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通鉴】官渡之战:曹操连横,袁绍合纵

 衣赐履读通鉴 2021-12-14

【当《通鉴》遇见纪检干部】

读通鉴文字版目录

读通鉴音频版目录


衣赐履按:以前,我一直认为,官渡之战只是一场战役,曹老板打败袁盟主,奠定了中国北方的格局。这次细读,发现这么看就有点儿浅了。官渡之战,妥妥的一场大规模战争,牵扯曹操、袁绍、刘表、张绣、黄巾民变组织,以及七七八八的地方势力十数家,涉及军事、政治、外交、背叛、用间、情报、暗杀,以及神秘莫测的运气。曹老板和袁盟主,都属同一级别的大神,双方都有神操作,最终的结局,我以为不好说是必然结果,运气的成分占了很大的比重。


公元197,正月,曹操南下,进攻驻在宛县(南阳郡郡政府所在县,河南省南阳市)的张绣,张绣秒降,速度比博尔特还快。曹老板甚是得意,于是有点忘形,不但睡了张绣的婶婶,还和张绣的爱将胡车儿私通款曲。再怎么说,张绣也是一条西北汉子,再加上谋士贾诩煽风点火,张绣秒反,速度比刘翔还快,打了曹老板一个措手不及,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全部战死,曹老板自己也差点儿丢了性命。

狼狈逃回许都,曹操收到袁绍的来信,据说信写得相当傲慢,把个曹操气得鼻孔冒烟,说话、办事,就与平时有些异样。手下干部都不敢招惹他,大家以为,肯定是因为败在张绣那小子手上,太丢人了,曹老板这口气咽不下去。钟繇问荀彧,曹公最近脾气有点大,搞得大家战战兢兢,是不是因为张绣的缘故?荀彧说,以曹公之聪明,不会纠结于张绣那点小事儿,肯定有别的原因。于是,荀彧就去问曹操,曹操把袁绍的信拿出来给荀彧看,说,袁本初这厮,越来越拽,我想讨伐他,力量不够,奈何?

荀彧说:

纵观古今成败,只要真有本事,虽然弱小也能变强;如果草包一个,即使强大也会变弱,刘邦和项羽就是最好的例子。如今与您争天下的,只有袁绍。袁绍这个人,外宽而内忌,用人却不信任;您明达不拘,唯才是举,这叫度胜。袁绍有谋而不能决断,干什么都反应慢;您能决断大事,随机应变,不拘常法,这叫谋胜。袁绍治军,失之于宽,法令不立,士卒虽多,其实难用;您法令严明,赏罚必行,士卒虽然不如他多,但都愿意为您死战,这叫武胜。袁绍凭着他老袁家四世三公的家世,博取名誉,因此那些本事不大、夸夸其谈的家伙都归附于他;而您以至仁待人,对人推心置腹,不玩儿虚的,不下表面功夫,有功则赏,无所吝惜,故天下有本事的忠正之士,都愿意为您效力,这叫德胜。您有这四胜,又辅佐天子,以正义讨伐不臣,谁敢不从?袁绍即使强大,又能如何?!

曹操听了,心下大悦。

荀彧话锋一转,又说,不过,现在还不是和袁绍决战的时候,如果不先灭掉吕布,打袁绍会有后患。

曹操说:

你说的对。但我现在还是有些担忧,如果袁绍侵扰关中,再联合西羌、胡人,勾结蜀汉,而兖州、豫州不过天下六分之一,我以六分之一对抗六分之五,为之奈何?

【荀家在三国时期真是大放异彩】

荀彧说:

这个不用担心。现在的关中,各种老大(将帅)有十好几个,谁也不服谁,其中,韩遂、马腾实力最强。这帮货现在看山东(崤山以东)争斗,都各自拥众观望。如果我们以朝廷的名义抚以恩德,派使者和他们接洽和谈,不一定能够长治久安,但在您平定山东之前,应该不会出大乱子。现在只需派一个人去关中斡旋,西边儿的事儿,您就不用操心了。

曹操说,派谁?

