的山路上寻访而上。多少年后我们回忆这件事,具体细节记不清楚了,但与丁玲见面交谈的亲切氛围和请教文学写作的这一主题,依然留存心底并写在了这篇散文中,成为一种人生的纪念。

3:您的祖籍地、现居何地?您对祖籍地、现居地的评价?

答:我的祖籍是江西省高安市清湖甘村,我自己是在湖北恩施市出生长大的,后来高中毕业当知青时,以投亲靠友的名义回到江西。清湖甘村属于赣中平原,算得上是个鱼米之乡,产粮产棉,离县城不过十里路。但这里劳动量很大,双季稻,每到“双抢”季节,人要脱一层皮。我对恩施的感情是最深的,那是我的“血地”,埋胞衣的地方,父母去世后都埋在那里,每年清明节我都要回恩施给父母上坟。我从山西调回恩施工作5年后,我又选择湖北宜昌市作为定居地。宜昌青山绿水、开放包容、人情滋润、藏龙卧虎,是个适宜写诗和散文的地方。我爱上宜昌,将在此终老。

4:故乡是许多写作家绕不开的话题,您笔下的故乡是怎样的?

答:我的故乡恩施是边远山区和土家族苗族聚居地,下里巴人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是一块文学富矿。故乡是我文学写作的母题,我笔下的故乡具有原乡的色彩,青草的童年,梦中的天地,那里就是我的诗和远方。关于故乡的一切——山水、风物、老街、老屋、老巷、老树、老人、老故事、新变迁、新景致、新人物、新生活等等,以及乡恋、乡愁、乡梦、离乡、怀乡、思乡、望乡、还乡等等,在我的散文中都有山歌般的回响。情之所至,不吐不快。从生写到死,故乡永远活在笔下。

5;对您影响最大的中外作家及其作品有哪些?

答:几十年读书学习中,很多中外作家及其作品,都给予我文学和思想的启迪与教益。现在想起来,影响最大的中国作家是沈从文和贾平凹,他们的小说和散文,都很切合我的心思,换句话说,对胃口。沈从文的《边城》《长河》《湘行散记》,好像就是写的我的故乡,水一样的文字,山一样的情怀,充满了诗情画意,而又绵里有骨,思想的火花在其中闪烁。贾平凹的《秦腔》《暂坐》《商州三录》,那种古典笔记的韵致,那种素描人物的手法,尤其针脚绵密的细节,对写作者都是典范。我在写作初期,模仿过沈从文、贾平凹的文笔,但没有成功。至于外国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司汤达的长篇《红与黑》,萧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和长达六部的《生活的故事》,川端康成的《雪国》《千只鹤》,托尔斯泰的《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以及纳博科夫的《洛丽塔》《贵族女人》等等,打开了一扇扇窗户,浸润心灵,受益匪浅。

6:您如何看待生活、职业与写作的关系?

答:按照鲁迅先生《伤逝》的旨意:“先谋生,再谋爱”。文学是我的爱好,生存是第一需要。当工人、当编辑、当银行职员,我都是先把本职工作做好,业余时间再去写作。我始终是一个基层的业余作家。上班写公文、下班写散文,基本如此。我不赞成那种连家都养不活,为了写作倾家荡产的作法,除非你是天才,要么就离开体制做一个自由撰稿人。既然端了职业的饭碗,就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沈从文解放后是故宫的讲解员,他在业余时间写出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这样的专著,不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吗?

