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通鉴】王莽末日之国师谋反

 衣赐履读通鉴 2021-12-14

衣赐履按:唉,真没啥说的,反正就是挡不住的江河日下……

公元21年,王莽派太师羲仲(太师府秘书长)景尚、更始将军护军(更始将军所属大军总监)王党,率大军征剿青州(山东省北部)、徐州(江苏省北部)地区变民。

公元22年,二月,变民首领樊崇斩杀景尚。

四月,王莽派太师王匡和更始将军廉丹东征。

樊崇集团得知王匡、廉丹率军多达十余万人,恐怕部众跟政府军混战时,难以辨别敌我,于是下令用朱砂涂抹双眉,号称赤眉军

衣赐履说:因难辨敌我,故染红眉毛,这个理由太过牵强。政府军装具齐全,盔鲜甲亮,赤眉军全是饥民,衣食不齐,两拨儿人放一块,只要不是瞎子,肯定是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怎么会分辨不出?直到此时,赤眉军的官衔最高的是三老(乡村教育官),其次是从事(参谋官),再其次是卒史(法警),也就是说,这个变民集团,文化程度很低,他们平日接触到的政府官员,最高级别的也就是三老这个层次的。史书上说,王莽根本没把赤眉当回事儿,但听说绿林集团任命将军等官职后,才感到惊恐,因为显示出绿林集团高层人物不容小觑,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因此,我觉得赤眉军染眉更可能的理由是,把脸画花,有如鬼怪,吓唬敌人。

王匡和廉丹率精兵十几万人,所过之处,士兵胡作非为,奸淫、掳掠、烧杀,无恶不作。老百姓传唱歌谣:宁逢赤眉,不逢太师!太师尚可,更始杀我!

终于如田况所言。

衣赐履说:田况曾于公元21年上书王莽说,徒劳无益地大量派遣将帅,郡县为此烦恼,反而比盗贼还要可怕(详见拙文《王莽镇压造反的七种武器》)。

同一时期(公元22年),绿林军爆发瘟疫,一共五万余部队,死了将近一半。这个沉重的打击,促使内部分裂,王常、成丹等率领一部分人马,向西方的南郡(湖北省江陵县)移动,称为下江兵。王凤、王匡(王凤与王莽的大伯父同名,王匡与王莽的太师王匡同名)、马武等率领一部分人马,向北进入南阳(前队郡,河南省南阳市),称新市兵新市,今湖北省京山县东北)。首领们都称“将军”

王莽派司命(公安部长)大将军孔仁巡察豫州,派纳言(农林部长)大将军严尤和秩宗(祭祀部长)大将军陈茂攻打荆州(湖北省及湖南省),各带官兵一百多人,到辖区招集士兵。严尤对陈茂说,遣将却不发给兵符,一定要请示而后才能行动,这好比把名犬“韩卢(战国时代韩国著名的猎狗”捆着却要它去捕兽。

衣赐履说:越是生死关头,越难放权,生怕手下拥兵自立;越不放权,手下越离心离德,越容易谋反。这个悖论,无解。比如刘邦被项羽吊打的时候,虽然对韩信十分信不过,但还是封韩信为齐王,也算是一场豪赌。赌赢了,就是大格局;赌输了,就是识人不明。

此时流民遍野,入关的达到数十万之众,新朝政府设置养赡官(救济官),发放粮食粥饭,由中央派人监督。然而,这帮子监督人员和具体负责的官吏勾结起来,把赈灾的粮食全贪污了,流民饿死的十之七八。起初,王莽派中黄门(太监)王业负责长安的市场,他以低价向百姓收购,百姓怨恨,但王莽却因他节省费用而立功,赐爵为附城。王莽听说城里发生饥荒,就问王业什么情况。王业说,那都是流民。又从市场上买来精米饭和肉汁,拿到宫中给王莽看,说,老百姓吃的都是这些,比我吃得还好哩。王莽觉得王业不错。