荀彧说,钟繇。

衣赐履说:曹操和荀彧的对话,出自《三国志·荀彧传》。另外,在《三国志·郭嘉传》里,曹操和郭嘉也有一场内容几乎完全相同的对话,只不过,荀彧说曹操比袁绍有“四胜”,而郭嘉说有“十胜”。不管几胜,意思其实差不多。想来司马光也是如此看法,所以在《通鉴》中,把这两场对话合二为一了,变成曹操与荀、郭二人一起谈话。

曹操上表,任命钟繇以侍中身份代理司隶校尉,持节督抚关中地区各路兵马,特别授权他可以便宜行事,不必拘泥于法令制度。钟繇到达长安,发送文书给马腾、韩遂等,陈述利害,马腾、韩遂等都表示,我们生是朝廷的人,死是朝廷的死人,都派儿子到朝廷任职,充当人质。

衣赐履说:我们有时感觉不到“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好处究竟在哪里,把汉献帝抓在手中究竟有什么用。这个时候,就显现出来了。尽管刘协本人什么权力都没有,但他所代表的皇权,则有天然的正统性,自封的任何官职都不可抑制地透出地摊儿味儿,而接到刘协的任命之后,地摊儿立马变专卖,还是会员制的专卖店。韩遂、马腾基本上都是贼寇,朝廷一纸命令,罪犯变警察,何乐而不为?因此,曹老板抢先迎奉天子,还是比别人多了几分政治眼光的。

九月,曹操东征袁术,袁术逃跑,从此没落(还有孙策与他决裂的原因)。

【曹老板,大格局】

公元198年,干掉了吕布。

公元199年,渔阳北京市密云县人田豫劝告太守鲜于辅说,曹操尊奉天子来号令诸侯,最终一定能够平定天下,应该尽早归顺他。鲜于辅于是率领部下归附朝廷。献帝刘协下诏任命鲜于辅为建忠将军,都督幽州六郡军务。又任命山寨版乌桓(乌丸)司马为正版护乌桓校尉,切断袁绍与北方胡人的联系

衣赐履说:鲜于辅是幽州大族,做过幽州牧刘虞的干部,公孙瓒杀害刘虞之后,鲜于辅曾经组织人马打败过公孙瓒(详见拙文《公孙瓒败亡:单纯军事路线的破》)。上一回我们讲过,曹操下诏,让袁绍“兼督冀、青、幽、并四州”,去年(公元198年),任命董昭为冀州牧,本年,又让鲜于辅都督幽州六郡军务,这对袁绍,相当于左右开弓抽耳光。

《三国志·公孙瓒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载,鲜于辅从太祖于官渡,袁绍被击破之后,曹操开心,对鲜于辅说,去年,袁本初送公孙瓒头来,我不由心惊,没准哪天也会被他砍了脑袋,如今终于打败了他,这既是天意,也与你们的支持分不开(亦二三子之力)。但本传上讲,鲜于辅没有直接参战,而是守在幽州。实际上,鲜于辅这些人,即使没有直接参战,也能牵制袁绍大量的精力。

【小伙儿田豫,为什么不跟皇叔了,肯定有故事】

另外,稍微说一下田豫。皇叔刘备投奔公孙瓒的时候,田豫还是个少年,刘备觉得这个娃娃不错,很有才能,就一直带在身边。刘备当豫州刺史的时候,田豫以母亲年老为由回家了。当时,皇叔拉着他的手道别,一边流泪一边说,小田啊,我只恨不能与你共成大事啊!皇叔这招本来是屡试不爽的,当年赵云也是被他这么搞了几句,就追随他一辈子。但这个小田同学,竟然宁可回到公孙瓒那里,也不来投奔皇叔。公孙瓒死后,鲜于辅被大家推举为太守,田豫当了鲜于辅的长史。皇叔那么强大的人格魅力和吸粉能力,竟然没能拢住田豫,颇有些让我意外。

四、五月间,曹操任用魏种为河内郡太守,负责黄河以北的事务。

八月,曹操进军黎阳(河南省浚县),派臧霸等人入青州保卫东方边境,又留于禁驻扎在黄河之畔。

九月,曹操返回许都,分兵驻守官渡。

年底,为了防止小霸王孙策来袭许都,曹操采取和亲策略,把自己的侄女嫁给孙策的弟弟孙匡,为儿子曹彰娶孙策堂兄孙贲的女儿。

衣赐履说:好,我们看一下现在的态势。西边的长安,归附曹操;东边的青州,有臧霸等人守卫;中部的河内郡有魏种;官渡正面战场,曹老板亲自坐镇;而袁绍的北方,还有鲜于辅和阎柔加以牵制。一眼看过去,袁绍被曹操包了个饺子!为了打袁绍,东西南北中,全都考虑到了,曹老板的格局,能不让人佩服!

那么,袁盟主就这么由着曹操表演?

