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通鉴】深扒:大将军何进诛杀太监之谜

 衣赐履读通鉴 2021-12-14

读通鉴文字版目录

读通鉴音频版目录


衣赐履按:灵帝刘宏,把天下搞废了之后,终于没有迈过三十四岁的大坎儿,死了。刘宏与先帝们比起来,唯一值得称道的是,他有儿子,而且俩,而且都养大了,就凭这一点,可以秒杀和帝刘肇(东汉第四任帝)之后的所有皇帝。大儿子刘辩,是现任何皇后所生,年十四岁(一说十七);小儿子刘协,即后来的汉献帝,年九岁。照理,刘宏可以放心地去了,但是,历史的吊诡真是说不清楚,恰恰因为刘宏儿子太多了,竟然有两个这么多,直接导致东汉王朝走上不归路。


公元188年,八月,灵帝刘宏设置西园八校尉。任命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谏议大夫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由蹇硕统一指挥。

【蹇硕,文武双全的优秀青年太监】

刘宏自黄巾之乱后,开始留心军事。蹇硕身体壮健,又通晓军事,很受刘宏信任,连大将军何进也要听从蹇硕的指挥。

衣赐履说:刘宏留心军事,本无可厚非,但任命一个小黄门太监为上军校尉,并且可以节制大将军何进,就显得刘宏的思路真是鬼斧神工、鬼神难测了。如果这是刘宏在搞平衡,则是非常诡异的平衡:第一,蹇硕资历太浅,只是一个小黄门,竟然位列八校尉之首,不能服众,不妥;第二,大将军要听从蹇硕指挥,更不妥;第三,如果有刘宏罩着,那大家相安无事,但是,皇上啊,您马上就要龙驭上宾啦,您这是给大家伙儿埋雷呢!





大家不服,特别是大将军何进,憋了一肚子火儿,蹇硕心里很清楚,就想把何进远远支开。公元189年,蹇硕与诸常侍共同劝说刘宏,派遣何进西征韩遂(时在金城郡,甘肃省兰州市东),刘宏同意。

何进并非笨蛋,获悉蹇硕等人的阴谋之后,立马上奏请求派袁绍到徐州(江苏省北部)和兖州(山东省西部)去调集军队,等到袁绍回来再西征,目的就是拖延行期。

衣赐履说:《后汉书·何进传》上讲,蹇硕等人劝刘宏派何进西击边章、韩遂。而边章实际上已于公元187年被韩遂所杀。司马光可能也注意到这个问题,所以在《通鉴》里只说征韩遂,没有提边章。

本年二月,左将军皇甫嵩大破王国(韩遂)叛军,韩遂等人罢免首领王国,内斗不止,实力大损(可参详拙文《后黄巾时代,天下乱套了:太监和士大夫继续死磕,贼寇批量加入公务员队伍,公务员纷纷举起造反大旗》)。皇甫嵩大军驻守西部,根本没必要派何进前往平叛,更没有必要让袁绍先到徐州、兖州调集军队,也即,蹇硕等人建议何进西征的理由,过于牵强。因此,恐怕另有隐情。






四月十一日,灵帝刘宏于嘉德殿驾崩,享年三十四岁。在东汉十几位皇帝中,算是高寿了,寿命位列第五,前四位是光武帝刘秀、献帝刘协、明帝刘庄、桓帝刘志。

刘宏死前,留下一个政治遗嘱,拉开了太监和外戚宫斗的序幕。

当初,刘宏生了好几个儿子,都夭折了。等何皇后生下儿子刘辩后,就送到一个叫史子眇(读如秒)的道人家去抚养,故被称为“史侯”。后来,王美人又生个儿子叫刘协,由刘宏的老娘董太后亲自抚养,被称为“董侯”。群臣请求刘宏立太子。刘宏觉得刘辩为人轻佻,缺乏威仪,没有皇帝的范儿,就想废长立幼,但一直下不了决心。

