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弱者,未必是良善之辈

 爱智慧的石头 2021-12-14


在我们通常的观念里,弱者,似乎就是善良的代名词。
我们见了弱者,会自然的同情他们,想要去帮助他们。
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看到弱者,心生同情,是很正常的,也是很高尚的。
但是,我们同时也要认识到,弱者,也并不一定善良。

01

弱者的善良,可能是时势所迫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
弱者,往往是需要别人帮助的群体,所以,他们会首先表现出自己善良的一面,通过善待周围的人,来获得好感,进而得到周围人的帮助。
面对强者,他们也往往会表现出温顺的一面。
然而,这些表现能够证明,他们心性纯良吗?
不能。

因为此时的处境,迫使他们不得不表现出善良温顺的一面。
我有一亲戚,贫穷之时,他通情达理,待人和善,当他富有了,一下子就变得蛮横无理,肆意欺辱别人。
难道是富有了,他的本性就改变了吗?
并不是。
而是富有让他不用再苦苦隐藏本来的面目,此时的他,有了欺辱他人的筹码,就用不着再装“好人”了。
所以,弱者表现出来的良善,未必可信。

02

强者的善良,才是真正的善良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
但是,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富欺贫、贵傲贱的现象发生。
有的人,仗着自己有点钱,就肆意欺负穷人;仗着自己地位高,就瞧不起地位低的人。
这样的人,越是有钱、越是地位高,他们所做的恶,也就越多。
对于这样的人,富贵,反而成了他们满足贪欲、作恶的“筹码”。
然而,还有一类人,他们能够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

他们处于贫贱时,能够坚守底线;他们处于富贵时,依然心存善良。
这样的人,越是富贵,他们庇荫的人,就越多,他们自己,也会越谦卑。
古语说:“穷山恶水出刁民”。
事实上,这些所谓的刁民,未必是坏人,只是他们面临着严峻的生活考验,难以为善。
但是,有些人,富贵了,就贪婪无度,仗势欺人,那么,这样的人,就是真的坏了。
富贵,是人性的试金石。
一个人富贵了,便会露出他最真实的面目。因为此时的他,有了资本。
所以,一个人如果富贵了,依然还能表现出善良的一面,那便是真正的善良了。

03

利益,是导人向善的利器

我们总是认为,导人向善,需要靠教育,然而,最有利的劝导,是利益。
以利益引导,可以让人的本性回归。
何以见得呢?
比如,亲戚之间,原本有亲情,但是,那份亲情,也就变得淡漠了。
那么,如何让亲情回归呢?只能是从经济水平出发,缩小差距。
差距小了,便可以互通有无、互利互惠。

若能互利互惠,亲情自然就回归了。
一个人,如果不讲亲情,对亲人冷漠,又如何能够仁爱待人呢?
所谓:“人之初,性本善。”
很多人的本性,本是善的,只是因为他们发现了“获利”的机会,于是便把自己善良的本性抛之脑后,一味逐利。
利益,是扼杀本性的利器,所以,只有把利益限制在笼子里,减少获利的机会,如此,才能使人心踏实下来,听从本心的呼唤。

《道德经》中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当人的基本需求满足了以后,限制过分的欲望,限制过分的逐利,那么,民风自当淳朴。
人的本性,是复杂的,往往是善中有恶,恶中有善。善良的人,能够克制心中的恶念,发扬心中的善念;
邪恶的人,被利益所迷惑,被恶念所驱使,最终迷失了自己光明的本性。
王阳明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一个人只要心中光明,便可以照亮自己,照亮他人。
愿你我,都能拥有一颗光明之心,自度度人。
共勉。

关注石头,与你一起读书、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