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影日记:电影造梦,小津安二郎的豆腐店

 汲雲軒 2021-12-14
原创|文学|电影|艺术|真知



观影日记:电影造梦,小津安二郎的豆腐店

文 / 朵 多
 

小津安二郎说过,导演要的不是演员释放感情,而是如何压抑感情。并且,他非常排斥电影的“文法”,并认为“拍电影看起来像是随心所欲的”。有人怂恿小津“偶尔也拍些不同的东西吧?”小津是否定的:“我是开豆腐店的,做豆腐的人去做咖喱饭或炸猪排,不可能好吃。”小津安二郎的在态度,大约便代表了当年日本电影艺术界的某些态度了。



 
法国电影评论家马克斯·泰西埃在《日本电影导论》里认为,小津的价值被压抑了很久,这是因为他一直得不到外界的认知,到是比他晚的黑泽明,小林正树走向了国际化,成为了世界“导演”。但是小津安二郎作为日本电影艺术初创时期的艺术家,其成长的轨迹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过程,我们从他自己留下来的文本中间,可以看到一个可爱的大高个子导演的形象。



 
小津不止一次讨论电影的文法问题,并自视为电影文法的否定者。他从自身的实践过程,并结合东方的美学审美系统(主要是日式的),对即定的电影文法时行及时的修定,这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那么,电影在追求技术的同时,更加要追求电影所能带来的生理共鸣,小津很看重生理的共鸣,这与当下我们电影的技术全面革新的现状有些距离了,所以,我又补充了“心理共振”一种提法,即在生理共鸣之后,还有一种“心理的共振”也是电影所必要的。



 
另外,拍电影作为一种集体作品,金钱永远是摆在电影面前的一道难题,不论是什么时代,什么境况下。小津不太看好小说改编的电影且不愿意做改编,但后来他也做过一些小的尝试。然后,黑泽明相对就比较开放一些,他不仅改编小说,且改出过了一部经典的《罗生门》,《罗生门》是由芥川龙之介的两篇小说《罗生门》、《竹林中》合编而成的,与小说有非常大的区别,不少人看完电影再去看小说时,觉得小说是完逊于电影的。



 
谷崎润一郎有一部叫作《春琴抄》的小说,补改成了电影,小津当作改编之失败的案例。但这其中的原因,小津氏并未进行分析。小津对演员的自己的看法,他不推崇使用明星,但又认为电影毕竟是一种“企业”形为,又不得不进行市场化的运作,但他仍然有自己对表演的很多看法,电影以“适合”的演员为要,而不是以名气为主。这在当今,亦应该当如此认知。




当然,拍电影是不可能一直拍经典的,为了企业的利益,适当地做一些“烂片”也是一种手段,可见,作为商业行为本身,电影产业化之后,这也属于企业不得不尝试的一种“赢利”方式。
 



小津安二郎前期更追求艺术性,追求默片时代的暗调子,但后来他反而开始追求“快乐的”内容,这些变化大概是更加契合了电影的本质。作为群体性艺术的电影,虽然不能否认是个体化艺术,同时它又是企业艺术,它区别于那些纯粹的文学或绘画艺术等,完全依靠个人来完成的艺术形式。即,电影创作者,要有足够清晰的目标和主题,清楚自己做什么,同时也要进行一些妥协。



 
那些小津安二郎总重要的一些探索,我个人认为则是在更深层次的审美上,比如他对日本“物哀”之情的坚持,以及他在电影中追求的余情之味,留白之美。专注于一项事务,必然容易成功,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失去了了解更多的世界的机会。
 
 
2020年3月19日星期四

  · 内容推荐 ·  

乔凡尼 · 塞冈提尼作品集

卢浮宫艺术品高清全集

米尔顿·艾弗里作品欣赏(400张)

中国当代艺术进程50个关键时刻

克里姆特:除了生与死,就是性与爱

九位没有建筑学位的建筑大师,却影响了整个现代建筑

如果要切割素材,不如把它们直接拿来切割空间
当代艺术为何偏爱德国体系

克里姆特所画的女性,张张过亿

跨  界

只 | 做 | 原 | 创 | 内 |容

文 学|电 影|音乐|艺术|文本

践 行 时 代 人 文 使 命

策展|小说|剧本|版权|项目|推广

出版|诗歌|散文|评论|IP

联系平台|JIYUNXUAN88

因艺术相知,处江湖两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