犹豫来犹豫去,突然得了重病,眼见活不成了,刘宏给蹇硕下了一道政治遗嘱——把小儿子刘协托付给蹇硕。

衣赐履说:这简直就是把蹇硕往绝路上推啊。吕思勉先生认为是,灵帝把废嫡立庶的事情付托给蹇硕。我琢磨着,吕先生的结论,恐怕有些草率。废长立幼,废嫡立庶,风险巨大。当年,昭帝刘弗陵死,霍光立昌邑王刘贺为帝,二十七天之后,废了刘贺,再立刘病已。当时,霍光已经独掌朝纲十多年了,尽管朝廷内外都是霍光的人,但在罢黜刘贺的时候,霍光依然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果刘宏把刘协托付给蹇硕,是想让他废长立幼、废嫡立庶,唯一可行的方案就是自己死前,把大将军何进,以及何进的兄弟何苗叫到宫里,直接砍了,然后下诏废掉何皇后,赐上吊绳一根,立刘协为皇太子,升任骠骑将军董重(刘宏舅舅)为大将军,与蹇硕一道辅佐幼主……这些都不做,就让蹇硕去废长立幼、废嫡立庶,这不是作死吗?故,吕先生的观点,是不成立的。刘宏只是想让蹇硕照顾、保护好刘协而已。





蹇硕当然意识到,刘宏一死,他就没靠山了;而没了靠山的他,只有死路一条。于是,蹇硕决定铤而走险,诛杀何进,立刘协为帝。四月十二日,蹇硕派人去请大将军何进,说有重要事情商议。何进没有多想,即刻乘车前往。蹇硕手下有个司马叫潘隐,与何进关系不错,在迎接何进的时候,连使眼色。何进大惊,立即调头,抄近道跑回自己控制的军营,率军进驻百郡邸(各郡国在京城的官邸),声称有病,不再进宫。

衣赐履说:从这里可以看出,何进不是酒囊饭袋。第一,蹇硕手下里,有他的人;第二,见机行事,反应迅速。





没能杀了何进,蹇硕无奈,只好先放一放。

四月十三日,皇子刘辩即位,年十四岁。尊母亲何皇后为皇太后。何太后临朝主政,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光熹。封弟弟刘协为勃海王(首府南皮,河北省南皮县),年九岁。

【少帝刘辩,看起来占尽优势,谁料到命比黄连】

任命后将军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共同主持尚书事务(进与太傅袁隗辅政,录尚书事)。

衣赐履说:袁隗是袁绍的叔叔,由后将军升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并录尚书事,这说明,老袁家在朝里头,不是摆设,是实力派。袁隗是刘宏去世之后任太傅的,说明,袁家与何家的关系非同一般

还有一点我们要注意,此时,太尉、司徒、司空,这三公都没有实权,特别是,作为三公之首的太尉,马日磾免职,由幽州牧刘虞接任,竟然是兼职!即是说,刘虞一边当幽州牧,一边当太尉,根本没有回京任职!这说明什么?宫廷里的事,不想让大家插手,于是出现千里之外地方官员兼任太尉的奇葩任职,呵呵。






何进掌握大权,打算把蹇硕这个王八蛋干掉。

此时,袁绍跳了出来,通过何进的亲信门客张津,劝说何进将所有的太监一网打尽。

【好名声好相貌的袁公子】

老袁家四世三公,袁绍与堂弟虎贲中郎将袁术都为天下豪杰所拥戴(第一代,袁安当过司徒;第二代,袁敞当过司空;第三代,袁汤当过太尉;第四代,袁逢当过司空,袁隗当过司徒。袁术是袁逢的嫡子;袁绍是袁逢的庶子,虽然是袁术的哥哥,但很让袁术瞧不起。后来过继给伯父袁成,袁成做到左中郎将),因此,何进厚待袁氏兄弟。

此外,何进征召智谋之士逄纪、何颙(读如用,阳平)、荀攸,以及河南人郑泰等人,任命何颙为北军中侯,荀攸为黄门侍郎,郑泰为尚书,把他们都作为自己的心腹。

衣赐履说:大将军何进网罗了很多人才,此处列出来的,应该是与诛杀太监这件事儿有关的。逄纪,后来成为袁绍的重要谋士之一。何颙,是老资格党人,第二次党锢之祸以后,因与陈蕃、李膺这些党人领袖相好,被太监们诬陷。于是,老何改名换姓,从事地下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与袁绍建立了深厚友谊,两人经常联手救助党人。这也是袁绍在士人之中名称很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何颙也是袁绍的人。荀攸,是名士荀爽的族孙。荀爽因党锢无法做官,党禁解除之后,五府并辟(应该是大将军府、太傅府、太尉府、司徒府、司空府),司空袁逢举荀爽为有道,荀爽没有接受。但是,袁逢去世之后,荀爽为袁逢守丧三年!而袁逢是袁绍的亲爹诶。可见,荀攸与袁绍也是颇有渊源的。