衣赐履说:我们在《王莽:酒为百药之长,朕要建个酒厂!》一文中,专门讲了王莽的五均法,大意是在市场上设置五均官(物资调节官),调节市场价格,对外宣传的目的是“保护老百姓利益,让老百姓生活安稳”。史料上没有说明,但从行文来看,这个王业可能就是常安(长安)市的五均官。任命中黄门为五均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岗位的油水有多大,以及王莽对其他官员是多么的不信任。

另,王业因节省费用而被封为附城,恰恰是对五均官设立初衷的反动,让我们更深刻认识到,政策的理论与政策的实践,基本上不是一回事。附城相当于秦汉时期的关内侯,给太监封爵虽然并不是第一个,比如宣帝刘病已封自己的老丈人许广汉为平恩侯,许广汉也是个太监,但毕竟是皇后的亲爹,王业封爵,似有不妥。

冬季,无盐(山东省东平县东南)县的索卢恢(索卢,复姓)等举兵反叛。廉丹、王匡平叛索卢恢,斩首一万多级。王莽将廉丹和王匡晋升为公爵,其他十几个有功人员也都加官进爵。

赤眉军一位别校(指挥官)董宪,率领数万部队在梁郡(河南省商丘县)活动。王匡打算进攻董宪,廉丹则认为士兵疲惫,应当暂作休整。王匡发现廉丹越老胆子越小,就表示您老人家如果害怕了,您就在后面呆着,我自己收拾反贼就够了。然后,王匡引兵单独进发,廉丹无奈,只好随后。两人在成昌(山东省东平县境)遭遇赤眉军,被打得大败,王匡跑路了,廉丹派手下把自己的印绶和符节带给王匡,说,小孩子可以逃走,我不能走!之后,廉丹战死,手下二十多名干部在激战中听说此事,都说,廉公已死,我还为谁活着?驱马冲向赤眉,全都战死。

【对廉丹来说,也算死而后已了】

衣赐履说:廉丹虽然残暴,但还算是新政府能打仗的人之一。

国将哀章(就是那个献金匮册书促使王莽提前登基的家伙,四辅之一)请命平定山东(崤山以东),王莽派他与太师王匡合力。又派大将军阳浚防守敖仓(河南省荥阳县北敖山粮仓);大司徒(三公之一)王寻率十几万人屯洛阳,坐镇南宫(皇宫之一);大司马(三公之一)董忠在首都常安北军(野战军)中垒营,训练士兵。大司徒、大司马都有任务,就由大司空王邑统管三公事务。

造反风起云涌,王莽不得不承认,全国民心已散,无可奈何,便议定派风俗大夫司国宪等人分巡全国,废除井田、奴婢、山泽等六管的禁令,对即位以来对百姓造成不便的诏令,一律收回。

衣赐履说:从上下文,不易判断这些法令究竟废除了没有。但,不管是否废除,说明王莽也知道这些法令是他把老百姓推向盗贼的有力工具。

本年末,纳言大将军严尤、秩宗大将军陈茂,大破下江兵。公元23年,一月,两人打算驻防宛县(南阳郡郡政府所在县,河南省南阳市),绿林军迎击,在淯阳(南阳市南三十公里)会战,大破严尤、陈茂军,包围宛县。

二月一日,绿林军(此时逐渐演变为由新市兵、平林兵、下江兵,以及光武帝刘秀及其兄刘縯部,所组成的一支联军)在淯水(白河,发源于河南省嵩县西南白河乡,向南流经南阳市南)河畔,拥立刘玄(景帝刘启子长沙王刘发之后,光武帝刘秀族兄)为汉朝皇帝,年号更始(我们后面称此政权为更始政权或玄汉政权)。

王莽派大司空王邑前往洛阳,与大司徒王寻会合,发兵东进。同时征召六十三位兵法专家,又赶来虎、豹、犀、象等猛兽以助军威。王邑到了洛阳,各州郡选派精锐的士兵,由州郡的长官亲自带领,已集结四十三万人,号称百万;其余的还在路上,旌旗、辎重千里不绝。夏季,五月,王寻、王邑离开颍川(河南省禹州市)南下,同严尤、陈茂会合。