7: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辉煌,年轻人征婚都有“本人爱好文学”表述,现在文学走向小众,请谈谈您的看法。

答: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文学的黄金时代,我也是在那个时候起步的,感触很深。十年浩劫结束,人们思想解放,冲破了长期禁锢的思想牢笼,也打破了文学的各种禁区,国外的各种文学思潮也纷至沓来,文学如开闸放水,一下子就火了。许多小说表达了人们想说的话,立即引发了“轰动效应”。在我看来,当年的文学辉煌,实质上是“时代效应”。现在时代不同了,从计划经济走向了市场经济,从一元文化走向了多元文化,人们的选择也多样化了。因此文学走向小众,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没必要叹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文学创作处于思想活跃的上升期,虽然受众范围小了,但仍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的看法是,文学不会死,她是人类的精神寄托,将永远伴随我们的人生旅程。

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您认为作为一个写作者应该怎样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如何正确保护、传承和发扬?

答:对文学写作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完整的审美体系。诗、书、画、音乐、戏曲等各艺术门类之间,互相渗透乃至完全“打通”,其核心内容就是对于人格美的追求。在这方面优秀的作家很多,在我看来,最有代表性的是贾平凹、阿城、莫言。贾平凹的人物塑造基本上属于古典传统写实主义的范围。阿城的“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代表着他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传承和发扬。莫言笔下的人物一般都有一股深蓄着的阳气,传统文化认为“气”主要是指一种生命的内在律动。他们都爱中国书法,字写得不错。贾平凹与秦腔,莫言与猫腔与聊斋故事,阿城与绘画,洋溢着东方文化神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得到保护、传承和发扬,但对一些糟粕性的东西要警惕“鱼目混珠”。有人主张重新全面恢复儒家文化,这个观点我不赞成。儒家文化的“君臣父子”、“忠孝节义”等根本伦理观念,只会加深以血缘家族关系为基础的封建准则的剩余影响,往往会导致畸形的价值趋向。当然,这是一篇大文章,我就不展开说了。

9:文学对人生的最大意义是什么?

答;搞文学,就是让自己的思想感情有所寄托,以真善美的形象传达和感染读者。所以我认为,文学对人生最大的意义是八个字:寄托灵魂,温暖人心。写小说、写散文,都是为精神找到一个可以安妥的地方。我经常为读者题写的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不要停止学习与积累、思考与创造,为了一个稍有价值的灵魂。”

10:您阅读文学以外的书籍吗?如有,请介绍。

答:我的阅读范围在文、史、哲之内,冯友兰、刘小枫、邓晓芒的哲学著作,李泽厚的美学著作,我都喜欢,读过多本。文学以外的书籍,音乐方面的书读得较多。比如《中国民歌》《中国民间舞蹈》(浙江教育出版社),《中国民乐》(华夏出版社),《世界摇滚乐大观》(河北人民出版社)等等。古人说,功夫在诗外。读点文学以外的书,对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和写作能力,还是多多益善。

11;除了文学创作,您还有哪些爱好?

答:读书与写作,是我的最大爱好。除此之外,喜欢听音乐、看画展、旅游、喝咖啡、打乒乓球、散步、美食、与朋友聊天等等。不喝酒,抽烟。常常发呆,一个人坐在那里东想西想。发呆的时候,内心有一种孤独感。

12:请您谈谈对传统文学、科幻小说、影视文学、非虚构等体裁的看法?

答:传统文学大概是指传统手法所写的叙事文学吧?它的好处是有故事、有人物、有生活,不合适宜的是节奏太慢、套子太俗、语言太旧。科幻小说我看得极少,偶尔读到一部科幻小说集《光》,来自宜昌市高新金小1602班,班主任吴大伟老师和33个同学集体创作的。读完全书,我感到惊喜、震撼,脑洞大开。各种空间、各种维度的故事,让我看到广阔宇宙中探索奥秘、解开谜团的必要性和艰巨性。我承认我老了,跟不上时代步伐了。我为此书写了一篇读后感《追光者在天上人间翱翔》,他们把它作为书序。影视文学我不参与,精力有限,“不触电”,努力做好一件事情。非虚构文学这几年蓬勃兴起,是因为假的东西太多了。假药、假酒、假烟、假奶粉、假论文、假文凭等等,人们对社会和人生需要更真实、更全面、更深层的认识和了解,读者便看好非虚构文学,我也看好这种体裁,期待它有纵深出新的更大发展。