这么看来,何进的这四个心腹,至少有三个,算是袁绍这头儿的,而不是大将军何进这头儿的,记住这一点,很重要。






蹇硕感受到了危险,惊惧不安,写信给中常侍赵忠、宋典(都是十常侍中的,蹇硕不是)等人说:

大将军何进兄弟控制朝政,独断专行,他们与党人联合,要诛杀先帝的亲信。现在只是因为我统率禁军,所以他们暂时没有发动。为今之计,咱们必须联手,关闭宫门,将何进逮捕处死。

中常侍郭胜与何进是老乡,何太后及何进能有贵宠的地位,郭胜帮了很大的忙,因此他与何家关系密切,不相信何进会诛杀太监。郭胜与赵忠等人商议后,认为不能上蹇硕的贼船,转手就把蹇硕的信送给了何进。

罪状在手,何进就不客气了,四月二十五日,命黄门令逮捕蹇硕,处死,禁军全部置于自己指挥之下。

衣赐履说:显然,太监里面是分派的。蹇硕虽然深受灵帝刘宏的宠信,但是与资深太监们并不是一伙儿的。蹇硕觉得自己孤掌难鸣,必须联合其他太监,但是很不幸,这些太监与何进,确切讲,是与何太后关系太好了,拒绝合作。蹇硕的遭遇告诫后世的官员们,如果只有皇帝一个人欣赏你,其他人都讨厌你,那么,皇上一死,你的死期也就到了





换个角度看,何进对诛杀全体太监,似乎是很难下决心的。





我们说,婆媳问题,是困扰中国人几千年的问题,绝不是危言耸听,呵呵。何太后(灵帝老婆)与董太后(灵帝老娘),婆媳关系不是一般的差。骠骑将军董重与大将军何进争权,太监们依靠董重做为党援(存疑。太监们比鬼还精,董重现在毛权力都没有,太监们怎么会联合董重?特别是,太监们与老何家关系相当密切)。董太后可能忘了她儿子已经死了,对国家的大事小情,还有很强烈的表达欲。儿媳妇儿何太后,一点儿面子都不给,制订了两个凡是政策:凡是董老太说的都是错的;凡是董老太做的都给老娘打住

【何太后:老娘也不是好惹的!】

董老太挨了几记闷棍,血压直飚二百,终于骂出一句引致灭门的话来:

何小蹄子,你现在气焰嚣张,全是倚仗你哥何进!我让骠骑将军董重砍了何进的脑袋,只是举手之劳!

何太后一道烟把这话传给何进。

五月,何进与三公共同上奏:

董太后派前中常侍夏恽等与州、郡官府相互勾结,搜刮财物,都存在她所住的永乐宫。按祖制,藩国王后不能留住在京城,请把她迁回本国。

何太后批准。

五月六日,何进带兵包围骠骑将军府,逮捕董重,免除他的职务,董重自杀。

六月七日,董太后又忧又怕,突然死去。

史称,从此以后,何进一家失去民心

衣赐履说:我们必须注意到一个事实,杀董重,逼死董太后(一说直接毒死),也是风险很大的事,何进一秒钟都不犹豫,眉头都不皱一下,这说明,何进不是那种婆婆妈妈的人,只要决定了,就一个字儿:干!

董家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浑身都是小辫子,一屁股屎,手里一点权力都没有,却非要跟何家叫板,这是伸出脖子让人砍啊。






六月十七日,把灵帝刘宏安葬在文陵(洛阳城西北)。何进担心再发生蹇硕那样的阴谋,自称有病,不入宫去陪丧,也不送灵帝的棺椁到墓地。

七月,改封勃海王刘协为陈留王(首府陈留,河南省开封南陈留镇)。

袁绍再次向何进建议说:

从前窦武、陈蕃等人想要诛杀太监,反而被太监所杀,只是因为消息泄露(详见拙文《“二流二球”小组高举砍刀冲向太监,被太监剁成肉馅)。北军五营兵士一向畏惧太监们的权势,而窦武反而利用他们,所以自取灭亡。如今将军兄弟同时统帅禁军劲旅,部下将领都是俊杰之士,乐于为您效命,一切尽在掌握,这是天赐良机。将军应该一举为天下除去大害,垂名后世,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何进于是向太后建议,请求全部撤换中常侍及以下的宦官,委派朝廷的郎官代替太监的职务。

