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你真好︱热衷修桥施路的父亲

 拾稻书斋 2021-12-14

作者︱拾稻金

中午小憩后在网上闲逛,一农村大姐热衷修路的网文,把我的思绪又带回到了以前,父亲那热衷修桥施路的身影又一次在我脑海中呈现出来。
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在乡邻叔伯中相当老实的人,很多时候还有些木讷、笨拙和固执。父亲的老实,不但他人会经常说道,连母亲也要时常唠叨,遇事还要数落一番。有一件小事,母亲至今也时常提起,只是随着年岁渐长,已经由起初数落的口吻,变成了现在的钦佩。那还是在我们姐弟都还很小的时候,在农闲时,父母时常会从自留山上砍一些木材、毛竹,用肩扛到与我们相邻的广东细坳去换钱,以贴补家用。这其中的苦,我是切身体会的,从砍到扛,上山爬坡,还要走很远的山路,又苦又累。那次,父亲和母亲从木材贩子手上拿了钱在返家的半道上,或许都是新钞票的缘故,发现对方竟然多给了20元的一张。那时天色将晚,父亲却执意要把这20块钱送还给人家,口中还念念有词:不该是我的,一分也不会要。因为这事母亲唠叨了半辈子,责怪父亲老实的近乎迂腐。或许是老实的缘故,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父亲有一个习惯,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爱好:路上杂草挡住了行人去路,他就去及时清理;下雨路滑,他去铺上砂石进行整修;哪里的桥出现破损了,他就去修缮;山体滑坡塌方阻住了道路,他就去疏通…做这些事,有时只要一两个小时,有时却要花费好几天时间。有时工作量大的时候,父亲就软磨硬泡,动员母亲一起去修路。
近些年我们的生活好过些了,母亲再谈起父亲修桥施路时说:“我们家小孩多,从早忙到晚也才勉强够吃饱,哪里还有闲功夫去修桥施路。”所以,起初她是不太支持父亲修桥施路的。后来,母亲一连生了四个女儿,就是没有儿子。在我们老家没有儿子总是抬不起头,时常会受到邻里的奚落,母亲因此很是苦恼。见母亲苦恼,父亲就动员她一起修桥施路,说修桥施路、积善积德,儿子自然就会来。母亲听了父亲的话,也参与到了父亲修桥施路的善举中,后来果真就有了我。
时光匆匆,我们都已经长大成人,早于进城安家,几次动员父母进城安享晚年,他们总是说不习惯城里的生活一直推辞。在我再三动员下,父亲说,城里无路可修,无桥可施,他不习惯,还是在老家好,可以修桥施路,他们前人行善,你们后人就能得福。(作于2013年5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