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难免会被人伤害到。 有的人,在无意中伤害到了我们,我们是容易释怀的; 而有的人,则是故意伤害我们的,他们以伤害、欺辱别人为乐趣,对于这样的人,我们便容易记恨。 有人说:“要以德报怨。” 似乎这样是高尚的,其实如此则太理想化了,不符合现实情况,甚至容易纵容了恶人,委屈了好人。 孔子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 以合理的方式对待怨恨之人,不违背道义、原则就可以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面对心中的怨恨呢? 怨恨别人,是伤害自己当我们对于别人的伤害,还耿耿于怀,念念不忘的时候,我们就是在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别人的错误是一时的,只能是伤害过去的自己,而如果我们心中放不下,还存留着对过去的怨恨,那么,我们就是在用过去的事情,来伤害当下的自己。 人,要活在当下,不要让过去的事情、将来的事情,扰乱了当下平静的内心。 如果以前故意伤害我们的人,知道我们还在为过去的伤害而痛苦、怨恨,岂不是令他们更加得意? 我们可以选择合理的报复,但是,我们一定要对当下的自己负责任。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与其为已经过去的事情纠结、痛苦,不如放下。 所谓的放下,不一定是原谅了当初伤害我们的人,而是对于我们自己的仁慈。 因为只有当我们放下了,我们才能真正变得轻松,拥抱新的人生。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这个世界,是有因果的。 种善因,终得善果;种恶因,终得恶果。 当我们无法通过报复,来发泄内心的怨恨的时候,我们要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债务要还。 只是迟与早的问题罢了。 我们要做的,就是安安稳稳的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好,不必把心思放在不值得、令我们痛苦的人事上面。 如此,才能不辜负身边爱我们的人。 一件事情的大小,取决于我们的心。 当我们的心变大了,大事也就变小了;当我们的心小了,小事也就变成了大事。 一样事情是什么样子的,不仅仅取决于它本身,还取决于我们是如何看待它的。 当我们看问题的角度、方式发生了改变,那么,这个世界,也就发生了改变。 “境随心转”,一切,取决于我们是持何种态度来看待的。 怨恨是一种不良的情绪,如果怨恨只是会伤害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那么,也无可厚非。 可是,怨恨,是一把双刃剑,在伤害别人之前,首先受到怨恨煎熬的,是我们自己,如此,便是自己把自己束缚住了。 这便是不明智的。 放下怨恨,不是因为我们要强迫自己善良,去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而是出于一种对自己的仁慈,对自己的“松绑”。 当我们的能够放下对于别人的怨恨的时候,我们才能开启新的人生。 那些以伤害别人为乐的“恶人”,不一定非得我们出手,终有一天,他们会有自己的“归宿”。 而我们,只需要专心过好当下,珍惜身边的人、享受当下的时光,就好。 关注石头,与你一起读书、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