【屠户出身的大将军何进】

衣赐履说:《通鉴》上说,何进是因为害怕太监们谋杀他,所以既不陪丧,也不护送灵帝的棺椁。但《后汉书·何进传》上说,是这次袁绍再次建议要诛灭太监时,强调“将军受诏领禁兵,不宜轻出入宫省”,所以何进才不陪丧、不送棺。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何进根本就不怕太监。我认为,《后汉书》的说法更靠谱一些。





何太后不答应,说:

汉朝祖制,宫里的事儿,都是由太监们来做,岂能全都罢黜?何况先帝刚刚去世,我怎能衣冠整齐地与士人相对共事呢(太后宫里,女官和宫女众多,倘若一下子把不男不女的太监们,全换成胡须茂盛的青年才俊,恐怕不出乱子很难)!

何进无法说服太后,就打算先诛杀最嚣张、最跋扈的几个太监。而袁绍认为,太监们离太后、皇上最近,天天跟他们在一起,百官的奏章及皇帝诏命都由他们来回传递,现在如果不彻底除掉,将来一定会有后患。

何太后的老娘舞阳君和弟弟何苗多次接受太监们的贿赂,知道何进要消灭太监,屡次向何太后进言阻止,又说,大将军擅自杀害左右近臣,专权独断,削弱国家。太后心中疑虑,认为他们的话有理。

何进新近掌握重权,但他一向对太监们既尊敬又畏惧,虽然想得到除去太监的美名,但不能当机立断,因此事情拖下来,久久不能决定。

衣赐履说:何进一直不能决定,为什么?何苗对太后说,大将军专杀左右,擅权以弱社稷。但我们要看到,截止目前,何进杀太监了吗?没有。只杀了一个蹇硕,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蹇硕要杀何进,何进必须反击;二是蹇硕是陈留王刘协的人。何苗凭什么说何进“专杀左右”?我们上面也说过了,何进杀人,不是那么犹豫的人,他之所以犹豫,自当有别的原因。

另外,我们要注意一点,何进未必是想杀太监的,三番五次要杀太监的,是袁绍






袁绍人又为何进出主意,劝他多召各地的猛将和英雄豪杰,让他们都率军向京城洛阳进发,以此来威胁何太后,何进同意。

衣赐履说:注意,从各地召猛将来逼何太后诛杀太监,这个主意是袁绍等人出的,再注意,袁绍后面还有个“”字,也就是说,有一帮人支持这个决策,我们可以合理推测,至少包括袁绍、逄纪、何颙、荀攸等人。以外兵来逼朝廷杀人,两汉四百年间,只有一次七国之乱,打的旗号是“清君侧,诛晁错”,而那次,吴楚七国,是打算谋反的。在朝里头混的,只要肩膀上抗的那个东西还算是脑袋,就绝不应该提出这样的建议。而袁绍,智商虽然不如曹操,但也绝不是头蠢猪。那为什么他一定要坚持让何进杀太监,甚至出了“召外兵以逼太后”这么清奇的主意呢?

一定有原因。






召外兵的消息一传出,立即有人反对,主簿、广陵人陈琳说:

开什么玩笑!将军你是皇上的舅舅,是太后的老哥,手握兵权,龙行虎步,想做什么而不可?对付太监,就如同用炉火去燎猪毛。只要发动,诛杀几个杂毛太监,跟玩儿一样。然而如今反而放弃手中的权柄,去征求外援。等到各地大军聚集京师,谁拳头硬谁称雄,谁兵多谁就是老大。这样做就是所谓倒拿武器,而把手柄交给别人一样,一定会发生大乱啊。

何进不听。

典军校尉曹操听说后,笑了,说:

太监在宫里做事,古今都是如此,只是君主不应该给他们太大的权力,使他们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罢了。惩治太监,无非除去首恶,只要一个狱吏就足够了。何至于纷纷攘攘地征召各地部队呢!假如要想将他们一网打尽,事情必然会泄露,此事失败,就在眼前。

【太祖才不陪着他们瞎整哩】

衣赐履说:曹操既然听说了,太监们没有对此事一无所知的道理。曹操是“听说”,即是说没有参与密谋,不是何进的核心圈子人物。

另外,曹操的老爹曹嵩虽然官拜太尉,但是曹嵩是太监曹腾的养子,曹操断不会与所有太监为敌。






那么,大将军何进召了哪些外兵进京,外兵进京后对东汉王朝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太监们遭遇什么样的命运,袁绍在整个过程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等等,这些问题,我们下回再讲。





【点赞、点“在看”,都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