六月,王寻、王邑军与玄汉军在昆阳(河南省叶县)决战,大败,王寻阵亡,王邑、严尤、陈茂逃亡。关中(陕西省中部)震动,全国各地英雄豪杰纷纷起事,响应玄汉政府号召,一个月左右,天下几乎全部摆脱新政府控制。

衣赐履说: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我们在讲光武帝刘秀时再详述。

卫将军王涉(王莽七叔王根的儿子,四将之一)供养了一个方士西门君惠。西门君惠擅长天文和谶语(神秘预言书),他对王涉说,有星闪耀着扫过皇宫,刘氏即将复兴,国师公的姓名正好与之对应(指国师刘歆。彼时,流传有几句谶语: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炎际火为主。刘歆觉得将有某种神谕落到一个叫刘秀的人身上,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刘秀)。王涉与大司马董忠谈起此事,心有戚戚,两人又多次到刘歆值班处谈论星象,但刘歆总是不搭茬。后来,王涉实在憋不住了,单独前往,拉着刘歆痛哭,说,我之所以跟您说这些事,全是为了我们两个家族的存亡啊,您怎么跟没事儿人似的呢!

刘歆这才对他谈起天象与人事,并表示东方一定会成功。

王涉说,新都哀侯从小害病,功显君一向嗜酒,我怀疑皇帝本来就不是我们王家的儿子(新都哀侯是王莽的爹,死得很早,功显君是王莽的娘,王涉在此的意思是,王莽根本就是个野种,所以,做掉他,不用有心理负担)。董忠掌管中军精兵,我领有宫廷卫兵,伊休侯主管殿中警卫,如果同心合谋,共同劫持王莽,到东方归降南阳天子,就可保全我们的宗族;否则,我们都会灭族!

伊休侯即刘歆的长子,任侍中(宫廷随从)五官中郎将,很受王莽器重。刘歆怨恨王莽杀死了他的三个子女(公元10年,大司空甄丰的儿子甄寻,利用符命谋权,后被王莽诛杀,牵连到刘歆的两个儿子刘棻【读如分】、刘泳,详见拙文《符命使用守则一:要敢吹;符命使用守则二:别吹炸》。公元21年,原太子王临因预谋刺杀老爹王莽,被诛杀,其妻为刘歆的女儿刘愔【读如因】,被逼自杀,详见拙文《三个儿子、一个孙子、一个孙女),又担心大祸临头,便和王涉、董忠密谋,准备起事。但刘歆坚持要等太白星出现,才能行动。董忠想到司中大赘(皇家警卫指挥官)孙伋也掌军权,就又与孙伋密谋。孙伋告诉了老婆,老婆告诉了弟弟陈邯。七月,孙伋和陈邯告发此事,王莽派使者分别召见董忠等人。这时董忠正在练兵,护军王咸说,谋划已久而不付诸行动,恐怕已经泄漏,不如干掉使者,率军入宫。董忠不听,便与刘歆、王涉在宫中官署会合。董忠被杀

王莽想利用董忠来施行咒术,以驱除灾祸,让虎贲用斩马剑将董忠割成碎块,盛在竹器中,传呼“反贼出来了”。逮捕董忠的家族,无论男女老少,浇上浓醋、毒药,再用利刃、荆条搅拌,全都埋在一个坑里。

【仙气飘逸的国师刘歆】

刘歆、王涉自杀。此两人一个是元勋,一个是堂兄弟,两人谋反,说出去实在丢人,王莽没有公开谴责他们。伊休侯刘叠因向来谨慎,刘歆谋反也没有把他扯进来,王莽只免去刘叠的侍中中郎将职务,改为中散大夫。

衣赐履说:对这个刘秀,或者说刘歆,真是让人无语。做人失败,子孙倒霉,谋反不成,身死名败。如果你是忠良,就不应该背叛西汉,协助王莽上位;如果你忠于王莽,那就不要参与谋反;如果你非谋反不可,那就当机立断,别害得董忠、王涉因你的优柔寡断而被诛杀、灭族。刘歆是大儒,著作等身,他的一生,恰恰与他所标榜的理念完全相反,完美诠释了官场化的儒生之矛盾、软弱、无能和虚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