当然不会。本初有本初的打算。

曹老板搞连横,袁盟主行合纵。

袁绍派出若干使节团,广结外援,其中最重要的有两路:一路出使张绣;一路出使刘表。

但这两路使节团都失败了,败得简直莫名其妙。我个人认为是那种不可预见的因素起了关键的作用。

先说张绣。张绣跟曹操打了三仗,虽说互有胜负,但张绣早就被曹操给打怂了,袁绍使者一到,张绣就准备答应。但是,这个事儿被贾诩给搞黄了,当着张绣的面,把袁绍的使者骂跑了(详见拙文《曹操征宛县,得了一个女子,死了一个儿子)。

衣赐履说:张绣杀了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曹操本人差点也被干掉。只要脖子上长得那个东西还是脑袋,张绣就绝不可能归降曹操,因为,冒不起那个险。张绣归降曹操,我认为,不但袁绍想不到,连曹操自己也想不到。贾诩是张绣的谋士,谋士负责提供建议,主子决定是否接受。但这次,贾诩完全是自作主张,使张绣没得选择。贾诩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他不是给张绣找后路,而是为自己谋发展。贾诩劝说张绣归降曹老板的理由,非常有说服力,但实际上,对张绣并非最佳选择,恰恰对他贾诩,有百利而无一害——归降曹操,哪怕曹操记仇,想杀张绣,也不会动贾诩一根汗毛。我认为,如果贾诩处在张绣的位子上,他是不会选择曹操的。我们以前讨论过,曹操一时不杀张绣,但杀子之仇,那是能忘掉的吗?张绣投了曹操之后,日子绝不好过,尾巴夹得比老虎钳子还紧,屁都不敢放一个,腆着脸巴结曹丕,想请曹丕吃个饭,曹丕说,你杀了我哥,还有脸请我吃饭!我相信,张绣后来肠子都悔青了。

再说刘表,更是匪夷所思。我写到这里,都想替袁绍痛哭一把。《通鉴》和《三国志·刘表传》是这么记录的:

袁绍派使者向荆州牧刘表请求援助,刘表嘴上满口答应,但始终不派军队,但他也不帮助曹操。刘表手下一帮人建议联合曹操,刘表犹豫不决,云云。

刘表窝囊废的形象跃然纸上。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已经死去多年的孙坚,在冥冥中帮了曹老板大忙

真是太有戏剧性了!

《三国志·桓阶传》载,曹操与袁绍相拒於官渡,刘表举州以应袁绍。长沙太守张羡手下干部桓阶说:

举大事而不讲大义,没有不失败的。齐桓公、晋文公实力那么强大,都还尊崇周天子。如今袁绍反对朝廷,荆州牧刘表却与他勾结,这是取祸之道。明府您要想立大功、明大义,招福避祸,可不能与刘表一伙儿啊。

张羡说,那怎么办?

桓阶说:

曹公虽弱,但是仗义而起,挽救朝廷之危局,奉王命而讨有罪,谁敢不服?如今我们合四郡之兵,做曹公的内应,不就行了吗!

张羡说,好!

张羡为什么答应得这么爽快?据《三国志·刘表传》裴松之注引英雄记讲,张羡是南阳人,先后做过零陵县长和桂阳县长,后来做到长沙太守,在江、湘之间甚得人心。张羡此人很有点个性,有一副倔脾气。刘表看不上张羡,对他不够礼遇,张羡很不爽。于是,桓阶一提议,张羡就行动。

张羡拉着长沙附近的三个郡,全都反叛刘表,派出使者去见曹操。曹操乐得直冒鼻涕泡儿。袁绍与曹操开战,刘表一个兵也没派。刘表干什么去了?打张羡去了呀!史称刘表包围张羡,连年不下”,直到张羡病死,刘表才打下长沙,南收零陵、桂阳,北据汉川。

衣赐履说:桓阶劝张羡归曹,说的当然是大义凛然。实际上,那只是表面文章。桓阶是长沙临湘人,家里世代在州郡当干部。孙坚当长沙太守的时候,举荐桓阶为孝廉,之后,又被朝廷任为尚书郎。后因父丧还乡里。孙坚与刘表作战,被黄祖射死,孙坚的尸体被刘表得到。收尸的是谁?就是这位桓阶。史称桓阶冒险向刘表乞求孙坚的尸体,刘表觉得这个人有大义,就把尸体给了桓阶。孙坚能够还葬家乡曲阿,全是因为桓阶诶。