13:与您最投缘文友、作家有哪些?您还保留有与他们通信的手稿吗?你们聚会时谈论文学创作吗?从他(她)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答:我在文学界没有敌人,只有朋友。在创作上我不和别人比,也不屑比,本是个天资平庸的人,走到哪步算哪步吧。回首来路,最投缘的作家朋友也有几个。北京的叶梅,山西的韩石山、毛守仁、赵瑜、葛水平,湖北的刘富道、刘益善、徐鲁、陈应松,已故的诗人曾卓先生,至今未曾谋面的散文家卞毓方先生等等,都是我的良师益友。我与他们通信的手稿,珍藏了少部分,那是我的“家珍”。我们偶尔相逢一聚,不谈什么“文学”,只谈生活。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勤奋、坚韧、执着、创新的文学精神,善良、宽容、低调、朴素、助人为乐的人格力量。

14:有一个成语叫“文人相轻”,您认为作家们、作者们应该怎样做到精诚团结、抱团取暖、共同进步?

答:很多年前,我在恩施自治州文联工作时,在恩施城栖凤桥边的州图书馆,参加一个文学写作培训班。在讲课时,我说了一个观点,受到热烈反响。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也有人沉思不语。我说,我曾经思考,偏远地区的作者,有一种惯性思维,我把它概括为“三孤现象”。这种惯性思维,遮蔽了我们的视野,妨碍了我们的写作,阻碍了我们的文学进步。它带有普遍性,可以说是一种通病,值得我们注意并加以改正。一是孤芳自赏,关起门来称霸王,自恋自美,以为自己的作品就是天下最好的。别人在大报大刊上发表了作品,总是嗤之以鼻,认为那是小菜一碟,没什么了不起。其实,你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收获、湖北日报等地方发一篇试试,有那么容易吗?有人奋斗了一生也难以如愿。二是孤陋寡闻,对中国文学,世界文学走到哪里了一无所知,对本地本省本国的文学现状也是毫无了解,埋头拉车不看路,因此总是此路不通,只好在原地踏步。比如寻根文学、现实主义冲击波、现代主义以及先锋文学、非虚构写作等等,知道一点总比盲人摸象好。特别是对文体的把握与创新,可以为我们提供不同以往的经验。三是孤军奋战,不愿与文朋诗友沟通交流,老死不相往来,独来独往,我行我素,自生自灭。文学写作当然是个体行为,但在同行切磋碰撞中也能产生灵感的火花。低调做人,多向别人学习,善于读书汲取文学营养,借以丰富自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正是这个道理吗?我说的“三孤现象”,只是一个大致的概括,并不准确,仅供参考。我只是衷心希望各位朋友在文学写作上彻底抛弃文人相轻的陋习,抛弃偏见、嫉妒和虚荣心,抱团取暖,不断进取,提高文化素养,走向诗和远方。

15:您与夷陵的缘份。您对初学者有什么建议?

答:我与夷陵的缘份很深,十几年前,我就受夷陵区文化局之邀,创作了夷陵区区歌《这是一个好地方》和夷陵区旅游形象歌曲《请你走进我的家》。还为百里荒景区创作了《情系百里荒》主题歌、为官庄创作了村歌和夷陵区医院院歌。这些歌曲至今仍传唱不衰,还编成了广场舞。对邓村的茶叶和太平溪等几个乡镇的山水风光,我用散文表达了自己的挚爱之情。尤其是对夷陵作家群,我特别关注和推介。几十年来,先后为杜鸿、黄荣久、元辰、朱白丹兄弟、吕孝春、彭定新、刘艳等人的书和文章写过序和评论。从文学艺术两个方面,加深了我与夷陵的深厚感情,好几次我想卖掉房子搬到夷陵区,锁定在黄柏河边的丁家坝,房子都看好了,因为家人不同意而留下遗憾。这种缘份叫作不是家乡而胜似家乡。夷陵,文学艺术的好地方,称得上是灵魂的缅想之地。我对初学写作者的建议只有一句话:“为了最初的梦,把文学进行到底。”最后,谢谢夷陵区文艺评论家协会访谈平台,谢谢该栏目主持人朱白丹的精心采访!