换个角度看,孙坚死在刘表手上,桓阶劝张羡叛刘归曹,相当于替孙坚报仇。死去多年的孙坚,冥冥中帮助了曹老板,是不是很吊诡?呵呵。

【死了都能影响天下格局,真是吊诡啊】

刘表一贯被认为是没主张的货色,搞骑墙主义,“坐谈客耳”,这次没出兵助袁,是重要的例证之一。而实际上,荆州当时一共七个郡,反了四个,你要是刘表,你怎么办?难道不先收拾自家后院,反而要出兵去打曹操吗?这个事儿,明明白白写在《三国志·刘表传》和《三国志·桓阶传》里,我不晓得为什么几乎所有人都视而不见,把刘表讲得如此窝囊、如此不堪。

张绣,投了曹操;刘表,自顾不暇。袁盟主真是够倒霉的。不过,老天如果关了一道门,有时候也会留一扇窗,终于垂青了袁盟主一下下:

皇叔刘备反叛曹老板,主动联合袁盟主。

前面我们讲过,曹老板灭了吕布,带着刘皇叔回许都,封左将军、宜城亭侯,出则同车,坐则同席,还搞了一把青梅煮酒论英雄,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吓得皇叔筷子都掉地下了。

这个时候,献帝刘协已经被曹老板“迎奉”了三年多了,在曹老板的精心呵护下,刘协是身边没人,手中没权,心中有气,眼中有泪,皇帝做得跟三孙子没啥区别。就在曹、刘论英雄前不久,刘协实在忍不下去了,就想找几个人把曹操给做了。车骑将军董承是董贵人的老爹,对曹操也很不满,史称刘协给了董承一份密诏,记在自己的衣带上,让董承联络同道,诛杀曹操。这份诏书被称为“衣带诏”。

董承就与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服等一同策划,把皇叔刘备也拉入伙儿了。此时,袁术越混越惨,打算北上投奔他老哥袁绍。公元199年,大约在夏季,曹操派刘备与大将朱灵、路招截击袁术。袁术无法北上,退回寿春(安徽省寿县)。朱灵等班师回朝,刘备留在徐州,杀死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镇守下邳(徐州州政府所在县,江苏省睢宁县北古邳镇),代理下邳郡太守,自己则驻军小沛(豫州州政府所在县,江苏省沛县)。东海郡(山东省郯城县)乱匪首领昌豨,以及其他郡县,很多背叛朝廷,归附刘备。曹操派司空长史、沛国(首府相县,安徽省淮北市)人刘岱和中郎将、扶风(陕西省兴平市)人王忠讨伐刘备,不能取胜。刘备对刘岱等人说:

你们这样的货色,再来一百个,又能奈我何!即使曹公亲自来,胜负也难以预料。

【谁要认为皇叔忠厚老实,那好吧】

衣赐履说:《三国志·袁绍传》载,刘备杀徐州刺史车胄,引军屯沛,绍遣骑佐之。“绍遣骑佐之”这五个字,实在内涵丰富。刘备把朱灵他们打发走之后,闪击车胄。但是,刘备手下都是曹操的部队,自己人太少,想杀车胄,恐怕也不容易。于是,皇叔在下手之前,甚至可能甫一离开许都,就已经派人联络袁绍了!袁绍于是派出一支骑兵援助刘备。为什么派骑兵?因为兵贵神速,一定要打车胄等人一个措手不及。

于是,刘备成了袁绍与曹操对决的一个重要筹码。

公元200年,正月,衣带诏事败露,曹操诛杀董承、王服、种辑,夷灭三族。

曹操打算亲自讨伐刘备,将领们都说:

与您争夺天下的是袁绍,如今袁绍正从北方过来,而您却向东讨伐刘备,如果袁绍在背后进行攻击,怎么办?

曹操说,刘备是人中豪杰,现在不进攻他,必定成为后患。

郭嘉说:

袁绍反应迟钝,而且多疑,即使来进攻,也不会太快。刘备刚刚兴起,人心尚未归附,我们火速进攻,一定能将其击败。

曹操于是东征刘备。

冀州别驾田丰向袁绍建议说:

曹操与刘备交战,不会立即分出胜负,您现在挥军袭击他的后方,可以一举成功。

那么,袁绍有没有出兵攻打许都呢?我们下回再讲。

【我非常喜欢本初这张图片】

小贴士:地球人都知道袁绍没有采用田丰的计策,气得田老汉拄着拐杖骂街。

那衣赐履怎么会问出这么愚蠢的问题?

因为,答案跟你想的,不一样

【点赞、点“在看”,都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