2023年3月8日于宜昌市格子寨

作者简介:甘茂华,土家族,籍贯湖北恩施,定居湖北宜昌。知名散文家、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散文网特邀作家。历任湖北作协理事,湖北流行音乐艺委会理事,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宜昌市作协常务副主席,宜昌市散文学会名誉会长。已出版小说、散文等各类文学著作16部,获得湖北文学奖、湖北少数民族文学奖、湖北屈原文艺奖、全国冰心散文奖、文化部群星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重要奖项。有作品收入大学声乐教材和中学语文乡土教材,《三峡文学史》列有专节评介。

新锐

坚持“尊重名家,不薄新人”的办刊理念。

感情求真,思想求深,角度求新,

视野求广,语言求美。

请支持如下稿件:人性之美、大爱情怀、乡愁、亲情友情爱情、生态情怀、性灵自然等。

合作纸媒:西岳评论散文版


作品回顾

【散文家诗歌特辑】甘茂华|为生命而歌(诗歌五首)

【新年特辑】甘茂华|时光如梭,就此别过

2019年新锐散文优秀作者作品回顾|甘茂华

【作家专栏】甘茂华|九佬十八匠

【作家专栏】甘茂华|在 生 碑

【作家专栏】甘茂华|追忆鄢国培

【作家专栏】甘茂华|庚子年正月日记

【作家专栏】甘茂华|独立寒冬的董市水府庙

【作家专栏】甘茂华|读油画家谢伟民肖像画

【作家专栏】甘茂华|与最朴素的春天相遇

【作家专栏】甘茂华|鄂西大山谣

【作家专栏】甘茂华|麦海拾穗小札

【作家专栏】甘茂华|不想白活就读书

【作家专栏】甘茂华|麦海拾穗小札(续篇)

【作家专栏】甘茂华|你要读一读明人小品

【作家专栏】甘茂华|《散文》中的散文

【作家专栏】甘茂华|写在大老岭的笔记

【作家专栏】甘茂华|三峡小城与三峡女子

【作家专栏】甘茂华|遥远的竹枝

【作家专栏】甘茂华|水浕司茶事

【作家专栏】甘茂华|三月里,灯下漫笔记流水

【作家专栏】甘茂华|你的生命被照亮

【作家专栏】甘茂华|印象恩施五章

【作家专栏】甘茂华|读高中学友诗词二题

【作家专栏】甘茂华|四季清江四章

【作家专栏】甘茂华|致亲爱的朵朵(三题)

【作家专栏】甘茂华|追光者在天上人间翱翔

【作家专栏】甘茂华|怀抱梦想的跋涉者

【作家专栏】甘茂华|潘爷爷的葬礼

【作家专栏】甘茂华|娓娓动人的乡土叙事

【作家专栏】甘茂华|桃叶橙的前世今生

【作家专栏】甘茂华|与四作家书

【作家专栏】甘茂华|写好自己的故事,致敬奋斗的人生

【作家专栏】甘茂华|巴人之河十章

【作家专栏】甘茂华|寻梦屈原祠

【作家专栏】甘茂华|老女人三题

顾问组成员

(排名不分先后)

王士敏  王友明  李东辉   蔡汉顺  李锡文 马明高  丁尚明  高丽君  周  海   张道德  

责编团队

(排名不分先后)

荆淑敏  马明高  吴云峰  李锡文  李佩红  胡安同   蔄红伟  苏小桃   黎  乐   高丽君  赵  阳  袁明秀   邓贵环  周  海    李慧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